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鼓书艺人》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除了未完成的《正红旗下》之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在老舍创作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正红旗下》是研究现代汉语的重要语料,从《正红旗下》语料中确定的47个程度副词,根据语义所表程度不同,将《正红旗下》中的程度副词分为三类:表强度,表比较度,表弱度.通过对这些程度副词的历时考察,发现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大多数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3.
从老舍一踏上文坛起,他就是一个热情的爱国主义作家。从《老张的哲学》到《正红旗下》,没有一篇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洋溢着他对于祖国的山川土地,祖国的人民,祖国的文化传统,民俗风习,以及作为这一切的代表的北京和北京人民的深厚的爱。爱国主义,这是老舍世界观的核心,是他创作时的总根,作品的基本主题,也是贯穿他一生的鲜明的红线,是理解他的为人和他的作品的一把总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蒙特威尔第是一位跨越两个时代的伟大作曲家,他提出了“两种常规”;开创了弓弦乐器拨弦、震音的演奏法;他创作了第一部真正的歌剧《奥菲欧》,这部在音乐史上首次采用完整乐队为歌剧伴奏的作品;他的创作促使威尼斯成为第一个歌剧创作中心,并出现了第一个歌剧院。他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也正是有了蒙特威尔第,才使歌剧走向了第一个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5.
有人指出:老舍先生解放后创作的《正红旗下》中有几处“不怎么”、“不是怎么”,照字面很不好理解,那是因为快速说话时,在“不”跟“怎么”或“是怎么”中间有个“知”字被“吃掉”了。而老舍先生以前的作品里是把这个“知”字写出来的。(见《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122页) 这种说法除了有一点不确切之外,是有道理的。不确切处在于老舍先生以前的作品里也有这种因语急而省略掉“知”字的现象,例如: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3课《风》这篇课文,“节选自老舍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第五章”(教参P83).“这篇课文写的是解放前北京春天的风”(课后习题1),“展示了旧北京破落衰败的景象”(教参P81).  相似文献   

7.
1984年初春,聂震宁编成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去温泉之路》。在题为《集前书简》的“代自序”里面,他向读者透露了这样的心迹:他把这个集子看成他小说创作“第一个五年”结束的标志;而“第二个五年”呢,他希望当时正束装待行的北京游学,将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元小吉”。聂震宁并非志大才疏,也不妄自菲薄。他含蓄而不甚隐晦地说出了自己创作上的追求,也大方而不失谨慎地给了读者一个预约。  相似文献   

8.
老舍和少数民族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贫民的出身对老舍日后的生活、文学创作的倾向和整个人生观都有决定的作用。他早、中期的作品中,许多主人公是“隐蔽的”旗人,被文学史研究者称之为“隐式满族文学”。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是他首次全面反映满族人在清末时的全景式生活的作品,堪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硕果。他在作协分管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期间所做的两次重要报告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其基本精神和组织措施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作品与争鸣》对巴金《随想录》的批评意见,全面分析了《随想录》的内容、技巧与风格,并从散文史的角度肯定它直接继承“五四”文学革命传统,是鲁迅后又一次散文创作高峰的体现,是十年动乱后用散文进行反思的一部力作。从巴金个人创作道路看,是他思想认识上及文学上一个带总结性的路碑,是他几十年灵魂搏斗的一个总结,体现了他的文品与人品。  相似文献   

10.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中享有盛名。《项链》和《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米龙老爹》、《两个朋友》、《菲菲小姐》等一样,是他的短篇小说创作的佳作。《项链》之所以被誉为短篇小说的名篇,首先在于它的深刻的思想性。小说的主人公玛蒂儿德是个追求虚荣的典型女性。她是个“漂亮迷人”的女子,但生长在一个没有金钱和地位的职员家庭里,因家里没能给她一笔可观的陪嫁费,就没法让有钱有地位的男子来“认识她”,“爱上她和娶了她”;她只好嫁给一个同她家的地位相当的一个小职员。玛蒂儿德虽然出嫁了,但她的虚荣心有增无减。她总觉得凭自己  相似文献   

11.
鲁迅写白话小说开始于一九一八年的《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写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个集子,共三十三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世界文库中的珍品。鲁迅所以能“一发而不可收”地创作出这么多的优秀作品,除了他是一个“革命人”和投身于社会斗争“旋涡的中心”这两个基本条件外,就是他能熔古今中外的优秀文艺传统于一炉,把炼出的“钢”加在自己  相似文献   

