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瑛 《视听纵横》2005,(5):67-68
电视人爱谈节奏、爱用节奏、爱玩节奏,但节奏犹如萦绕于节目灵魂中的精灵般难以把握。节奏玩得好了,镜头给人以畅快淋漓、游刃有余的感觉;反之,则不免弄巧成拙。因此,想要把握好节奏,首先就要学会熟练调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吴相阳 《新闻窗》2012,(5):75-76
电视专题片(包括纪录片)因为富有深度的选题和唯美的画面,深受观众所喜爱,成为电视节目的“宠儿”。笔者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谈谈如何做好做活一部专题片。在笔者看来,每一部专题片都有自己的节奏。节奏把握的不同能让专题片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成功与否,节奏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要把握好专题片节奏需要完成以下三部曲:  相似文献   

3.
节奏是电视专题片的运动方式,表现为电视镜头在电视专题中的长短、快慢、张驰程度。明快的编辑手段、和谐的内在运动规律,有序的表现手法,都会使电视专题片呈现出活力,让观众在流畅、自然的节奏中感受电视专题的独特魅力。电视专题片的节奏主要表现为编辑节奏、动作节奏、声音节奏和新闻事件的情绪节奏四种节奏运动形态。  相似文献   

4.
褚廷有 《报刊之友》2011,(6):133-134
针对电视专题片编辑中如何把握节奏感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专题片节奏形成和节奏感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从专题片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的把握角度进行了论述,提出如何在专题片编辑中把握好节奏感,对提高专题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褚廷有 《今传媒》2011,(6):133-134
针对电视专题片编辑中如何把握节奏感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专题片节奏形成和节奏感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从专题片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的把握角度进行了论述,提出如何在专题片编辑中把握好节奏感,对提高专题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静梅 《新闻爱好者》2011,(24):112-114
如何完成新闻事实的阐述,把良好的电视画面视觉形象传达给受众?电视新闻制作人员在进行图像剪辑时不仅要遵守镜头组接原则、组接技巧,更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开好头来收好尾、镜头长短要适度;多用固定少运动、把握节奏画面畅;充实画面手段多、慎用特技巧补救;同期播音融一体、提前准备回头查。  相似文献   

7.
张静梅 《新闻爱好者》2011,(12):112-114
如何完成新闻事实的阐述,把良好的电视画面视觉形象传达给受众?电视新闻制作人员在进行图像剪辑时不仅要遵守镜头组接原则、组接技巧,更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开好头来收好尾、镜头长短要适度;多用固定少运动、把握节奏画面畅;充实画面手段多、慎用特技巧补救;同期播音融一体、提前准备回头查。  相似文献   

8.
钱程 《记者摇篮》2008,(6):109-110
按照传统的镜头剪辑方式,镜头的组接中,往往是全景接全景,特写接特写,运动镜头接运动镜头,静止镜头与静止镜头相接,这样的组接从视觉上会给人一种比较舒服的感觉,因为视差很小,剪切的痕迹就变得很淡,即使是在镜头需要的情况下,也经常是中景与近景相接,或者特写与近景相接,很少出现远景与特写相接的组接方式。尤其是在电视新闻片中,为了  相似文献   

9.
当今流行的电视专题片之所以被受众广泛青睐,其独具个性的解说词是吸引观众的主要元素,甚至成为电视专题片竞争力的灵魂,它能够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展示电视专题片的艺术魅力以及节目的情感流露,它是形成节目图文并茂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表达编辑情感的主要介质,和极具冲击力的画面相得益彰,给受众以高质量的视听感觉。本文首先陈述了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表现特性,其次就怎样写好电视专题的解说词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过程中,画面、声音、解说、编辑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四个方面,其中镜头画面更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拍摄到合适的镜头画面,对电视专题片的摄像人员来说,是一门非同寻常的"功夫课"。顺利完成一部专题片的拍摄,摄像人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  相似文献   

