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马约翰是中国近代体育的开拓者之一,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他关于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的观点、体育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思想及其所论体育运动的价值,可以迁移并影响社会的体育理论,它不仅对中国近代体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对我国当代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谢伟健 《文教资料》2008,(15):108-110
严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其科学教育思想尤为突出.他是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最早倡导者,他的科学教育思想对近代新教育的影响巨大.他针对科举制八股取士的弊病,传统教育重德轻智的缺陷,提出较为完整、科学的科学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同时和前人相比更加重视科学教育的方法的传授,更加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对西方科学文明史的研究思考,他主张应该重视科学伦理道德的教育:严复的科学教育思想有着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等的特点,这对当前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十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学术界批判改良主义渐进论的影响,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中对梁启超教育思想的评价与他对中国近代教育开创性的杰出贡献是极不相称的。本文从下述几个方面阐明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教育的主要贡献:成功地推动废除八股;倡导成立各类学校;首先提供近代学制的蓝本;首倡教育当定宗旨;系统设计了近代学校管理制度;编译近代教材;首创近代学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思想及成就,家庭教育等。  相似文献   

4.
薛福成是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其近代教育思想十分的进步和丰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影响至大,特别是他在出使欧洲期间考察西方教育,对其构设超越封建的近代教育思想的作用更大。从剖析薛福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演变入手,分析了他批判科举制度,倡导教育立国、科技兴国的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认识其对现代教育的先行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派思想家。他的“商战论”、“议院论”为人们所熟知,但作为他整个维新改良思想有机组成部分的教育启蒙思想,却鲜有论及。实际上,他较早地积极倡导学“西学”,并提出“西学”内容;他对科举制弊端予以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积极提倡女子教育;最为突出的是他最早将“自救”纳入学校范围,积极倡导近代学制。他对中国近代学制的设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社会学家和实证主义哲学家。在实证论、进化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快乐教育,对各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广泛而深刻的教育变革;他倡导科学教育,从而奠定了他在近代科学教育中的杰出地位;他提倡尊重孩子的权力、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注重教育方法等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有着极大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梁启超关于儿童教育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梁启超关于儿童教育的教育思想程禹文梁启超(1873—1929)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他还是首先关注儿童教育的教育家之一。他在光绪二十二三年之间,连续发表了《论幼学》(1896)、《...  相似文献   

8.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顾明远教育思想初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明远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教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成熟.他从国外教育、中国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三个源泉汲取营养,寻找理论武器.他对我国教育科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在教育原理、教学论、比较教育,甚至教育技术学等方面都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他与时俱进,从不保守,不断探索教育理论的新边疆,研究教育的新问题,努力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了颇具世界影响的解放教育思想。在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他关于解放教育的目的——“人性化”的观点,他对传统“银行储蓄式”教育的批判和对“对话式”教育的提倡。以及他的“原生主题论”的课程观,均体现了他强烈的民主诉求。他的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军政重臣的李鸿章倡导新教育,举办新式学堂,培养实用人才,推动了近代技术教育、实业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文章从李鸿章实业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和增强实业教育吸引力等方面对其实业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挖掘与剖析,旨在丰富中国近代实业教育思想,推进中国职业教育科学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邓小平德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德育战略方针、战略任务和内容、战略重点、德育工作原则和方法等德育理论问题上都作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新概括。邓小平德育思想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核心是: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杜威的教育思想在上世纪乃至今天的基础教育中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阐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分析我国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从形成到发展,从初步确立到系统发展、流派纷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历史地分析和把握从古至今各派道德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才能全面地认识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路向,也才能从其中吸取合理内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4.
鲁迅散文“释愤抒情”说的理论渊源可上溯到屈原、司马迁和庄子等,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鲁迅散文以释愤抒情为核心,体现了诗情盎然、“放言无惮”、“深于取象”、“随物赋形”等民族特色,亦奏响了时代强音,表现出现代风貌。  相似文献   

15.
创造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创造自我和改造社会的过程,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人类创造的真谛。陶行知对人的发展的强烈关注以及对人民利益的终极思考一直贯穿其创造教育理论价值内涵之中,而这种价值内涵主要是通过陶行知对中国传统旧教育的批判显现出来的。传统旧教育的异化导致人自身的异化,压抑了人的自由、超越以及自我实现,导致教育成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而不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力量。因此,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价值旨归最终指向了人的自由、超越、自我实现以及为人民服务,学习和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对反思当今教育的缺失并重塑教育回归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严复是近代中国教育救国论的先驱,独特的求学背景是其教育救国思想形成的基础。其以译书为媒介倡扬教育救国的思想,以“三民”教育为救国之纲领,以学习西学、开展科学教育为救国之良方。其教育救国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影响至深,对当今教育改革、“科教兴国”仍不失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卢作孚是近代中国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一生投身于教育事业,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统和独创性的教育思想。教育救国是卢作孚教育思想的核心,普及基础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是卢作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为推动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和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可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不仅是传统教育的典范,而且也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意蕴,与民主自由教育思想异曲同工。孔子"仁"的思想彰显了以自由精神为旨要的仁的思想,其多样启发式教育,"践行式"、"尚真式"的道德教育思想具有时代超越性,对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理论与教学活动的发展,其提出培养具有关心能力的人、围绕关心来设置课程、建立关心型的师生关系等关心教育理论对于新时期我国高校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柏格森是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生命哲学思想值得我们梳理和思考。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性、革命性及指导性的特点,在教育学方面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德育都有价值,对当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