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冰莹手迹     
一一一谢冰莹手迹  相似文献   

2.
谢冰莹从创作《从军日记》开始,便有人对其进行评价。1948年去了台湾,很长一段时间几乎被大陆的人们所遗忘,1980年开始,才又引起文坛的关注。最近20多年来,谢冰莹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谢冰莹创作启示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冰莹之所以成为享誉中外的著名作家,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活是她创作的源泉,学习是她创作的基础,勤奋是她成才的关键,多人相助是促使她成才的外因。  相似文献   

4.
冰莹周游过许多国家,遍历大半个中国,对于山东情有独钟.1931年7月12日,她第一次踏上了山东的海滨城市一烟台.在《海上孤鸿》这篇散文里,她透过游玉皇殿对烟对的旖旎风光做了画龙点睛的描述:“打开玉皇殿的门,烟台的全景,尽收眼底.幢幢鱼鳞的红砖瓦屋,在太阳闪烁下发出灿烂的火花,沿着  相似文献   

5.
谢冰莹(1906-2000)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原名谢鸣岗,字凤宝,湖南新化人。1921年,在长沙读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写出成名作《从军日记》。是北方“左联”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参与抗战宣传工作,创作了许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谢冰莹系列自传文本为研究对象,在钩沉其创作过程的基础上,剖析其时代与个性特质,认为女兵的特殊身份和时代意识、叛逆性格和复杂曲折的人生情感经历、裸现"实在身份,实在精神,实在口吻"的独特风格,既彰显出作者的个性气质,更凸显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自传热潮中觉醒的少年精神,达到了时代与人双重映照呼之欲出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7.
谢冰莹是我国20世纪最早的女性觉醒者和女性文学作家之一。她的“女兵文学”系列作品,尤其是《从军日记》和《女兵自传》,表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展示了中国知识女性在革命战争与民族解放斗争中跋涉的足迹。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育需要有现代性和思想性,否则它就没有生命。然而,历史教育的生命若没有爱国主义的滋润就不易焕发,也不能有力量。于是爱国主义自然成为了历史教育的灵魂。1945年8月15日,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日子。这一天,中华民族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整整60年过去了,人间的一个甲子轮回。此时,我们心中涌起的不仅是自豪和喜悦,更多的是凝重而深刻的思考。忘记与铭记尽管是人共有之的可选择题,因为有些东西的确可以也应该忘却,但总有一些东西比如战争的教训又必须永远牢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造孽五洲,邻国受虐,惨绝人寰,无论按天理还是秉…  相似文献   

9.
儿子的到来,给我们恬静的二人世界又添了几分快乐,面对可爱的儿子和贤惠的妻子,我觉得天底下没有比我再幸福的了。虽然整日忙得不亦乐乎,但总感到其喜也陶陶,乐也融融。转眼,妻的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我曾几次作为差生代表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表态,是出了名的捣蛋鬼.为此,我不知受过父母和老师的多少责骂与惩罚,而这一切对我似乎没有多大的作用,真可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然而,有一件事却促使我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转变,启发我懂得了做人之道.……  相似文献   

11.
12.
~~不能忘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3.
一、扣题质疑,点燃思维的火焰1.扣题质疑:“永远不能忘却”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永远不能忘却”呢?2.学生自由交流时事资讯:国耻是不能忘却的……二、播放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展开讨论1.激情引导。1931年9月18日,日军占领了我国东三省,大肆屠杀我国人民,疯狂掠夺我国的资源。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侵占我国华北。日军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了无人村、千人坟、万人坑、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令人发指的罪行,其中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凶残兽性的最集中表现。让我们回到1937年南京城那个噩梦般的冬天吧,…  相似文献   

14.
15.
据报载,成都有一位退休职工张明星,每月仅拿几百元的退休金,但他却在承包某重点中学食堂的6年里.为80多位贫困生提供免费餐,其中77位贫困生考上了大学,这本是一曲抒写人间真情的赞歌,一段让人为之感动的佳话,可是令人心酸、困惑,乃至愤慨的是,这80多人,竟没有一人向张师傅表示过谢意,甚至“都表示不认识张爷爷,在记者的再三提示下,他们才渐渐恢复了记忆”。是什么让这些有足够智商与才情考上大学的孩子,患了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失忆症”?对此现象你又如何看待呢?  相似文献   

16.
传说人死了以后过了忘川、喝了孟婆汤后就会忘掉在世间的一切,才好转世投胎,重新做人;否则前世与今生的记忆将纠缠不休,刻骨铭心。忘不了最苦。可是,一切都能遗忘得了吗?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有些事情不应该忘,也忘不了。如果真能忘记不得志的苦楚,李白怎会对酒高歌长嗟人生如梦?长风破浪的潇洒,只是骄傲的生命在掩饰它寂寞的心怀,君不见那漫山红叶皆是血泪。这样也好,否则李白也不过是个忙忙碌碌的庸人而已。如果真能忘记家愁国恨的凄凉,李易安又怎会在梧桐秋雨里含怨而去?少女时的天真烂漫,只是生命里难得的暖色。君不见那兰舟桂棹,已成往昔…  相似文献   

17.
’97香港的回归,揭开了香港历史的新的一页,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统一迈出了重要一步.在这普天同庆的大喜日子里,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不能忘记那段令人心碎的可悲历史,即港九地区的丢失和“新界”地区被强租的耻辱.  相似文献   

18.
时下,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提及“纪念……60周年”,显指已去的“二战”。不过,它所勾起的人类记忆却是百倍的60年,或者说有文字记载的人类约六千年的历史。忘记与铭记尽管是人共有之的可选择命题,因为有些东西的确可以也应该忘却,但总有一些东西比如战争的教训又必须永远牢记。无数无辜者没有招谁惹谁,为何偏偏罹遭战祸苦难?无他,一切都源于人类自身的罪孽。1937年9月,日本侵略军在河北省对中国守军使用了毒气(图1),这是人类行为兽化的典型。1939年9月1日早晨,德军借自己精心策划的一场“挑衅”事件,对波兰发起闪电攻  相似文献   

19.
朋友,你要我告诉你一些关于那个老人的最后的事情。我现在不想说什么话,实在我也不能够说什么,我只给你写一点点不能够忘却的回忆。在万国殡仪馆里面我和一些年纪差不多的朋友过了四天严肃而悲痛的日子。我从没有像这样地被感动过。灵堂中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天从早到晚,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一个一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成一排地向他致最深的敬礼。我立在旁边,我的眼睛把这一切全看了进去。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无视国际社会、亚洲邻国和日本人民的关切和反对,公然前往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参拜。小泉首相不断在历史问题上伤害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受害国人民的感情,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愤慨:历史的教训是不能忘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