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的数字化建设是职业教育亟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知识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发展理念,对职业教育行动体系的数字教材建设路径进行了研究.基于教学场景化的发展及其与知识类型、知识习得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数字技术与课程陈述性知识"融合"的技术架构及相应规则,即数字教材与传统纸质教材在内容上应具有相同的标准、能够与普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相区分而形成数字教材的专用资源、能够形成灵活的知识供给系统以适应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等等.据此,要对知识的数据化进行源头治理,要形成专职于数字教材建设的开发队伍,要深刻理解数字教材的本质.此外,数字教材应用中也有专用与通用资源的数字化关联问题、应用异化问题等等,提供给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芳香植物应用技术是高职农林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笔者阐述了该课程现有的教学资源情况以及建设新形态教材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与网络数字平台对接的纸质教材、与掌上学习平台配套的数字教材、实物教材库等新形态教材,结合时代主题开发《芳香植物应用技术》教材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显示技术、触控技术和虚拟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个人数字终端的广泛普及,数字阅读、数字交流、1:1数字化学习越来越普遍,如何开发面向1:1数字化学习的新型电子教材已受到普遍关注。该研究通过文献法和开发性研究法,基于首要教学理论和多媒体认知理论,构建了面向1:1数字化学习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模式——EDMBFC模式,提出整合21世纪技能的学习目标分析、以完整任务为核心的知识重构、学习路径设计和画面语言的表达是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的关键环节,并以小学四年级《科学》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实践为例进行了阐释。该模式中目标分析、知识重构、任务序化、学习路径设计等有密切输入输出关系,以这种具有耦合关系的方法为核心构建的EDMBFC开发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将会提升电子教材开发实践的理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然而,在职业教育新形态建设过程中,在教材物理形态、内容设计与组织、配套数字教材建设、课程思政融入、数字资源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从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内涵特征、开发建设的时代背景及使命意义、政策依据、知识学习理论、技能学习理论、品德形成理论等方面论述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的理论、政策依据,据此构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以期对开展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工作、推进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数字教材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因子,其质量高低严重制约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数字教材存在概念与内涵模糊不清、内容与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与评价缺少规范、育人功能难以落实等问题。通过梳理数字教材的价值意蕴,厘清其概念要义,分析其教育性、技术性、服务性和职业性的内涵特征,提出从聚焦理论研究、加强实证分析、打造团队提质、深化技术赋能和加快标准开发五个方面助力数字教材的开发,以期为数字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深度教学需要以教材知识的深度理解为实践起点。教材知识具有意图性存在、学科性存在与学习性存在三种深层样态。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深度理解应以这三种样态为基础,追问教材知识的主体意图、学科结构与学习深度,并通过体验与判断、拆分与对比、还原与创设三种策略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推进教育数字化”等一系列重要论断。这是新时代教材建设的纲领和方向。毋庸置疑,数字教科书开发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一环。研究表明,在数字教科书开发实践中,由于对“技术”介入和“教材”属性的关系认识不清、处理不当而带来的数字教科书问题十分凸显。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二者的定位,厘清二者的关系。概而言之,“技术”与“教材”已成为数字教科书开发实践中必须面对和亟须处理好的一对关系。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创生出教材建设新形态,推动了数字教材的发展。但是,当前数字教材建设中也存在着诸如简化为“电子文本”、等同于“多媒体资源库”、异化为“答题教师”的问题。本研究针对数字教材建设中的问题,分析数字教材智能化发展的必要性,以教学论视角阐释智能教材“智适应选学、智能化导学、伴随式评价、深度学习互动”等教学性特征;结合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学习分析、在线追踪、学习者画像、深度交互等技术优势,借鉴已有研究成果设计智能教材教育功能实现的方法与技术,并以具体案例解释与说明;针对智能教材教学性与工程性特征,从遵循教学理论、注重实践迭代、加强技术监管等方面提出智能教材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德育教科书作为德育课程的物化样态,是德育教与学的具象媒介与主要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在铸魂育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历程大致分为恢复调整、改革完善、繁荣发展、统编统用四个阶段。其中的基本经验呈现为: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控意识形态维度是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的根本前提;立足德育学科体系,科学择选教材内容是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的基本要求;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坚守多重逻辑起点是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的科学方法;统筹机制体制改革,打造专业编研队伍是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的重要保障。未来我国小学德育教科书建设要立足于:把握教材建设正确方向,强化教材建设领导能力;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加快多维立体教材开发;借鉴多元教材建设经验,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基因;创新教材建设体制机制,优化教材建设编研队伍。  相似文献   

10.