11.
王雪林 《记者摇篮》2005,(11):61-61
当今的社会生活是快节奏的,而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也必须适应这种社会生活节奏。在一部短短的专题片中,为了更多地围绕创作主体传达信息或者为了更好地突出创作主题、歌颂某种精神,就必然在一定的时间内选择更多和更有代表性的画面,因此大量的画面衔接在提高节奏,增大信息的同时也必然会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影响收视效果,因为电视专题片不仅要求具有教育的功能,而且还要具备愉娱、审美功能。在一种审观的意境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在众多素材的连接过程中巧到好处的运用静画面来控制专题片的节奏,突出专题片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2.
<正>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过程中,画面、声音、解说、编辑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四个方面,其中镜头画面更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拍摄到合适的镜头画面,对电视专题片的摄像人员来说,是一门非同寻常的"功夫课"。顺利完成一部专题片的拍摄,摄像人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节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电视新闻片也一样,它是靠镜头和镜头间的组接、变化来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节奏。节奏在电视新闻中.是指时间秩序与意义秩序所引起的在新闻的外部表现与观众的感觉上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新闻栏目作为电视节目的一部重头戏.在传递资讯时如何营造出一种节奏感.让受众在轻松愉悦中收视,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通过电视媒体进行报道。同其他声画艺术形式一样,一个好的电视新闻节目也应该是鲜活的、灵动的。一条条新闻之间的编排、组接,就仿佛一段优美的乐曲,跌宕起伏、张弛有度,使观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有美的享受。这就需要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中把握节奏。一、电视新闻节目的节奏形式节奏一词来源于音乐术语。音乐艺术的节奏,体现为一定长短、强弱的音符交替出现,使音乐运动有了轻重缓急的变化,使之感染听众。而作为电视艺术主要节  相似文献   

15.
专题类节目解说词的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好的电视专题解说词应当符合电视节目的普遍特点,应当与画面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通过独到的视角,揭示出画面背后无法表达而又引人深思的东西。如果说专题片整个画面是龙,已经初步阐述了事物的原生态,那么专题片解说词就应该是点睛之笔,它应该给整个节目注入精神与灵气。专题节目解说词与电视新闻解说词有着共同的特点,都要求撰写者有较强的宏观把握能力,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而专题类节目解说词更强调作者精神和思想上的把握能力。新闻报道讲究把握事物的真实性,而专题类节目更注重引导观众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一个好的电视专题解说词应当符合电视节目的普遍特点,应当与画面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通过独到的视角,揭示出画面背后无法表达而又引人深思的东西。如果说专题片整个画面是龙,已经初步阐述了事物的原生态,那么专题片解说词就应该是点睛之笔,它应该给整个节目注入精神与灵气。专题节目解说词与电视新闻解说词有其共同的特点,都要求撰写者有较强的宏观把握能力,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而专题类节目解说词更强调写作者精神和思想上的把握能力。新闻报道讲究把握事物的真实性,而专题类节目更注重引导观众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何云红 《今传媒》2015,(3):119-121
在电视专题片中,文稿是基础,画面是根本。画面设计和剪辑水平是节目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探讨提高叙事画面的密度,使画面与表现内容的联系更加紧密;找准剪辑点,留好气口,使节奏张弛有规律地交替变换;做好景别、影调的统一以及用心设计写意画面,将写意镜头具象化,使写意镜头兼具意境营造、物象象征和叙事功能为一体等,寻找提高电视专题片画面张力,提高节目可视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电视摄像看似一种比较简单的工作,它的目的只是记录,记录画面,记录声音。但是,在一些专题片中,画面和声音的记录,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按照国外同行的分类方法,专题片是纪录片中的一种。所以也容不得搀假的"纯记录"式的。但是,我更愿意把专题片看成电视领域里的"报告文学"。在专题片中使用一些"非记录"的加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专题片、栏目类节目中视频画面是由若干个镜头组成的,现场拍摄到的每一个镜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组新闻或一部专题片和一档栏目的质量,甚至影响到整个频道的收视率。基于此,重点研究电视画面构图和拍摄运动画面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为电视摄像同仁们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爽 《记者摇篮》2009,(5):28-28
作为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一个好的电视专题解说词应当符合电视节目的普遍特点,应当与画面相得益彰、互为补充,通过独到的视角,揭示出画面背后无法表达而又引人深思的东西。如果说专题片整个画面是龙,已经初步阐述了事物的原生态,那么专题片解说词就应该是点睛之笔,它应该给整个节目注入精神与灵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