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物理教学的宗旨应是为学生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把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把教会学生会学习作为一项教育目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一、为学生的自学创造条件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学能力在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及迅速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多为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创造条件,也就是为学生…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能力乃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代哲学家、教育家孟子也曾说过”,授人于鱼,不若授人于渔”。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文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这也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自学能力。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学生按照学习规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组织自身的学习活动的特殊本领。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3.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学是“内因” ,教是“外因” ,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导”。在信息化社会里 ,一个人的知识是需要经常更新的 ,因此 ,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因为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结果更重要。即“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针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 ,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列纲要教学生会“预习”预习即学生在课前自学。预习既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钟常梅 《新疆教育》2013,(7):157-157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在于教会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教师能够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使之逐渐具有自学的能力,不但能学好数学,而且会终身受益。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国外一些未来学认为:未来的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运用的人.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科学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与鱼”,这也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的根本出路.高职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需要的是独立工作能力,这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因此,在日常的语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独立学习语,加强学生语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要教会学生独立学习语,培养学生的语自学能力,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一、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授之以“渔” 1.教会学生预习。故人云“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从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然而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就在于没有认真预习或不会预习。大量事实证明有效的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因此,提高预习的有效性迫在眉睫。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增强思辨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关键。传统教学的过程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学法的指导。是“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的教与学的方法。应该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即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具体讲来,学法指导包括学习内容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其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和渗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常言说得好,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法,力求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生物学教学大纲明文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物的过程。因此,生物教学的落脚点应放在学法指导上。作为身处中学生物教学一线多年的执教者,我从未放弃过践行对学生学法指导的理念,教学效果也的确令我深感欣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活动,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教师教法的研究,对改善学生学法的探讨也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1.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是指导学生自学的前提。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和要求,以使其有针对性地阅读、实验与讨论,寻求答案,尽力达标,其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就此拉开了帷幕。2.指导学生进行三级预习。三级预习即指学期前预习、周预习和课前预习,其中课前预习最为重要。预习中要求学生:(1)划出概念和名词术语,以防模糊或混淆;(2)记下疑点难点,...  相似文献   

9.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是“内因”,教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明确学校的目的不只是教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人知识不如教人获得知识的方法。过去说“知识就是力量”,现在应当说“掌握知识的知识(即方法与能力)就是力量”。学会学习是未来人立身处世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首先就是提高人学会学习的能力。为此,我想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国内外许多学者也一致认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自己不会钻研问胚和没有预习能力的人。”因此。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停留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数学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数学课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下面笔者浅谈学法指导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姚雪晴 《考试周刊》2014,(99):31-31
<正>自从提出自主学习模式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模式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学生只是被动单一地接受知识,结果把学生变成背诵知识的"机器",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一、让学生有自主学习意识在以往教育中不少同学课前不预习,上课被动地听老师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 :“授人以鱼 ,只供一餐所需 ;而给人以渔 ,终身受用不尽。”国内外许多学者也一致认为 :“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自己不会钻研问题和没有预习能力的人。”因此 ,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停留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的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数学的方法 ,培养自学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 ,这是数学课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下面笔者浅谈学法指导的几点做法。一、编拟导学提纲 ,教给自学方法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重视发挥教材的作用 ,教给学生看书自学的方法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根据…  相似文献   

13.
所谓预习,就是授新课之前学生自己的学习,是一种完全自主的学习。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其是独立思考能力。因为预习是学生独立地接受新知识的过程,需要独立阅读和思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获得自学的方法、技巧,养成自学的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提高他们自学能力、进行独立学习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人们对"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已达成共识,传授知识只是一种手段,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才是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个性差异和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技校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远不能满足其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自学训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养成自学习惯,掌握自学的方法与技能,达到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笔者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对此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是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要性的最有力的诠释,而且也不断地激励着教育工作者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实,自学能力就是一个人独立学习并获取知识的能力,甚至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正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解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生存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实际上是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教会学生预习课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教会学生预习课文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9.
教学二题     
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幼儿园教师,根据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中师的教学必须重视两个问题。一、要教会学生会学现代教学的任务,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使学生善于自己补充知识,增强能力。因此,教师应把“教会学习”、“教会使用一个人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怎样教学生学习?主要是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必须从指导学生阅读开始,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读书方法概括起来有三——粗读、细读、精读。粗读就是把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主动地掌握知识和发展技能。那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美术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