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立足时代特征进行文化传播对于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文章结合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山西省和顺县牛郎织女文化传播为立足点,通过分析牛郎织女文化的文化意蕴与经济价值、牛郎织女文化的传播现状进而提出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牛郎织女文化传播的创新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河南三门峡陕州区融媒体中心为研究对象,探究县级融媒体传播地方文化的路径,提出了坚持以内容为王,推动多元主体合力传播、丰富思维完善内容表现形式、引导受众提高文化认同感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电视业的媒体融合主要是指传统电视媒体和网络融合后所产生的网络电视这一新兴的传播形式。按照目前较为认可的说法,网络电视是以家用电视机或计算机作为显示终端,利用宽带网向用户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视频录像、点播互动、个性参与、在线游戏、电视上网、收发邮件等业务的新兴媒体。网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阅读已成为消费者首选的阅读方式.把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特点,实现融合转型成为传统出版企业摆脱现实困境的关键.本文基于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特点,引出一种关注用户移动阅读特点、立足传统出版企业自身优势的多维运营体系,以期探索传统出版企业利用自身内容资源优势,实现满足广大读者移动阅读需求的内容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5.
刘嘉 《传媒》2019,(9):75-77
当前传统文化的传播普遍存在融媒体思维缺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传播空间局限、优质资源浪费、效益意识薄弱等。全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传播需要综合运用新技术,实现全息、全员、全程、全效传播,激发受众互动参与,设置议题引导舆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使得受众对媒介选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特别是区域性广电媒体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与困境,当然区域性媒体也有其他媒体不具备的优势,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对郑州台在传统文化传播实践与创新上所做出的呈现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期为地方媒体针对...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传统的的价值现念、文化取向、审美意识不但决定着现代娱乐传播发展方向,强调着现代娱乐传播应该具有的精神超越性和道德崇高感,而且决定着现代娱乐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节目要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就需要具备纵贯古今的艺术视野、横跨多种艺术领域的知识储备,从传统经典古籍、历史文化遗迹里寻找经典,拥抱新技术、新理念,实现精准覆盖、有效传播,着力打造新时代精品,建设有影响力的节目品牌。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传播者与受众混为一体,新旧媒体走向了深度融合。新媒体以崭新的姿态倍受公众欢迎,人们渐渐地冷落了传统文化,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存在严重的民族价值取向问题,由于西方文化不断渗入中国。因此,本文通过介绍融媒体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分析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最后研究融媒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媒介技术的发展固然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但娱乐至上的媒体文化,也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内容上变得平面和浅薄,媒体奇观效应表现得非常明显.现将妈祖文化作为个案研究,以媒体奇观理论为视角,揭示传统文化在当代所遇到的传播困境,并就如何突破这种传播困境提出建议.在当代社...  相似文献   

11.
12.
现代传播如何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是大众传媒面临的最重要的基本命题。娱乐传播作为媒介"文化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文化诉求和特点。娱乐传播的"快乐原则"必须从属于文化语境所规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指向,符合各阶层人民的真正审美与娱乐需要。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绿色传播策略的提出无疑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思维。将绿色传播策略与传统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将促进传统文化传播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作为华夏文明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汇聚,凝练着先辈们的勤劳与智慧,其媒体传播,是推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并由此散发出了时代的魅力。本文基于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概述,分析了其媒体传播现状,并就其相应发展对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传播与消费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永 《新闻知识》2002,(12):24-26
在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下,消费这个概念的内涵在一次又一次地改写。消费文化,即与消费相关的观念、习俗、认识、伦理、道德、素养等等也经历厂许多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绝大部分都与现代传播媒介的参与有关。媒介对消费文化的影响既是媒介活动的当然后果,也是媒介的出觉行为,特别是在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已初露端倪的今天,媒介参与并改造消费文化更具主动性积极性,因为此举已经和媒介本身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 由于20世纪高新技术的发展,文化与精神的产品可以大批量的生产和复制,并通过现代传播技术迅速作播,影响上亿观众。同时可以运用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通过市场交换,实现自身价  相似文献   

16.
作为承载文化记忆的“再媒介化”实践,短视频成为文化类节目驶向媒体融合新蓝海的航船,但内容的模式化复制和同质化生产成为文化类节目向短视频融合发展的障碍。因此,探究文化类节目与短视频相融过程中的内生逻辑成为打通其跨媒介实践壁垒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对文化类节目向短视频过渡进程中内容转变的解构方式以及文本叙事的价值框架进行分析,归纳出其从大屏到小屏的迁移过程中体现出的媒体融合逻辑,再结合短视频自身优势元素,探究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解码的核心逻辑、平台经济协同资源整合的内生规律和共情叙事深化情感认同的价值意蕴,进而为文化类节目的“再媒介化”实践提供具体可行的理论参考和借鉴意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推动媒体融合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培 《传媒》2021,(3):77-78,80
移动媒体时代,文化生产机制和传播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等成为文化传播新的关键词,如何快速转变思维,实现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当前国际传播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具体实践,重点分析了移动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契机与策略,以期为优化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媒体在满足经济利益诉求和拓展生存空间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媒体责任,营造良好的消费文化氛围。这就要注重受众心理研究,增强民众对新闻消费的关注度;提升新闻品位,打造新闻品牌,增强受众的消费热情;传播积极的消费文化,拓展传播媒介生存空间。与此同时,做好媒介经营,引导正确消费文化观的建构,重视平衡自身经济目标的实现与正确消费文化观的引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讨论民族、种族、国家等宏观意义上的各种文化模式与跨文化传播的关系。人们总是期待别人了解自己,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言行。每个人都这样想,没有任何余地,结果只能是彼此都失望乃至愤怒。有鉴于此,当从自己熟悉的文化圈进入一个陌生的文化圈时,要了解并理解所在国度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生活习俗。但关于某一文化的主流特征分析只有相对意义,每一种主流文化中会存在众多的亚文化,并且主流文化的价值观本身也在不断地变化,在跨文化传播中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