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金融监管的角度,针对全能银行制的弊端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中国目前应采取银行业证券业分业经营的模式,认为实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离制有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保护投资者、银行自身及存款 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没有任何一种模式占有绝对的优势。本文对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出发,论证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模式的必然性,而且认为混业经营的具体模式宜采取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设想及其有效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3.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没有任何一种模式占有绝对的优势。本文对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出发,论证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模式的必然性,而且认为混业经营的具体模式宜采取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设想及其有效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4.
分业经营原则是我国现行法律所确定的金融业经营原则,主要是基于我国金融机构力量薄弱,监管制度不完善和防范宏观金融风险的需要而作出的选择,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与加入WTO,该原则必然要被混业经营原则所代替。但这需要一定的步骤,“一步到位”的改革是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证券法》确立了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原则。本阐述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发展过程和现实必要性。同时又进一步分析了国际和国内金融业的变化,从而总结出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并要求《证券法》在新的立法修改时考虑此因素,以适应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面对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世界化趋势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得实质性进展 ,先天不足的我国金融业将首当其冲地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我们只能立足我国金融业的现状作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分业”为背景的中国金融业将直面以“混业”为背景的外国金融集团。分业经营模式的弊端决定了中国金融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改革中国金融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逐步走向混业经营;而在过渡期内,构建金融控股公司则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随着银行保险在全球的开展,其内涵日渐丰富。我国银行保险业起步较晚,目前仅限于简单形式的合作,且有利于银行保险发展的环境尚未形成。本文通过对西方银行保险的研究,提出新时期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和混业经营制的概念、经营制的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金融业两种经营制度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发展趋势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从理性上得出金融业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银保合作是西方保险业的主要销售渠道。从理论上讲,银保合作有两种方式:一体化方式和契约方式。契约又可分为短期契约和长期契约。在分业经营和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银保合作主要采取短期契约的方式,而短期契约存在交易双方关系专用性投资不足和合作剩余分配不均的问题。我们认为,随着制度的完善以及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银行与保险公司就可以通过长期契约或一体化的方式进行合作。这种合作方式能够把双方的利益连接在一起,是未来我国银保合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市场已瓜分完毕,竞争日益激烈,利润增长十分困难.中间业务的大力开发和拓展极有可能形成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今后银行业的竞争不再是资产规模和资本价格的竞争,而是服务的竞争、中间业务的竞争.从营销学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银行中间业务的市场细分,产品定位,并对产品策略、促销策略、目标市场以及价格策略等营销组合进行分析研究,使中间业务产品能有效地进入市场,并树立自身独具特色的多个名牌产品,扩大市场影响.  相似文献   

12.
银行上市已成为中国金融界的热门话题,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改革将进一步深化,银行将进一步对外开放,银行上市即是金融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迎接入世挑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政策背景,阐述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利与弊,认为利大于弊,并指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是自身改革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是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攻坚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一问题的解决已变得愈加迫切。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应突破认识上的误区,总结并借鉴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验,审时度势,加快自身股份制改造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对中国证券市场和谐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的20几年的发展,已基本进入了和谐社会,表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然而证券市场的表现却很不和谐,政府、上司公司、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行为很不默契,市场各方的不和谐暗示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金融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现金收付制为补充,坚持稳健性原则;银行应引入作业成本会计制度,为管理决策服务,并从实务的角度考虑会计特殊性与统一性、操作性与前瞻性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可行性、具体方案和步骤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通过股份制改造与最终上市。把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为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一些地方政府热衷投资,盲目上马政府投资项目,导致我国财政资金的低效和国民经济的波动.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具有复杂性,应从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投资决策制度、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规范和完善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9.
央行一系列货币回笼的措施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开始出现趋紧的迹象,商业银行需要关注局部或暂时性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控制信贷规模,调整信贷结构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加强风险管理等措施,防范陷入流动性不足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推行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健运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在推行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成因进行分析,探讨会计核算、会计结算等风险的防范对策,以期为银行规避会计风险,提高自身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健运行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