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吏考核制度是伴随官僚制度的产生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官吏的选任制一样,它也是一项重要的人事制度。官吏考核制度实行的好坏,关系着吏治的成败,百官职能的发挥乃至国家政权的巩固。明朝初年,统治者为迅速澄清故元吏治之弊,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官吏考核制度。本文拟对此作一粗浅探索。  相似文献   

2.
贞观之治的吏治备受史家称赞,其经验弥足珍贵:1.君臣高度重视吏治并有很高的理论见解;2.最高统治集团成员以身作则,带头清廉,为广大官吏树立楷模;3.自觉认真地进行吏治教育;4.选官突出清廉;5.严明法律,严肃官风,严惩贪官污吏  相似文献   

3.
所谓吏治,指国家对各级官吏必备素质的要求及官吏素质和行为的实际状况。官吏普遍品行端正、业绩显著,就表明吏治好,政府清正;反之,则是吏治败坏,国家政治黑暗。历史表明,吏治相对较好的状况,多出现在太平盛世,而一到衰世、末世,也往往是吏治最腐败、最黑暗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吏治曾经成为秦国最终胜出六国、一统天下的重要因素,然而,秦朝统一全国后,由于君道的败坏、薄俸厚罚的官吏政策与追求享乐之风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秦朝吏治的迅速败坏。这给秦朝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加重了官吏与人民的对立,使官吏丧失了对秦政权的信心,甚至一些官吏也加入了反秦起义的队伍之中,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步伐。  相似文献   

5.
唐朝前期,政清人和,吏治清廉,促成了唐朝在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地位。本文对唐初的防腐治贪措施归结为五个方面:德才并举的官吏选任、完备的官吏考课制度、完善的监察制度、防范官吏腐败的回避制度、对贪污受贿行为严厉惩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反思历史利弊得失,企以有古为今用之效。  相似文献   

6.
北宋政权建立后, 太祖、太宗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强了中央集权, 结果使自唐末以来政权更迭频繁, 战祸连年不断、国家四分五裂、人民深处水火的局面得以改变, 保持了国家的相对统一和社会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但同时也造成官僚机构庞大而运转不灵, 官吏冗多而吏治腐败, 消耗过大而征敛无度, 养兵虽多却战斗力很弱, 冗官、冗兵、冗费, 使国家积贫积弱, 最终导致了北宋的覆亡, 为后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7.
东汉“光武明章之治”是古来史家赞誉的封建盛世。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公元23—55年)荡涤污垢,除旧布新,开启明章,尤为重要。笔者拟从官吏的来源、操守,政绩三方面,来考察光武一朝之吏道良酷、官学清浊、从政宽猛、士风廉贪。一、官源官员品德优劣是吏治的本源。光武政权既以“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①相号召,就必须摈除王莽贪官污吏,以改善吏治为组织保证。故正本清源,明确官吏录用标准,开辟多种仕进渠道,采取了四项政策措施。 1。退功臣而进文吏光武建柞之初,  相似文献   

8.
吏治不清,贪赃枉法之风盛行,是影响封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原因,甚至是给专制君主带来统治危机的灾祸。历代王朝倡导为官清廉,严申惩贪之令,用意都在造成人人奉公守法的风气,稳定统治秩序。但是,它们要求官吏奉的是专制主义之“公”,守的是专制君主之“法”,这样的政治环境,只会使吏治清明成为可望不可及的理想,而不能有效地遏制封建官僚的贪污受贿行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值得我们作认真的分析,它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 整顿史治,是雍正主要政绩之一。而州县吏治,又是雍正吏治改革的得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雍正州县吏治进行初步探讨。一.“吏治之本在州县”雍正始登皇位,在《谕知州、知县》的上谕中,即明确提出:“固邦本者在吏治,而吏治之本在州县。”认为“全省吏治如作室,焉督抚其栋梁也,司道其垣墉也,州县其基址也。苟州县之品行不端,犹基不立,则室不固,庸有济乎!”为此,他告诫州县官吏:“尔州牧县令,乃京民之官,吏治之始基也。贡赋狱讼,尔实司之,品秩  相似文献   

10.
治国之要,吏治为先。晚清以来不少爱国有识之士对吏治问题高度关注,宋育仁就是其中之一。他对吏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吏治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晚清吏治腐败的抨击和揭露,认为晚清吏治腐败主要表现在冗官成灾、损公肥私、官民隔阂等方面;二是对症下药,提出整顿吏治之举:严格官吏考核、监察制度,明确官吏的权利和义务,"均官职"等。  相似文献   

