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丽萍 《文教资料》2014,(7):171-172
基于团体辅导形式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课程,运用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方法,选取十个相关主题,通过游戏、活动训练、经验分享、总结点评的方式,借助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帮助大学生学习新的更有效的交往模式,提高交往能力。学生的主观感受及客观的反馈结果表明,学生通过选修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课程,在人际交往态度及技巧方面均有一定收获。  相似文献   

2.
防范校园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可以通过心理测试、家访、班主任和同学之间的交流等,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构建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利用班会课、主题团日活动、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课程,组织增强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班级活动,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圈;发挥心理课程的作用,教授学生宣泄情绪的可行方法,邀请专家开设讲座,让青春期的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3.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规定,平昌中学从2002年9月在初、高中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该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学校铺开了相应的课题研究,初中根据各年级的研究主题(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选题范围不限),结合自己的实际,由学生自己确定研究课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根据这一理念,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新教材不再主要按照学科逻辑,而主要按照生活逻辑,并辅之以学生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建构,它分别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为主题,以相应学科知识为支  相似文献   

5.
唐千 《甘肃教育》2023,(4):30-33
县域高中德育主题活动对学生品格养成、价值观培养、关键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树牢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县域高中思政课程建设。采取挖掘学科课程德育元素、营造良好德育氛围、策划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密切家校联系等途径方式,有助于提升德育主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切实提升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效果。文章结合实践就县域高中德育主题活动实践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周平儒 《教学研究》2004,(6):529-532
按照教育部&lt;全日制普通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gt;的规定,平昌中学从2002年9月在初、高中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该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学校铺开了相应的课题研究,初中根据各年级的研究主题(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选题范围不限),结合自己的实际,由学生自己确定研究课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效应用主题式教学。教师应当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炼出课程主题,优化教学设计,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应当将主题式教学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在课程导入、课堂提问、课堂讲解、课堂活动等各个课堂环节中充分凸显课程主题,打造高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  相似文献   

8.
心理主题班会是教师运用团体辅导方法,以学生的心理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旨在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班会课。心理教师在组织心理主题班会课时,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很好地融入班会课程中,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异性交往主题班会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与异性相处之道,把握懵懂的青春情谊,并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对青春期异性交往主题班会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重结合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的特点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要通过课程教学解决学生的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有效地预防学生在这个阶段,因为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原因所带来的心理困惑,教给学生解决心理压力的方法,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自2014年办学伊始,即主张教育以心为本,始终坚持发展、预防为主,矫正、补救为辅的育人理念。每班每周一堂心理课,为健康打好底色在课程安排上,学校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心理课,从自我认识、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新冠疫情期间,根据社会发展动态及学生心理需求,重点推出与疫情相关的主题课程。  相似文献   

11.
高中线性的学习型人际关系在大学扩展成多维的人际关系网,让大学一年级学生难以适应,从而对其学习、心理、生活造成各种不良后果。笔者着重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建议应以大学新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为导向,多维度、多视角关注衔接时期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的良性建构。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通常渴望交往但又缺乏主动精神。由于语言、风俗习惯等不同,许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交往关系,常常会因为交往失败而引发心理问题。学校管理部门要加强有关人际课程的建设、广泛开展心理调查和心理咨询活动、注重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发展是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中思政课教学应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化解课程供给与学生心理需求矛盾的关键点,是增进学生对课程思想价值认知的触发点,是转变高中思政课育人方式的切入点。高中思政课教学实施人文关怀,应以情境为着力点,化解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境;以互动为突破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心理尊严;以评价为触发点,使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获得持久支撑;以职业选择为落脚点,提升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初高中生学习的人际环境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形态、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人际交往的能力也起伏不定,所以有必要去发现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发展特点,寻找他们在人际关系交往发展中的变化规律。而高中三年正是人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人际关系不但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形成协调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正>【活动背景】心理教师在课前调查了高一学生心理课需求情况,其中人际交往的主题呼声最高。这也符合当前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高中生处于青年前期,人际观念和人际关系也由幼稚简单走向成熟复杂。从高一年级开始,高中生的交友意愿、择友标准、交友深度等悄然发生变化。处理人际关系对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长议题,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经历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成为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主要存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交往、职业选择五个方面的问题。对此,教师要做好入学教育,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重视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参加校内、校外各种活动,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健全职业适应性培训制度,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择业期。  相似文献   

17.
<正>美术鉴赏就是对美的一切事物的欣赏,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现在作为普通高中的选修课,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修养,完善自身的文化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体现高中美术教育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是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主要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活动,既包含对美术作品的形式、风格、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认识与理解,又包含对主题、题材等美术作品意蕴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8.
程稚蔚 《考试周刊》2012,(40):115-116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及基本理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重视思维,收获创新,所以,本节课以主题网站的规划设计活动为载体,以分析—设计—评价为线索,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搭建一个创造发挥的平台,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在高中阶段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其良好的德育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实施德育教学活动中,以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深刻的感悟,这比口头传授德育知识更加有效。而在高中教育实践中实施体验式主题德育活动,要注重以主题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科学设计好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20.
高中学生心理发展和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的明显增强,高中新课程的模块、主题的课程结构,使得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组织教学内容,运用问题设计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围绕"问题"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