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藤萝瀑布》被收录于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是一篇语言简练、意境优美且富含了丰富人生顿悟的哲理散文。文章在写景抒情和悟性悟理方面都做到了浑然一体。它不仅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紫藤萝美、语言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之美。一、融入生命的藤萝《紫藤萝瀑布》是托物言志类文  相似文献   

2.
李元凤 《学语文》2012,(6):17-18
著名女作家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促进学生构建审美意识系统的佳作。作者通过对审美对象——紫藤萝的直觉观照,以一个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细腻的心灵解读了什么是超越死亡之后的生的喜悦。如何引领学生跟随作者的审美体验而感受生命的短暂和恒久之美并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生命若花:穿越古今的人生感悟人的审美活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情感,即  相似文献   

3.
《紫藤萝瀑布》是当代女作家宗璞的一篇借景抒情散文。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此文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家庭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文章先从紫藤萝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开的藤萝,像辉煌的淡蓝色的瀑布,“在流动,在欢笑”,“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仿佛是有了生命。藤萝盛开着,尽情绽放着自己的生命。虽然是静静的,但那挨挨挤挤的繁盛让人觉得它们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  相似文献   

4.
文本探究: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状物散文。状物散文是以某一种物件为表现主体,通过对物件的描摹刻画来传神写貌,从而达到托物言志、状物抒情的写作目的。这类散文的所写物件很宽泛,可以是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也可以是人类世界的各种器物等。《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篇以写蔓生植物为主的状物性散文。它描写了生机盎然、洋溢着生的美丽和喜悦的紫藤萝花,回忆花曾经遭遇过的劫难,再写花的兴盛。在花盛和花衰的形象对比和映衬中,表现出了作者赞美生命的美好、期待生命的永恒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玲珑精妙的美文。文章以极其生动简约的笔墨描述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给作者内心的巨大触动,作家睹物释怀,深切地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和美好。全文虽仅800字左右,但字字珠玑,句句含情,精彩之处比比皆是。其中辞格的运用,精妙无比,这里撷取几例赏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紫藤萝瀑布》是苏教版八下第一单元“咏物抒怀”第五课,作者宗璞,当代作家.本文作者在面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由此生发出对生命的感悟,从悲痛的迷茫中坚强地走出来,迎接新生活,拥抱生活的决心;它是一首状物抒情诗,更是一篇珍爱、赞美生命的佳作.所以,本人在教授本文时紧紧把握这两点,从听、读、品、悟、写五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赏析文本,升华主旨,最后拓展训练达到学写结合提高能力的目的.以下就是本人上课实录,请大家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紫藤萝瀑布》借对一株紫藤萝的描写,歌颂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作者对美之本质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而终将前进的无限感慨。这篇文章承载的语文要素很多,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也是多元的。如何教学这篇文章呢?笔者认为,“慢教”与“快教”相结合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一则文本之所以经典,是因为这个文本无论在任何时代中都具有生命力。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对文本生命力的领悟途径,值得思考。以《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实践与思考。一、文本解读是领悟文本生命力的根本途径《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面临着自己不幸遭遇与亲人身患绝症的双重痛苦,在痛苦中徘徊于庭院,看到了一树盛开了的紫藤萝花,从花儿由衰到盛想到了人生的际遇,认识到了生命有永恒的一面,人生亦有美好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丁锋 《文教资料》2009,(7):129-131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既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又是一篇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优秀散文,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难度较大.本文作者在教学中有意借助多种手段进行难点突破,联类感悟,以写促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作者通过叙写自己遇险的经历,明白了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处于什么样的险境,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逐一解决,就能克服一个大困难的人生道理;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1.
解读生命     
李凤华 《师道》2006,(10):61-61
透过水和树。我们解读着生命——苦乐相依!漫过花香.我们同样可以解读生命:“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是现代作家宗璞《紫藤萝瀑布》中的话。文中作者从眼前的实景——盛开的紫藤萝花写起.融情于案,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2.
《紫藤萝瀑布》是女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托物喻理的优美散文。文章写于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 ,自己被手足情折磨得处于极度悲痛之时 ,由于作者内心苦痛 ,徘徊在庭院中 ,见昔日被戳杀的紫藤萝如今花繁枝茂 ,呈“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 ,睹物释怀 ,心中的焦虑、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紫色娇媚的花朵抚慰了作者的郁痛 ,启示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读着宗璞的这篇散文 ,你仿佛眼前就展现一条热烈美盛的紫色瀑布 ,绚丽的色彩在阳光下跳跃闪烁 ,淡紫色的幽香沁入你的心脾。这篇散文在描写、抒情、想象和主题的表达上都…  相似文献   

