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2005,(8):1-1
《读者》无疑是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峰!他所缔造的成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历史的一个写照。在那个年代,各行各业都在创造着奇迹,而与其他行业相比,出版界、期刊界持续创造的奇迹显得是那样的单薄,是那样的迟滞。  相似文献   

2.
所谓都市报就是立足城市,面向普通读者大众,为市民服务的报纸。应该说,它是西方19世纪30年代兴起的大众化报纸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一种体现。都市报以丰富的报刊内容,活泼的形式满足了普通读者的信息需求。西安自1994年1月《三秦都市报》创刊以来,涌现了《华商报》《今早报》、《西安商报》、《经济新报》等一大批都市报,他们在西安迅速聚集了大批忠实读者,赢得了读者的好感及信赖。但近年来,老百姓对都市报的批评也越来越多,造成了读者又爱又恨,边骂边看的局面。这一问题的解决,或许我们可以从美国19世纪相当成功的大众化报刊《世界报》《新闻报》获得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解读《读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记录研究一些名书名刊的编辑过程.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本刊自创办以来,一直希望在这方面有所贡献.本期选发的这组研究《读者》的文章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首篇选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的《期刊中国》一书,原为书的开篇一节。该文不仅对《读者》的分析全面深刻,而且文字简练流畅。我们选发时加了题目并作了一些删节,意在推出此文的同时,向读者力荐此书我们认为了解中国期刊业的内幕、前景、困惑诸多方面,当有助于在谈论“期刊中国”的同时.去建设期刊大国其他两篇文章.均出自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之手。文中的看法虽不能说有多么成熟.但都经过了作者深入的思考.或许还能带给我们些许新鲜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读者》:净化心灵 升华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川 《报刊之友》2002,(1):32-32
全国8000多种期刊中,《读者》早已是屈指可数的名刊了。就月发行量来说,她紧随《知音》、《半月谈》之后,名列第三。过去忙于公务,需要审读的报刊也看不过来,自然无暇领略《读者》的风采。退出“一线”,人闲了,身轻了,心静了,赶忙订了一份《读者》,以品一品这个名刊的滋味。  相似文献   

5.
在《收获》2007年第四期,其50周年的纪念特刊上,生于70年代的安妮宝贝追忆着她的故乡。《世纪之约》是特别为她量身定做的栏目,在此之前,她的作品《莲花》曾因为在《收获》上发表而遭遇冷眼,人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适应《收获》发表这样的文字[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点石斋画报》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期刊在中国期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对《点石斋画报》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本文选取2000年至2011年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对该画报反映的时事政治、科技与医学、文化历史和书画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对该画报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7.
文心 《编辑之友》2004,(6):16-21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一律称其为《读者》)杂志的发行量在国内排名第一,2004年11月份月发行量达874万。正因为树大,所以招风,正因为引人注目,所以有各种各样的议论。《读者》杂志的发行量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四,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所以她不仅仅属于甘肃人民出版社,也不仅仅属于甘肃省,而属于中国。所以,人们对《读者》的期望值就越来越高:这些议论是否正确,这些期望是否切合实际,为弄清真相,笔者在中国编辑学会第九届年会在兰州召开期间同《读者》现任主编彭长城交谈了整整一个上午,并一口气读完了他赠送给我的师永刚著的《读者时代》,同  相似文献   

8.
《读者》品牌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在读者心目中或是业内人士的评价中,《读者》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期刊。《读者》于2003年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发行量突破八百万份,稳居全国九千多种期刊发行量的首位;据世界期刊联盟认定,居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位。围绕《读者》已经发生了太多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关心传媒业的人都试图解读它的曲折经历和成功经验。在此,笔者主要从品牌创立和经营的角度解析“《读者》现象”,侧重分析其在品牌形成和经营过程中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9.
王元晓 《出版参考》2006,(2X):19-19
2005年5月各城市畅销杂志上榜率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读者》、《知音》、《故事会》、《家庭》、《青年文摘》、《人之初》、《爱人》、《家庭医生》、《女友》、《小说月报》等10种,这些刊物发行量都在百万份以上,可谓是期刊界的佼佼者,他们的卖点值得我们去研究。杂志的卖点就是能抓住目标读者的消费心理,吸引目标读者的眼球也就是杂志的主导思想。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上榜杂志的主导思想,也就是他们的卖点。  相似文献   

