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政活动报道是党报记者的基本功,也是其他报道形式的基础.然而,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并不很受读者欢迎,不少读者甚至觉得时政新闻没意思.如何改进时政新闻,使之既严肃又活泼,既有政策性、思想性和文化品位,又有可听性、可视性,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李健 《今传媒》2007,(8):48-49
"江苏新时空"是江苏广电总台于2002年7月开办的一档集"新闻性、政策性、指导性、权威性"于一体的新闻栏目,担负着向全省乃至全国观众介绍江苏、宣传江苏,同时以电视新闻形式将党的方针政策广泛传达的重要任务.对于这样一档以时政新闻、主旋律报道为主的新闻栏目来说,如何使报道在及时、准确、重要的同时又能够生动、形象,吸引观众? 如何让节目的宣传效果事半功倍,真正做出影响、起到上通下达的作用? 这是自"江苏新时空"开播之日起,栏目策划所思考的问题并担负的重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是新闻栏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时政新闻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僵硬和八股化.本文对新形势下如何"亮化"时政新闻作了初步阐析.  相似文献   

4.
2011年,随着中宣部等五部门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全国各地新闻工作者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将时政新闻办出特点,跳出以往模式的制约,真正成为普通百姓喜爱的栏目就是落实"走转改"活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目前时政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从深入基层、提高自我素质、改变报道模式、转换报道视角、提高新闻解读质量五个方面提出了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改革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方时政类新闻栏目是地方电视台的立台根本,它侧重地方党政机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方面的报道,涉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大事,与地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承担着宣传大政方针、时政活动、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电视观众向来对时政类栏目的关注度很高,这也正是时政新闻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要活起来,就需做好正面宣传,提高时政新闻的可视性,并借鉴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对时政新闻进行民生化视角处理,同时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方式,使之故事化。  相似文献   

7.
时政活动报道是党报记者的基本功,也是其他报道形式的基础。然而,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并不很受读者欢迎,不少读者甚至觉得时政新闻没意思。如何改进时政新闻,使之既严肃又活泼,既有政策性、思想性和文化品位,又有可听性、可视性,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其实,  相似文献   

8.
王旭  徐亮 《传媒》2021,(10):57-59
碎片化传播的时代,短视频不断重构着时政新闻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流程,央视新闻"V观"栏目基于这一趋势守正创新,在时政短视频领域做出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在内容方面,栏目追求个性、坚持平民视角,打造出了众多有温度和深度的作品;在传播方面,栏目积极转换思维,以受众为中心凸显碎片化传播特色,重构了时政新闻的传播模式,等等.根据其发展经验可以看出,时政新闻短视频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基本准则,不断创新话语体系与短视频的社交功能,方可实现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地方电视台着力于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是地方电台资源优势发挥的重要体现,也是契合百姓生活的重要媒体形式。在新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既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背景之下,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应找准自身定位,发挥电视媒体优势;利用新媒体的载体力量,着力创新发展,实现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时政新闻作为地方电视台自办节目的重头,在当下存在不少问题,致使受众流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电视台要重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形式的独特性。基于时政新闻在地方台的重要地位,其报道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思考,以求使时政类节目更具创新性,从而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11.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时政报道都是媒体发挥喉舌功能,服务党政工作的主要方式。但是长期以来,地方电视台由于受到政策体制、舆论环境、报道模式等的限制,时政报道的可看性很差,受众都不爱看,传播效果很差。就地方电视台如何加强时政新闻的可视性做了一些思考,提出通过确立受众本位思想、巧做会议新闻、让画面动起来、精用同期声等手段可以使时政新闻更好看。  相似文献   

12.
当前情况下新媒体发展,热门阅读新闻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读报、看电视的行为正在一步步瓦解,人们选择更加轻松的手机新闻客户端、新闻网站等,这给传统的电视新闻带来极大冲击,又因时政类新闻节目具有严肃性、严谨性与敏感性,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较远,这些都造成了地方电视台时政类新闻节目的收视率走低的情况。如何改善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了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四化"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作为时政新闻"风向标"的央视《新闻联播》越来越"接地气"。通过分析目前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中的"三大"症结,阐述了新时期地方电视台如何借鉴央视《新闻联播》的"变脸"经验,实现时政新闻"接地气"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鲜明的政治色彩。目前,地方电视台在时政新闻的报道中多数还是以程式化的模式呈现。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相关新闻中,使得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陷入了收视率普遍偏低的尴尬境地。针对这种现状,地方电视台要对时政新闻进行创新,并以民生视角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徐迅 《声屏世界》2014,(5):51-51
从"三贴近"到"走转改"再到"走群众路线",新闻媒体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采制出一篇篇形式活泼、内容充实的新闻。那么,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应该怎么样走群众路线才算是科学合理?一般说起来,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要比社会民生新闻难,而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比央视和省级卫视时政新闻更难。这是因为,其一,时政新闻与社会民生新闻定位不同,前者注重新闻宣传教育,后者注重新闻互动沟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目前媒体多样化、信息传递多渠道的形势下,传统时政新闻因其存在节目内容、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致使观众大量流失。因此时政新闻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工作实际,以《驻马店新闻联播》为例,从深入挖掘题材、做出新闻深度、保证传统优势以及节目形式的创新等多个方面浅谈地方电视台如何把时政新闻节目做出彩,从而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17.
周永红 《视听纵横》2005,(6):102-103
2005年1月1日,金华电视台新闻中心全新推出一档民生新闻栏目《百姓零距离》。这是浙中地区首个引进“民生新闻”理念,力求创新报道手法,追求高收视率和影响力的大型社会新闻栏目。作为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我在话筒前连续播了将近七年的时政新闻.积累了一定的新闻播音经验.但是面对这档全新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依然感觉必须从多方面调整自己从时政新闻播音员到民生新闻主持人.这样的角色转换需要做哪些调整?  相似文献   

18.
时政类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政治敏感性、严肃性等特征,在受众中不是非常地受欢迎,而且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时政类新闻依然走着程序化、公式化的老路,使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陷入尴尬的境地。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地方电视台的创新策略,以求得时政新闻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面提升地方电视台的舆论引导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国平  姜睿 《传媒》2011,(3):41-42
由于存在片面追求高收视率等原因,我国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很大程度上处于结构失衡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偏重"联播新闻"式的时政报道和民生新闻,致使大量财经报道、专题分析、新闻评论、新闻访谈等节目形式几乎丧失阵地。地方电视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生存之道,不断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从宏观政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是地方电视台在进行的新闻节目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的党政机关和当地群众进行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纽带。本文主要是从地方台新闻编辑处理的角度对地方的时政新闻的三大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地方时政新闻的现状,以及时政新闻职能创新、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