11.
正赋钱粮是清代国家的主要收入和经济命脉,而钱粮亏空在清代无朝无之,无地无之。造成亏空的因素有三:官侵、吏蚀、民欠,而官吏则是亏空的行为主体,清朝历代皇帝都将亏空与吏治结合起来,综合治理。由于历代君主的治政风格和治术有所不同,对亏空与吏治的治理亦有所差异,相同的是重人治轻法制,治标不治本,忽视制度改革。高度集权的中央财政制度,致使地方财政匮乏,造成火耗滥征、钱粮亏空和挪移凑垫;而过低的官吏俸禄,亦是吏治腐败、钱粮亏空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制度之有无以及好坏,是影响古代中国吏治状况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制度之外的许多方面与制度本身构成密切的互动关系。传统社会的吏治方案,是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努力强化社会的等级结构,并从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等方面入手,寻求保障官吏群体恪尽本分的办法。这些外在的东西,就成为制度能否得到遵守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任何一个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总是希望使用最能反映本阶段意志和利益的人才,充当自己的代表,去管理国家机器和行使国家职能。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是古代中国特色政治化的重要体现,中国进入阶段社会起,便实行专制的政治体制,在中国近几千年历史上表现尤为突出和经久不衰,官吏制度关系到国家的兴亡,这种制度随着明的进步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变化而演变,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了内容不同的官吏选拔制度。  相似文献   

14.
南京国民党政权从建立到在大陆的崩溃,仅存续22年.它在大陆的短命是历史的必然.严重的吏治腐败是一切腐败之源,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政权的基础,败坏了国民党的党风、政风,使国民党政权丧失民心.吏治腐败是南京国民党政权迅速败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朱元璋(1328—1398),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即位后在敬业勤政的同时,非常重视加强吏治建设,始终把肃贪倡廉当作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整饬了吏治,净化了官场风气。史称洪武年间“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焕然丕变矣。”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有百余年”,;①它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就朱元璋的肃贪倡廉思想作一简单概述,以求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 重典治吏是朱元璋肃贪倡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适应明初政治斗争形势而采取的应急措施。正如朱元璋对继位者建文帝所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当自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②由于实行“重典”政策,以重刑严惩贪官污吏,整肃了史治,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朱元璋认为,官吏贪污是历代的固疾;为官发财,官吏的信条;官吏苛剥,豪强横暴是造成官逼民反,国家大乱的根源。因此,他从即位开始就着手整顿吏治,提出了治乱用重典,惩治贪宫污吏的主张。他说;“吏抬之弊,莫过于贫墨”,③“不禁贪墨,则民无以其生”④他遂告诫百官说:“思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间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定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  相似文献   

16.
清代 ,佐贰、学官等国家正式官员不被纳入州县主干行政系统 ,而州县行政靠幕友、家丁、胥吏、差役等承担。这些人员不属于国家正式官吏 ,而具有私人势力色彩。清代州县的这种治理结构导致了行政效率的降低、吏治的腐败和社会经济的凋敝  相似文献   

17.
北魏建国近百年间百官无禄,成为贪官污吏产生的主因。地方官直接治民,方便聚敛财富,贪赃枉法尤为普遍。吏治腐败加剧了民众负担,而政府的税收也难以完成。统治者虽曾屡次下诏强调肃明吏治,但总的来看仍较宽纵。文成帝以后开始重视制定制度法规来改善吏治,文成帝定制对卸任地方官进行审计并予以奖惩,太上皇(献文帝)执政时正式颁布考绩制度,对地方官的监督迈上新的台阶。孝文帝颁行俸禄制,对贪赃枉法者严惩不贷,同时对官吏渎职进行处罚,吏治有了极大改善。北魏晚期政治日趋黑暗,法律弛废,贪官污吏多因遇赦得以逃避严惩,贪奢之风弥漫官场,整个官僚阶层腐朽不堪,终致政权崩溃。  相似文献   

18.
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完备的吏治密不可分。治国理政离不开官吏,要想实现国家强盛则需要一支合格的、富有行政效率的官僚队伍作其保障。早在战国时期,秦统治者就已经十分注重发挥官僚队伍和官僚机构的力量。通过对云梦秦简的研究,让我们了解到秦政府对基层官吏品行修养和自身能力、行为等多方面提出要求。本文以秦国吏治的特点为视角,分析其对秦国的兴起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雍正帝惩治贪官污吏、预防官吏贪污的举措及取得的显著效果.让我们认识到;要使吏治清庶.国泰民安.对执政官吏必须采取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赃罪是一种古老的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宋代为惩治官吏赃罪,改善吏治实行"重禄法",意图通过提高官吏的俸禄而避免腐败现象的出现。"重禄法"的实施,在一定范围内减少了官吏赃罪,提高了行政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宋初以来官吏贪财受赇的不良风气,但仅靠重禄是无法消除这种社会现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