13.
正《紫藤萝瀑布》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宗璞用生动优美的笔调咏物抒怀,描写了盛开得宛如瀑布的紫藤萝,并从生命的绽放中获得信心和勇气。这篇文章文质兼美,也是对中学生进行语文审美教育的范本,体现了语文审美教育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4.
或许是因为我的孤陋寡闻,竟从未听说过宗璞这位作家,更不要说读她的作品了。然而,在我读了她的《紫藤萝瀑布》、读了她的《哭小弟》后,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从某些方面来说,它改变了我对生命的认识和做人的一些原则。至今一想起作者描写中的紫藤萝瀑布,那深深浅浅的紫色仍会在我眼前流动,闪耀出灿烂的光辉———那是生命的色彩。我耳边好像听到了一朵朵紫藤萝花在高兴的笑、高兴的叫嚷。它们是多么的充满活力啊!它们身上笼罩着生命的光环。在十多年前,园中的紫藤萝花架被全部拆掉改种果树,作者以为这里再也见不到紫藤萝了。然而这么多年过去…  相似文献   

15.
《紫藤萝瀑布》是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的散文.课改之后,语文教材虽经历多种变革,但各种版本教材基本都选编了这一篇目.文章表达了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全文景物描写细腻精美,文字简洁凝练,情感抒发及主旨表达含蓄委婉.这篇写于20世纪80年代的散文,如同一幅精美的画,一首深沉的歌,带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带给人意味深长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最后的纪念》是著名作家阎连科新写的一本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随笔结集,它记录了作者在北京郭公庄711号园内居住三年的日常生活和思考。其中所倡导的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生活,不仅纯朴简单、而且诗意美好,洋溢着咀嚼生命本真和心灵愉悦的幸福味道。全书既有桃花源的宁静与美好,又有瓦尔登湖的思想与智慧,直抵现代都市人内心深处的田园梦想。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学情、分析 <课标>要求我们教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高尚的情操.但是,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创造诗意人生,敞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教材编排本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通过阅读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执教<紫藤萝瀑布>一课时,要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窄等情况,不可能理解作者借景抒情、托物寄意的写法,更不可能感受课文阐发的生命真谛,所以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做深层领会.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一上学期第四单元第十六课《紫藤萝瀑布》。说课内容主要分三部分。授课时间预设为一课时。一、说教材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状物抒怀",而所讲授的课题《紫藤萝瀑布》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文中借紫藤萝花突出了生命的伟大,以及顽强的生命特征,表达了对生命的赞扬和生命的美好向往。七年级的新生,不仅对未来充满向往,还会面对许多困难,阅读关于生命为主题的课文,可以从中得到非  相似文献   

19.
语文选文是作者用心灵来写的,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带领学生用心灵去阅读、感受、领悟.面对格调委婉、意境隽远的文章《匆匆》一文,支玉恒老师以情感体验的方式,使学生在读写之中与作者的心灵交融,感受语言文字的灵性,领会作者的伟大人格、深邃思想和美好情操,进而实现教学情感的共鸣.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是要引领学生用心灵去朗读,用心灵去倾听,用心灵去倾诉.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弥补他们直接经验的不足,而且指引学生从心灵深处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散文教学中,通过鉴赏贾平凹关于生命主题的4篇散文,抓住作者的情思,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体验生命不同的成长内涵,体会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坎坷,不懈追求生命中的一切美好。引领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追求,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