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需要善于创造的人才,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必须有开拓、创造能力,才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的人才来。那么创造型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呢?创造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特殊能力。因而创造型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种特殊能力:  相似文献   

2.
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这些都说明,把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我们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把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展创造性教学,即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中所含的创造性因素,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性个性,培养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3.
陈凤岚 《宁夏教育》2000,(10):20-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4.
郑酋午 《教书育人》2007,(12):14-16
社会进步和国家强大需要创造性,新科技革命的基础理论转化为技术需要创造性,个人做复杂的工作也需要创造性,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校努力去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创造性呢?我们认为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创造性的最佳模式,因为我国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传统的注重记忆、讲解和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创造性,而西方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探究式教学模式最具有神力,因为从现代科学理论去考察探究式教学模式,我们发现它最符合自组织系统理论的科学原理.  相似文献   

5.
即将跨入的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性思维。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创造性思维呢?笔者认为:宏观认识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之一。下面我就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段历史谈两点宏观认识。第一,这段历史从纵向看是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且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呈“主动”与“被动”的态势。因为侵入中国的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而中国是一个落后的、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又加上清政府的腐败,这就决定了中国逐渐沦为…  相似文献   

6.
培养创造力,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改中一个新课题.这一课题的出现,反映了我们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飞跃. 广大中小学教师逐渐认识到,仅仅培养听话、分高的学生,还远远没有完成时代赋于我们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培养人才.未来需要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具有饱满的创造力,正是这种人才的本质特征. 如何培养创造力呢?关键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当前中小学教改实践中,突出表现于对发散思维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天真、好奇、爱玩、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发明创造的潜能.因此,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把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展创造性教学,即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中所含的创造性因素,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性个性,培养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既是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高中学生天真、好奇、爱玩、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开发创造的潜能。因此,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把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展创造型教学,即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中所含的创造性因素,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性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其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不言而喻,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波及全球,人类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创造型人才便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那么,作文教学怎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培养更多的人才而服务呢?  相似文献   

11.
一、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创造型人才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学体制的改革应以培养这种创造型人才为中心。根据未来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教学改革要突破过去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束缚,寻找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想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必须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只有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都围绕这个主体需要来设置,学生才能焕发出学习的热情,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2.改变“大一…  相似文献   

12.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当代社会对学校提出的要求。要完成如此重大的历史使命,教师本身应先是一个创造型人才,这是毫无疑义的。那么,作为教师的摇篮——高等师范教育是否和时代的需要相适应呢?本文谨就创造型教师的智能结构这  相似文献   

13.
迎接21世纪的挑战,需要创造型的人才,更需要创造型的校长。本文试从校长的创造型品格谈两个问题。一、创造型品格的含义及特点创造型品格是指个体影响其自身创造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是创造能力的精髓和动力,它是伴随着人的成长、发展所形成的品性和风格。具有创造型品...  相似文献   

14.
创造与人类的文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息息相关。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社会的需要。特别是在改革的时代,在发明创造突飞猛进、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培养创造型人才,更是我们的战略任务。怎样培养创造型人才?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陈文红 《小学生》2013,(9):11-11
21世纪需要创造型人才。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把握新课程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爱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瓦特成功地发明了蒸汽机,张衡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都与他们儿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关。好奇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事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大事.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探索和发现,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使之初步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钟德良 《教师》2014,(16):25-26
正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波及全球,人类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创造型人才便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而创造型人才的一个最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要造就创造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语文学科以其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在这方面更具优势。几年来,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了如下尝试。一、创造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学习氛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不仅共同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交流着彼此的感情。活跃与轻松的学习氛围,明朗而乐观的心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创造型的,要培养创造型人才,首先就必须致力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作了一些探索,现略述如下。一、改革课堂程序,用新奇感引发创造性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感能调动学的兴趣,引发出创造的火花。目前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课堂教学的程式化。这种程式化教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不久前高瞻远瞩地指出:“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向全党全社会提出。这对于培养一代创造型人才,加快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需要创造型的教育,而创造型的教育需要创造型的教师。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创新,只有通过教师不懈的改革和探索实践才能够实现。从本质上说,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创…  相似文献   

20.
在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今天,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怎样才能使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呢?这是一个有待多方面进行实践和探讨的课题,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崇高的理想是成才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哪颗人才种子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