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艺帆 《考试周刊》2009,(12):39-41
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和体态动作过程.演奏者既要有各种各样的演奏技术,还要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和对音乐的表现能力。《黄河愤》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三乐章,也是整曲中音乐形式及音乐内涵最为丰富的一个乐章。本文从演奏者的角度对乐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演奏设计.以使演奏者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柴科夫斯基创作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23是世界古典钢琴协奏曲中非常著名的一部,作品分三个乐章,本文从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作曲技法、配器特点等入手,分析其多方面的艺术特征,希望为演奏、研究者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金顺福 《林区教学》2014,(10):111-112
普罗科菲耶夫是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这首作品在美国刚开始受到了冷遇,但是第二年4月在巴黎演出成功,其也是普罗科菲耶夫五首协奏曲作品中最受欢迎的钢琴协奏曲。《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在曲式分析、音乐结构、演奏技巧上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非常有个性的创作手法,是非常新颖而活跃的作品,给演奏者带来了很大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技术上对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演奏要求。  相似文献   

4.
《黄河》钢琴协奏曲作为一首成功的钢琴改编作品,展现了我国钢琴作曲家的集体智慧。在四个经典的乐章中,不仅展现了兼容贯通的中西方音乐创作手法,而且鲜明的标题性色彩赋予了这部钢琴协奏曲更深刻的艺术内涵。因而,在下文的研究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演奏实践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作品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其中包含有多样的演奏技术技巧。从力度对比、四度音程、装饰音、音阶四个方面分析该作品第一乐章演奏技巧,可为人们更好地演奏该曲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课型:欣赏课年级:二年级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森林中的铁匠》(教材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教材分析:《森林中的铁匠》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乐曲分为五段,第一段《夜晚》、第二段《早晨》、第三段《小溪》、第四段《早晨的祷告》、第五段《铁匠》。第一段《夜晚》,G大调,四四拍。  相似文献   

7.
《第二十三首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其创作特点,而且亦体现其创作风格的日趋定型、成熟。文章从演奏方法、演奏风格等方面对第一乐章进行作品分析。以求更全面、深入理解此作品。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各乐章严谨的曲式结构,从中可以看出作曲家们为了表达钢琴协奏曲《黄河》深刻的内涵在曲式结构方面进行了独具匠心的精心设计,还有在钢琴织体的运用上也是恰如其分,很好的发挥了钢琴织体繁杂、细腻多变的特征,尤其是在这类大型作品中简单的钢琴织体已无法满足表达如此丰富的音乐内容,通过对钢琴织体的细致分析,看出作曲家高超的钢琴创作能力,特别是在表现丰富的音乐形象和深刻音乐内涵两个方面,依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体现出钢琴织体在表现大型音乐体裁时所表现出的超强能力,在渲染音乐氛围和表现丰富的音乐形象是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通过对爱德华·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中具体乐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爱德华·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以及这部作品留给世人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薛晖 《儿童音乐》2013,(5):55-56,44
例8:《七彩的管弦(一)》是一节初中一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内容选自湘艺版修订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由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陈正明老师设计并执教。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欣赏现代管弦乐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赏析、体验古典管弦乐作品,加深学  相似文献   

11.
《黄河》创作组将根据冼星海大合唱改编为钢琴协奏曲,文章从钢琴与乐队演出形式的完美组合,充分肯定了演奏形式的变化所带给听众的不同音乐体验,从音乐自身的结构特征的美及钢琴织体的绝妙运用方面,详细地论述了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其完美的形式对音乐深刻内涵的表达所起到的突出作用,尤其是钢琴与管弦乐队的结合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这一演奏形式,很好的借鉴了西洋音乐的协奏手法,拓展了音乐表现空间与诠释手法为后来作曲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采用了古典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在继承俄国古典传统精髓的同时有所创新。研究从演奏角度,结合不同的录音版本,探讨作品的音乐处理方式,希望对演奏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艺术表现和演奏技巧对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进行分析和论述,更深层次地去了解肖斯塔科维奇。在分析的过程中,笔者积累了平时练习、演奏时的经验,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去欣赏肖斯塔科维奇这位音乐天才的无限魅力,去理解作品中的特殊历史意义,对后来的学习者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卢青 《教师》2012,(11):120-122
拉赫玛尼诺夫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一首最富有挑战性的作品,是一首热情洋溢、具有俄罗斯风格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叙事诗。演奏这部作品需要精心研究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意图,对整个音乐效果要有充分的想象,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要有自己的理解;要研究乐队的作用,注意钢琴与乐队的关系,做出完美无瑕的配合;各乐章的音乐性格、作者要表达的内心情绪是音乐表现中至关重要的艺术因素,要调动一切表现手段来诠释乐曲的内涵。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谈谈对这部作品的演奏处理。  相似文献   

15.
<正>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学唱《钟声叮叮当》,领会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钟声》)教材分析:《钟声叮叮当》曲调短小精悍,是一首旋律优美的二声部合唱歌曲。6/8拍,D大调式。在旋律方面,歌曲共有四个乐句,第三句是第一句下方二度的模进,第二句和第四乐句有一个四度的音程跳进,在平稳中呈现起伏,仿佛动听的钟声在不断地敲打着。歌曲的低声部,  相似文献   

16.
教材版本:湘艺版音乐教材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六课《运动场上》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听赏钢管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时,能够跟唱主旋律,随着音乐踏步,感受乐曲  相似文献   

17.
课型;欣赏课年级:三年级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曲《威风凛凛进行曲》(教材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能用律动表达《威风凛凛进行曲》威武而雄壮、庄严而肃穆的情绪。2.能听辨管弦乐曲《威风凛凛进行曲》的不同主题,并能哼唱第二主题。  相似文献   

18.
韦伯F大调大管协奏曲在大管音乐史上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它几乎是大管演奏者家喻户晓的杰作,并已经成为欧美著名交响乐团大管招聘考核以及世界大管比赛的必备曲目。其中旋律最优美的第二乐章的演奏难度也是对大管演奏者的音乐修养和综合能力的挑战。为了更多地深入的了解韦伯F大调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论文将从韦伯F大调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的历史背景、乐曲结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大管演奏家演奏的不同版本等方面加以分析,并结合实际演奏中的难点,进行有效的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19.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其键盘音乐的峰巅之作,被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其中作品BWV851是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册中的第六首曲目。本文试图通过该作品的前奏曲和赋格在演奏技法上的分析,同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与体会,为今后的实践教学与演奏提出一些建议、起到一定的教辅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单元设计综述设计者:李丽主题:《共话海底世界》年级:二年级教学内容:本单元分别取材于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音乐》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愉快的梦》以及上海音乐出版社《唱游》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音乐童话》。本单元选用的教材作品为其中的《水族馆》《水草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