12.
在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中,台静农是很有成就的一个。他和鲁迅同是“未名社”成员,又是鲁迅的学生,同鲁迅过从甚密,他的“乡土文学”创作从内容到风格,都受到鲁迅很大的影响。他的短篇小说大多作于一九二六——一九二八年。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和《建塔者》。 在鲁迅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选入四篇小说的作家只有三个:一个是鲁迅自己,一个是陈炜谟,另一个就是台静农。由此可见,鲁迅对台静农的“乡土文学”创作是多么重视。本文拟从作品的选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艺术结构等方面,对台静农的乡土小说作一个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刘锋杰 《学语文》2002,(1):34-34
张爱玲的《金锁记》曾经获得傅雷的好评,他认为这是一部“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并说它“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虽然这种评价不无保留之处,但毕竟是用新文学的高峰——鲁迅的创作来比照张爱玲的创作,这样说,在心高气傲的傅雷那里,已经是对张爱玲另眼相看。至海外的夏志清,他对张爱玲的推崇备至,超出大陆学者的想象。夏志清称《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语压群雄,惊世骇俗,不免为人非议。但我个人认为,夏评不是过誉,而是实事求是的公允之论。夏志清没有受到大陆文学史观的侵淫而保持了口味的纯真,才见山说山,见水说水,将自己从张爱玲作品中所读出的感受和盘托出,成了一段妙论。若夏志清先将自己的切身感受交予文学史的陈旧法庭去作评判,然后才敢将之公布于世,我以为,那样做的结果,恐怕他的见解也就消融在文学史的惯例之中,反而不能大胆立论。  相似文献   

14.
鲁迅开始创作《不周山》(后改题《补天》)——《故事新编》的第一篇,是在他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期。那时,他正当年富力强,雄心勃勃,而且现代题材短篇小说创作获得很大的成功;于是,他想拓宽创作题材领域.“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创作第一篇《不周山》,便取材于“淑诡可观”的古代神话.他构思了宏大的美学结构:“首先,是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弗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  相似文献   

15.
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以为真正闪耀的明星,一是鲁迅,以他的思想深度;一是老舍,以他的悲悯情怀。老舍一生著作等身,精品叠出。无论是《骆驼祥子》还是《四世同堂》,无论是《茶馆》还是《方珍珠》,都堪称经典。可惜,《正红旗下》因为文革而被迫中断写作。否则,我们会对一段历史有更清晰更感性更深入更真实的知晓。  相似文献   

16.
夏衍同志的《包身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一九六三年,作者在《报告文学的几个要求》中说:“我自己,除了诗以外,差不多的文学形式都写过,但都和草木俱朽了,只有《包身工》,在读者中还在起作用。”这虽然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但清楚地说明了这篇作品在他自己创作中的突出地位。《包身工》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六月《光明》创刊号。解放后,一九五九年《中国工人》杂志重新发表了这篇作品,并展开了群众性的学习和讨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九七八年《十月》文艺丛书又发表这篇作品,并刊载了评价文章。另外,建国以来所写的现代文学史和系统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几乎没有不提及这篇作品的。大家一直认为,《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杰作”,标志着我国的报告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我国报告文学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在今天的生活中,人们谈起“自强不息”时有点不理解,尤其是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命运难以把握,甚至宿命论在抬头。怎样认识“自强不息”,这对青年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名人,他给我们树立了“自强不息”的人生典范——贝多芬。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算得上是命运的宠儿,但他为什么还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呢?贝多芬具有出色的天资,从四岁起就开始学习演奏乐器,是位声乐“神童”。可是1796年,年仅二十岁就开始感到听觉衰退。1802年,在被确诊为当时无法医治的神经性耳聋后,他甚至写下了遗书。因为对于专门从事音乐的人,丧失了听觉就意味着毁灭!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以顽强的意志奋力拼搏。他一生的创作恰恰都产生于耳聋以后,1803——1813年是他创作的高峰。这期间,他完成了《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以及歌剧《费德里奥》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每一个乐章都是他自强不息的凯歌。1816年,贝多芬完全失去了听觉,从此他只能借助写字与人交谈了。人们都以为他是个不幸的无声世界中的“可怜虫”,谁能想到的是,在他的胸中,在他的笔下,却激荡着最雄伟,最奇妙的旋律...  相似文献   

18.
不愿只是个“优质偶像”,不愿空负“年度音乐家”的美名,为了自己的音乐理想,为了更淋漓尽致地痛快地创作,王力宏在去年推出了他加盟新力音乐后首张国语个人专辑——《公转自转》。在这张《公转自转》的全新国语大碟中,力宏不但自己担纲半张碟的制作人,还自己创作了5  相似文献   

19.
从《萌芽》杂志的少年写作新星到当下正红的“80后”写手,1980年代出生的这样一批热爱写作的孩子现已长大成人,但是他们仍在以“青春”的名义书写着,打着“年少”的旗帜改变着当下文坛的文化气候。他们在同现代传媒、市场的亲密接触中以自己的反叛性姿态,谱写着一个“易捧不易评”的“80后”神话,在新世纪里已构成一个“断裂”性的文化事件。如何认识与阐释这样一个“断裂”性文化事件是当下批评界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南方文坛》、《文艺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山花》、《萌芽》、《理论学刊》、《南方都市报》、《中国图书评论…  相似文献   

20.
曹雪芹创作的年代--十八世纪中叶,虽然中国文学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悠久传统,已经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等这样一些杰出的长篇小说,但“历史”似平还没有提供产生象《红楼梦》这样高度成熟的文学作品的艺术经验。曹雪芹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独步千古,登上了一个难以超越的艺术高峰,使他的《红楼梦》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象征。曹雪芹在他的《红楼梦》里以细密精工而又深沉阔大的现实主义笔力,把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平凡而纷繁的生活作了擘肌分理的艺术剖视,从而活现出社会的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