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我校进行的“活、实、新、趣”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明显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活、实、新、趣”作文教改实验对打好学生的写作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一、实验的具体要求(一)“活”,就是教得灵活,形式多样;学生写自己快乐、活泼的事。(二)“实”,就是教得实在、训练扎实;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实实在在的人和事。(三)“新”,就是作文教学着眼创新,体现新理念、新方法;学生写课内外、校内外、家庭内外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文章有新意,有真情实感。(四)“趣”,就是作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从…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明确提出:写记叙文力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前后一贯、首尾一致,培养学生记叙的能力,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写出的作文或是大话空话连篇,矫情枉作;或是平铺直叙,记流水账。两种情况概括而说就是过于“虚”和过于“实”,如何处理好作文中的“虚”和“实”,已是中学作文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厌恶作文,说是“没什么东西可写”。究其原因,这是他们不善于观察生活,占有素材,选取写作题材所致,由此而产生了怕写作文的心理,虽遵老师之命而作文,也只是敷衍了事,完成任务而已。如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我认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易于接受好的影响”,以及他们的“知觉在精确性和概括性上有所发展,他们不仅能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而且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这些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短文,如《观察和记叙》等,加强作文前的指导,辅之以作文品评课,教给他们观察事物的方法,如何积累素材,如何选取题材,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及鉴赏能力,培养写作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即说话”,“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要说真话、实话”。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写作教学的新思路——“口头作文”训练。口头作文是指口头运用规范的语言形式表情达意直接作文的写作方式。它既具有口语表达的特点,又是书面写作的雏形阶段,更易于学生接受,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往的作文教学效果总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与教师只重视书面写作、忽视口头作文能力的培养有密切关系。如果我们能在作文教学中重视说与写之间的有效结合,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由此不难看出,作文基本功的训练不仅是作文课的任务,也是阅读课的任务。具体来说,小学生作文基本功主要应该在阅读课上“学”得,然后在作文课上“习”得。其实,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阅读课上对教材的指导学习过程,恰恰和作文教学中写作的过程相对应。阅读课上的释题,正和作文时的审题,拟题相对应;阅读中…  相似文献   

6.
学生不怕学课文 ,就怕写作文。每当布置一篇作文时 ,学生大都冥思苦想 ,“挤”出一篇文章交差了事。在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 ,如果在作文教学中 ,注重一个“活”字 ,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不仅不怕写 ,而且会主动快乐地写。一、引导活 ,培养写作兴趣只有对某个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有了解它、研究它、掌握它的欲望和动力。作文写得好的学生 ,无一不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 ;而怕写作文的学生 ,要么觉得作文高不可攀 ,要么觉得作文枯燥无味 ,甚至是一种负担 ,久而久之 ,对作文失去了兴趣。针对这种心理 ,我觉得老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 ,要…  相似文献   

7.
进入小学中高段,班中总会出现部分作文困难生,教师在他们身上花了不少精力,但收效甚微.这部分学生一方面忽视素材的积累,一面对作文就黔驴技穷,无话可说、无语可表;另一方面忽视语言的表达,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存在对事物认识模糊、思维条理性欠佳的缺陷;更让老师头疼的是,他们忽视评改,于是在这次习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仍会在下次的习作中出现.《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评改,并在评改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兴趣和写作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不但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写真话、吐真情,而且要善于在“实”中求“活”,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激发想象和幻想。两方面相互作用,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作文教学无非是老师出题目,念念范文和说说问题,程式化、机械化现象十分严重。这样不仅有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导致了学生写作兴趣的丧失。要转变这种状态,就必须改变作文教学的呆板模式。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写作压力,最大程度地释放他们的写作潜能。试着让学生以一种洒脱的“游戏心态”,以一颗“玩心”来对待作文。让作文教学“活”起来,作文教学活起来,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起来;思维活起来,学生的笔下才会活起来。《论语·述而》里有这么一句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里讲的是书的魅力和读书的乐趣。那么,作…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低年级作文起步,训练的是说话、写话能力,而所说、所写的内容,主要从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得到。观察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小学生直接感知周围事物的思维过程,是整个作文教学的前提。观察不是简单的“看”,而要做到“会看”。克鲁普斯卡娅说:“在大多数情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能否取得显著效果 ,其中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无非是出出题目、念念范文和说说问题 ,程式化、机械化现象十分严重 ,这样不仅有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而且还导致了学生写作兴趣的丧失。要转变这种状态 ,就必须改变作文教学的呆板模式 ,就必须让作文教学“活”起来。作文教学活起来 ,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起来 ;思维活起来 ,学生的笔下才会活起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是使作文教学活起来的有效办法。1.名作欣赏法。由于年龄关系 ,学生写作上有一定的依赖性和模仿性 ,他们往往靠从佳作中吸取写作的经验 ,学习写作的方…  相似文献   

