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林外史》作为我国著名的讽刺小说,文中塑造的小人物,使小说内容更加鲜活,增加小说的艺术张力。小人物虽然不能与主角相提并论,但是小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能侧面续写社会风貌以及展示底层人民的思想感情,可使文章结构更加合理,有着更具特色的文学价值。文章对《儒林外史》中小人物展开分析,并深入探索小人物形象在文中存在的意义,进一步阐述《儒林外史》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女性形象着墨不多,却着力刻画了一位杰出的女性形象——沈琼枝。她美貌与智慧兼得,一言一行都表现出极大的人格魅力,是《儒林外史》中最光彩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于慧 《现代语文》2004,(10):6-6
《围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传世佳作。它以抗Et战争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背景,以留学归国的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要线索,再现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被称为“新《儒林外史》”。其中的知识分子虽然多数都受过西方的文化教育,但是在病态的社会土壤下,成长为一群庸俗、自私、麻木的特殊人群。作品的主题隐喻着人类生存的困境: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  相似文献   

4.
儒道互渗是两千多年来贯穿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基本线索。儒家和道家对吴敬梓思想及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儒林外史》所塑造的对立而协调的三位正面人物形象,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渗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它代表了我国古代讽刺艺术的最高水平。原著中多种讽刺手法的熟练运用历来为中外学者所称道。《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主要分为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对照手法、悲喜交融法、适度夸张法以及细节描写法等五种。  相似文献   

6.
7.
《红字》人物形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霍桑是美国19世纪上半期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从人性论出发,追求一种超凡人圣的、完美的精神境界,探索过去时代人性中的隐藏着的罪恶,从而相应地暗示出自己时代的各种社会矛盾。《红字》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霍桑发挥他浪漫主义的天才,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情节以及神秘的气氛,使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真正达到“人心的真实”。  相似文献   

8.
<正> 从《金瓶梅》问世(1610年或1611年)到《儒林外史》成书(约1750年)之间的百余年里,中国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小说.但是,不管这些小说自身优点如何,却没有一部在文体改革及技巧出新方面,或在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所起巨大影响方面堪与《儒林外史》匹敌.《好逑传》、《内蒲团》、《西游补》、《醒世姻缘)、均系虚构,其作者囿于成规,都落入了说书人浮丽文体的窠臼.《儒淋外史》却很少拘泥于那些俗套,歌赋与诗词体的描写明显地消失了,在一部十分重要的国语小说中,开创了他用通俗的散文的先例,从而使描写性段落与叙述性内容熔为一体.作者在写作时不用现成的诗歌语汇,而是依赖自己对人物和环境的切身观察.书中还很少出现方言俚语,而文言只见于儒生的言谈.由于《儒林外史》所表现的这些优点,我们赞同钱玄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吴敬梓《儒林外史》人物原型、故事本事、创作时间等都有考证的余地。如有关严贡生、严监生、成老爹、“添四客”等人物之若干重要情节各有所本,而由吴敬梓曾一度为塾师等可推论《外史》成书当在乾隆七年至十四年(1742-1749)之间,首尾8年。虽杂凑成文,但放眼广阔的文化背景深研一书,便可以从小处见大,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0.
《儒林外史》是一部抨击清代现实的不朽巨,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唯一的以知识分子群体为舞台中心人物的长篇经典。它是反思学,自身的反思,时代的反思,历史的反思,而聚光于化的反思,从儒林中人的颓败和城乡社会的荒诞中揭示了中国传统明的危机。自唐人小说以来,“为人生”、“为改良人生”的自我意识清醒度,未有达及吴敬梓。吴敬梓是真切洞察明危机的先驱,五四新学运动的先声。  相似文献   

11.
李汉秋 《中学时代》2022,(21):31-32
<正>在文化的三个层面中,吴敬梓的杰作《儒林外史》不经意于物态文化层,不停留于制度文化层,而是着意于精神文化层,这就深入人心人性的深层,从而超越时空给人良多启迪。境界就是一种精神状态,《儒林外史》着重展现了三种人生境界:功利境界、天怀境界、觉醒境界。  相似文献   

12.
李汉秋 《中学时代》2022,(23):30-33
<正>二、天怀境界虞博士是传统文化的人物标本,每个细胞都充盈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他备受尊崇,被称为“书中第一人”,是“上上人物”。在传统文化被批判的年代,他也挨批判或遭冷落。如今,以上两种年代都过去了,我们可以比较客观公允地评价他。这里仅从他的乐天乐道和执中贵和之斑,以窥全豹。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其讽刺艺术的成就,达到了时代的最高峰。鲁迅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他又说:“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谓之绝响。”这一评论是十分精当的。它指出了这部著名作品的思想艺术的主要特点,指出它在中国小说史的发展中的特殊的地位,以及它给社会一种特殊的影响。从而,鲁迅就给我们指引了一条研究《儒林外史》的正确的方向。建  相似文献   

14.
《丰碑》记叙了过雪山时一位军需处长的感人故事。这篇课文在记叙方式上颇具特色,它没有正面记叙军需处长怎样与寒冷、饥饿作斗争,最后英勇献身的经过,只是侧面描述了将军看到死人后的几次神态变化。因此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人物崇高精神就成了这篇课文教学难点之一。笔者以为可从如下三点突破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15.
赵春敏 《教学随笔》2016,(5):146-146
关于《围城》,作为钱钟书先生的一个最好的著作,在其中,他塑造了方鸿渐等典型的人物形象,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其中,包含了浓厚的讽刺意味,增加了这部作品的研究价值。对于本文,集中精力描写了《围城》中很多人物形象,以及表现手法,给读者很多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万启霞 《阅读与鉴赏》2006,(10):48-52,55
在掌握了《雷雨》的剧情,品读剧本语言,又观看了电影以后,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由于观看了电影,学生对剧中角色也有了比较具体的情感体验,学生很快就概括出了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但是,我总感觉这样的赏析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学生似乎也觉得意犹术尽,于是我提出了这样一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尘埃落定》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尘埃落定》成功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突出的三个关键人物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文化原型,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老麦其土司代表着世俗欲望;书记官翁波意西是先进理念的代言人;傻子二少爷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另类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9.
梅琳 《林区教学》2013,(1):66-67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巨匠。在文学创作中,他最擅长的是戏剧创作。《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是他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有"四大悲剧"之美誉。选取其中的一部戏剧——《哈姆雷特》,对其主人公哈姆雷特进行形象分析,并具体阐述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围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本占有重要地位的书目,作者钱钟书使用讽刺和写实的手法奠定了本书平实和现实的风格,每当读起里面的情节的时候都会联想到剧情画面。这些联想恰恰说明了该书在人物塑造方面做得十分成功。且该书也被翻拍为影视剧,更是进一步走进了大众的生活。本文主要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深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