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意见》要求,从劳动教育教育政策演变的历史脉络,剖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教育装备连接课程和活动,承载着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的责任和使命,在劳动教育实施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并展现出独有的特性。教育装备从劳动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创新发展三个方面下好劳动教育"先手棋",推动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
从学校标准化建设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新要求谈起,指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重要性,并从树立“大装备”思想、整合装备资源和加强教育技术装备部系统自身建设、主动进行改革展开论述,认为应全面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主动适应新要求,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丁蕾 《江西教育》2022,(40):24-25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学校应实施“劳动+”课程模式,将小学劳动课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劳动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课程化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根本手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劳动教育系统化的必然要求与规范化的应然体现,更是劳动教育有效化的实然路径。为全面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建设,国家应统整劳动教育课程顶层设计,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地方应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配置,确保劳动教育特色化推进;学校应开辟劳动教育行知基地,保障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除此以外,还应完善劳动教育监督评价机制,促进劳动教育科学化践行;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训建设,力行劳动教育实效化教学,实现劳动教育过程与目的的统一,开启新时代劳动教育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学校课程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劳动课程化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将家庭、学校、社会中碎片化的劳动活动资源整合为科学系统的学校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是实现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劳动课程科学性和序列性的应然体现,是促进劳动课程常态化的实然路径。基于学校课程体系要素间的关系,可从理念目标、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实施评价等四个层面对劳动课程体系进行建构,为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小学劳动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路径包括:基于校训引领劳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整合课程资源确定劳动课程教学内容,把握劳动教育内涵科学构建课程模块,开展劳动课程实施与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孙莉 《教育与职业》2021,996(20):66-71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理念的兼容性、目标的一致性、内容的关联性、方法的共通性等逻辑联系,为二者的有机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是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然而,目前职业院校中仍存在融合育人理念缺失、社会协同机制僵化、课程体系固化、师资匮乏等问题.对此,职业院校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加快机制建设,营造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社会化育人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育,打造胜任力强、专兼职结合的融合育人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意见》还要求“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强调“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并对大中小学具体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汽车类专业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职业规划,开设“‘车工匠’洗车劳动实践”课程。该课程顺应新时代劳动教育需求,通过理论学习、实操践行、志愿服务、思考总结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素养,有效实现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与志愿服务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68):13-15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劳动教育。《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遵循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潜移默化、渗透灌输、家校协同的原则,通过编制校本课程、打造"青蓝"农场、传承传统技艺、开发综合实践和探索教学评价,扎实推进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0.
钱多 《教育教学论坛》2020,(10):347-348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化建设能有效提升劳动教育教学效果。文章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标准化建设为例,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建设目标、内容及重点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方法和深化建设建议,探讨如何有效进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化建设,以期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重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落实劳动教育有关要求。劳动教育应坚持以劳育人的价值导向,把握劳动教育与校本课程的契合点,开发适合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前,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存在课程目标片面化、课程内容智育化、课程实施浅层化、课程评价形式化等问题。应基于校本课程建设,重塑课程目标以突破片面性,重塑课程内容与实施以融入情境性,重塑课程实施与评价以回归主体性,提高劳动教育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德智体美”四育并列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独立“劳育”体系。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课程体系居于核心地位。当前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面临多重挑战:宏观层面,劳动教育与社会环境相龃龉;中观层面,劳动教育与传统智育相冲突;微观层面,政策制定与落地实施相脱节。新时代劳动教育既是“关于劳动的教育”,也是“通过劳动的教育”,还是“为了劳动的教育”。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把劳动作为教育内容,要坚持体力、智力、精神相结合;把劳动作为教育手段,要坚持新兴劳动形态与经典劳动形态相辉映;把劳动作为教育目标,要坚持社会发展需要与自我发展需要相统一。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体系架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必须全程坚持问题导向与价值引领。课程性质方面,必修与选修相辅相成;课程样态方面,显性与隐性相得益彰;课程形式方面,理论与实践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3.
当前劳动教育对小学劳技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在小学劳技课上创造性地使用故事教学法,实现故事教学法与小学劳技课程的有机融合,对发挥劳动教育作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载体和关键环节。为全面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探究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意蕴,从课程学科地位、课程实施过程、课程评价机制角度分析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建议提高劳动教育课程在高校中的学科地位,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全过程系统管理工作,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全方位科学评价方法,为高校进一步完善育人体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是我国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支撑。中小学应把握劳动教育育人要求,基于当地教育资源,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参照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设立学校特色课程目标;选择适宜课程内容,确立核心课程并搭建多学科支撑的课程结构,延展校外课程,衡量不同劳动教育内容的比例关系;为课程实施提供师资、物资及安全保障;将课程评估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注重引导学生作为劳动主体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定期评估课程效果,使课程保持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是我国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支撑。中小学应把握劳动教育育人要求,基于当地教育资源,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参照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设立学校特色课程目标;选择适宜课程内容,确立核心课程并搭建多学科支撑的课程结构,延展校外课程,衡量不同劳动教育内容的比例关系;为课程实施提供师资、物资及安全保障;将课程评估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注重引导学生作为劳动主体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定期评估课程效果,使课程保持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7.
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是明确并保障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使命、实现大中小学贯通推进劳动素养教育的必需之举。调研显示,各高校对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开课形式、课程内容和学时要求各异,亟待明确方向,加强规范引领。推进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规范化建设,应认真落实底线要求,科学定位课程性质与目标,合理规划课程结构与内容,建立健全课程教学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同时,要辩证地处理好规范性与灵活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短期性与长期性等多对关系,为该课程的规范成熟和高校劳动教育的落地落实打好根基。  相似文献   

18.
赵枫  位旦 《广东教育》2022,(4):42-44
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内容是构建综合性、开放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途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应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课程应加强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联动,谋求其他学科课程为劳动教育服务,真正确保劳动教育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1].然...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与高职教育紧密相连。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既是高职院校响应党中央对劳动教育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途径。作为“双高”校建设院校之一,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尝试践行劳动教育的有效道路。抓顶层设计,成立教研团队;抓制度优化,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相关制度之中;抓课程建设,构建劳动教育必修课,“劳动+N”课程及“劳动+N”活动的三位一体的劳动课程模式;抓保障完备,动员多方力量,给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教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构建劳动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紧扣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校园文化、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性劳动,打造“思政劳育、美术劳育、体育劳育、专业劳育、生产劳动、社会劳育”课程群,构建“1必修+6融入”全链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劳育,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和独特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