第21届上海课程论坛以“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机制”为主题,从知识观、教材权力关系以及教材研究范畴等角度,聚焦数智时代教材建设的新挑战。论坛通过对知识观的厘清、教材权力关系的再构和教材研究视野的开拓,对数智时代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进行反思与回应。论坛着眼建设本土教材学、借鉴东西方数字教材建设经验、探求数字教材建设落地之可能路径,对数智时代教材建设进行探索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能够有效解决技术呈现和受众认知间的冲突。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之下的数字教材编制,可能遭遇课堂规范与责任伦理弱化、系统化教材知识体系解构、教材目标定位泛化、数字化资源运用易引发法律风险隐患等伦理危机。以伦理视角对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进行审视,应遵循技术向“善”和“人”的发展融合的价值诉求,重视数字教材编制主体多元协同和融通的关系诉求,坚守数字教材编制体系“三性”融汇的内容诉求。因此,化解人工智能融入数字教材编制伦理风险,应立足于建构人工智能的伦理准则和技术责任制度,明确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规范与技术责任,重拾“以人为本”的数字教材编制教育价值理念,动态监控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全过程,充分审视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的设计机理和强化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数字教材建设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数字教材建设更多依循传统纸质教材建设的标准、思路和方法,难以适应新课标和课程方案对数字教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需要从根源上重新思考新课标背景下数字教材建设应遵循的逻辑与策略。整体而言,新课标背景下数字教材建设应遵循四重逻辑:一是遵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引领导向作用的政策逻辑,二是恪守彰显立德树人和育人为本的价值逻辑,三是遵从强调教学属性和渗透学科思维的教育逻辑,四是依循注重智能技术赋能教材的工具逻辑。在四重逻辑的观照下,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字教材建设应包含三大体系,分别是强调“素养为轴”的设计体系、完善“选用—编排—呈现”的开发体系、凸显“实践效果”的应用体系。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字教材建设,需采取强化制度供给、组建协同联动共同体、选取适切智能技术、完善评价体系等多元策略,保障数字教材建设不断规范和优化。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数字教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研究了数字教材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定位,从课程、教学、技术等角度的综合分析中提出数字教材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起基础性、核心性作用。文章以第二代“人教数字教材”为例,梳理了数字教材开发中需要遵循教育性、科学性、集成性、交互性、实用性、个性化和经济性等七个原则,介绍了第二代“人教数字教材”的开发流程和测试环节,提出了“教学分析、产品设计、制作开发”的三段式开发过程和“教学内容、系统架构、教学构件、用户界面”四个测试角度,最后对数字教材的标准化建设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数智时代正在通过形塑知识与技术给教材建设与研究带来挑战和机遇。第21届上海课程论坛(国内)于2023年11月18—1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以“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机制”为主题,集中探讨了数智浪潮影响下的知识与教材、教材建设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以及如何落实国家事权。围绕“教材”与“知识”两大核心线索,结合数智时代这一重要背景,梳理教材建设何为这一主体问题,并从课程、教材与教学,纸质教材与数字教材,技术与知识三对关系的反思中展望数智时代下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从而辩证地把握其中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15.
第二十一届上海课程论坛围绕“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机制”展开,对教材本质、教材编制与表达等经典研究论题及其在数智时代的变与不变进行了深入探讨,也呈现出了教材研究方法与主题的多维开拓。教材大国的教材研究,应坚持以国家知识管理为逻辑起点,在丰厚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中汲取智慧,在多学科视角、多主体对话中进一步推动数智时代教材建设的深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近20年CNKI和WebofScience数据库中1342篇高质量核心文献为依据,借助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聚焦呈现国内外数字教材研究总体格局、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发现,国内外研究整体处于增长状态,国外研究成果更加丰富,研究主体国外以高校为主,国内以高校与出版社为主;国内外都比较关注数字教材基础理论研究、设计开发研究、教材出版研究与教学应用模式及效果研究,但研究视角与方法各有侧重;未来数字教材研究将聚焦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形态教材设计开发研究、多学科视角下数字教材学习绩效提升研究、“互联网+”环境下数字教材出版模式研究和数字化时代数字教材驱动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进入数字时代,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引发教材编制思路与范式的转变,教材编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样态。数字时代的教材编制面临着技术泛滥导致课堂规范与责任伦理弱化、技术深度介入解构系统化教材知识体系、快速更新弱化了知识的深度学习及泛化了教材目标定位、数字化资源运用易引发法律风险隐患等教育伦理问题。规避数字时代教材编制的技术伦理风险,应及时更新教材编制基本理念、从动态场域通盘考量教材编制全过程、推动技术与教材编制深度融合、健全行业制度规范与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8.
梳理国内外数字教科书演进的基本历程及其样态演变,探究教育攸关者与数字教科书的角色博弈,对当前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展望数字教科书的未来路向、呼应时代的“人性彰显”根本价值诉求,是数字教科书研究应有之义。基于中国教育实践智慧创造性转化的逻辑诉求,数字教科书发展的未来路向将以教科书、教学以及教材等核心概念重构为出发点,基于“开放·发展”理解旨趣重构数字教科书,基于“学习者本位”价值旨趣构建“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教学生态,基于“未来课程”实践旨趣创新教材观。  相似文献   

19.
数字教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材发展的新方向,是因应数字时代知识观念变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举措。进入数字时代,人类知识从“内容”向“管道”转变,知识的流动性、自组织、索引性要求教材形态从“纸本呈现”转向“在线编织”,彰显知识空间意蕴、突出知识互文关系、注重知识非连续性。突破单学科体系,以资源整合建构知识空间、聚焦关键性概念,以节点凸显编制知识网络、注重导航式学习,以索引导向推进知识探险是数字教材编制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教材的建设,应以深入研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及高职教材建设的基本规律与现实情况为前提,按照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够用,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要求,扎实做好开发、流通、使用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