10.
张巨睿 《出版参考》2006,(6X):23-23
现在的文摘类期刊市场就像一场正在比赛的马拉松。如果说《读者》已经跑过10000米,那么,《青年文摘》已经跑过2000米,《特别关注》跑到了1500米,《格言》、《意林》也跑到了1000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期刊业也步入了健康而又蓬勃发展的时期.其中青年期刊异军突起,以特有的魅力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期刊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中国青年》、《辽宁青年》、《福建青年》等一大批青年期刊都是广大青年眼前最亮丽的风景.时至今日,当曾经的青年读者成为如今的青年期刊编辑时,我们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2.
提到阿城,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棋王》《树王》和《孩子王》三部曲,他的小说在上世纪80年代虽然没有引起商业上的轰动,但在当时也算独树一帜了。就在人们期待着阿城能拿出更多作品时,他从文学圈里消失了,一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13.
田久玲 《新闻与写作》2006,(11):M0002-M0002
在报刊市场竞争激烈。新闻传播信息量近乎爆炸的今天,如果一本期刊能够在读者手中停留多次。并吸引住人去悉心品味其中的文字、图片,那它就一定是本很有功底的优秀期刊了。《新闻与写作》就是这样的一本期刊。  相似文献   

14.
蒋海燕 《传媒观察》2004,(12):60-61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闻版相得益彰,有的副刊甚至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栏目,如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沈从文编的《大众报》文艺副刊等,还有20世纪60年代的《羊城晚报》的“花地”,80年代《新民晚报》的“夜光杯”,都曾拥有大批的读者。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期刊中,《网络传播》是一份新杂志。它的新,是因为内容。网络是一件新生事物,它对我们从前熟悉的交流方式,提出了严重挑战,带来了很多新闻题。有积极的,有消极的。一切技术都是这样,像手机和短信,在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会带给我们麻烦。《网络传播》应该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说它是新杂志,还因为这样一本面临全新问题的刊物,它应该刊登哪些专栏,哪些方面的文字,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80年代末起,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组织评选“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每四至五年举办一次评选活动,到今年共进行了四届。而《新闻知识》月刊(由陕西日报社、深圳商报社、陕西省新闻研究所、陕西省记协联合主办),连续四届榜上有名。这在省级同类期刊中是相当突出的。  相似文献   

17.
黄典钟 《传媒》2008,(11):95-96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工商业大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以往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也受到了强烈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卢斯于1923年创办了《时代》周刊,着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许多期刊以骄人的发行业绩,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并且在中国传媒发展进程中留下了重要的印记。这当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创办、曾经创下月发行量1003万册的文摘类期刊《读者》,以及月发行量超过450万份的情感故事类期制《知音》。  相似文献   

19.
王燚 《传媒》2002,(6):33-34
2001年,中国期刊市场重新整合。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期刊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变,刊物品种日益增多,《好日子》、《风韵》、《少年文摘》、《读者欣赏》等一批新刊先后创刊,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市场空间在各领域进一步细分。大众期刊为走出面临的尴尬局面,针对读者阅读追求新、快、美的阅读心理的变化,刊社在不断提高刊物内文质量、包装质量,赋予设计新意的同时,对刊物的营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读者》是传统大众刊物,2002年的发行量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2001年同期相比,订阅量增长了  相似文献   

20.
刘艳凤 《青年记者》2007,(18):48-48
从1995年开始,一种不同于《望》等传统期刊的新闻类期刊在国内悄然兴起,如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广州的《新周刊》、《南风窗》、上海的《新民周刊》等。但是,相对于《读者》、《知音》、《家庭》等文摘类与生活类期刊,上述新型新闻类期刊还远非其对手;甚至相对于如《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上述新闻类期刊同样不能匹敌。到目前为此,中国几乎没有一份真正能影响主流阶层的新闻类期刊杂志。市场呼唤新闻类期刊,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新闻类期刊业发展,笔者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