12.
<正>从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及学生写作实际来看,议论文颇受学生青睐,但真正有思想深度的作文并不多见。或立意孤陋浅薄,或论证苍白乏力,或论述混乱不清。而一篇文章的深度取决于作者对事物的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作为论证过程与手段的思辨,则在一定程度上助力议论文写作从肤浅逐步走向深刻。那么,如何通过思辨彰显作文思想的深刻度呢?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3.
孙兵 《甘肃教育》2005,(7):47-47
《新课程语文标准》在阐述写作能力的培养时,提出如下要求:“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可见其目的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材立意,引发真情实感,这就为作文教学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应该打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营造一个“新”、“活”、“灵”的写作大氛围。就是抓住学生原生态写作与教师个性化写作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使写作变成他们的心灵之声。  相似文献   

14.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学生作文写得如何,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不仅取决于学生对写作知识的学习,更取决于教师对写作的教学。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在写作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运用资料进行展开描述的方法,正确地评价学生的作品等等一系列教学步骤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在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作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技巧。即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对事物的特性也比较了解,如果不会组织材料,写出的文章也会平面化,叙述就显得平淡无味,难以拨动读者的心弦。多年的作文教学让我深深感到:作文难,初写作文更难!如何让低年级初写作文的学生写好启蒙作文呢?我坚持引导学生从说到写,循序渐进,从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倾诉的过程。它是思维的外化,作文能力不仅体现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着学生分析、认识事物的成果。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有些老师甚至不教作文,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所谓“功夫在诗外”。  相似文献   

17.
<正>十多年来,我的教学研究的重点聚焦在写作教学上,从学生主体表达出发,倡导并践行“温度”作文的理念,关注学生写作过程,架构写作支架,创设写作情境。在栽花与插柳间,学生的作文表达若春日里东风催发的枝头嫩蕾,浇蘸给养的骨朵孕苞欲放。“温度”作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由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不仅要读散文的文字,更要通过文字去触摸其背后的温度这一散文教学观点启示而来,  相似文献   

18.
雒向德 《作文》2023,(4):51-52
<正>本文主要结合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对如何巧妙融入“微写作”式的教学方法,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这一根本问题作以探讨与分析。一、“微写作”式教学能够带来高中语文教学的活力“微写作”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写作主体的表达需求,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用相对凝练的语言,以最节省的时间,创作出篇幅短小的作文的一种新型作文训练方式。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有目的、有方向、有针对性地结合作文教学内容,加强对“微写作”教学形式的运用,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高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压力,而且还可以彻底弥补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中所潜在的各项不足,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写作”成为一种新型的作文教学方法,通过“微写作”教学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真实的情境中为学生提供写作的任务。本文对初中作文教学中应用“微写作”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仇洪武 《考试周刊》2010,(51):32-33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感情,培养他们认真求实的写作态度,不是外加的东西,而是应有之义。如何有效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每名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又需寻觅良策扎扎实实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学生的写作素质普遍偏低,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怕写作文。这些现象,表现在学生身上,而实质是教师的教学思想的问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实行改革,努力推行作文教学的新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写-评-改”作文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