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们关于目标导学的研究 ,开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 ,其成果曾于 1994年获四川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后来我们把目标导学与素质教育内在地统一起来 ,形成了我们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已在云、贵、川三省十县 (市 )百余所中学实施 ,其目的在于以目标导学为途径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实施素质教育 ,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并检验素质教育目标导学的目标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 ,为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一、素质教育目标导学的本质及其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发展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要求,中小学教育阶段各学科要根据自身特定的科学体系和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那么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关于 2 0 0 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 ,进行考试改革 ,将对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考试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 ,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应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 ;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有利于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使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省今后几年基础教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重点。近日,山西省教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要求各地认真...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研究辽宁师范大学杨骞(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基础教育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9月在山东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紧接着又颁布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努力探索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明确教育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眼于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素质教...  相似文献   

7.
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反映,并已成为当前全国教育的一个热点、重点问题。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我国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也决定了小学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在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教”轻“学”、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知识”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念还需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还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中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在诸多方面还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教育部正在组织制定《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研制、颁布与实施需要有一个过程 ,为了加强和改进当前的语文教学工作 ,推进素质教育 ,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进一步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任务语文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是语文普及教育 ,应该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着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落实培养目标●郭德海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首先要实现教育目标的转变。《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下称《课程计划》)最显著的特点是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的培养目标分前言、小学阶段目标和初中阶段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本世纪末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就迫切要求中小学教育必须迅速转轨,素质教育的实施刻不容缓。然而.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涉及到诸多方面,如教师、学生、教育媒体、教育模式、教育体制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素质对培养人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地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的目标。作为中等师范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出符合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21世纪的小学教师,也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被誉为“第二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使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得到了广大中小学校的积极响应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应试教育”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是烟台市 1997年立项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针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旨在通过九年义务教育的考试制度改革推动九年义务教育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推动九年义务教育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课题研究分四个子课题进行,《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研究与实验》为第一子课题。烟台市在完善招远市原有的“一评二挂,以评制考、考评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了“全面考核、分类计绩、以考导学”的新路子,并从 1999年开始实行了“一考二卷三录取”的中考招生考试办法,变…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是使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怎样才能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积极、稳妥地推进素质教育,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三大要义从根本上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明确了目标和任务。一、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是针对‘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尖子生的片面、被动发展而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和主动地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它着眼于发展,认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宗旨。三大要…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现就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以下意见: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的紧迫任务(一)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ZI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  相似文献   

18.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进行考试改革,将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辽教委办字[1998]69号《关于调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部分学科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我区在十年目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从1997年开始进行了“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旨在继承和发扬我区的教改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改革人才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已受到教育部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极大关注,并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紧迫任务”。在中小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素质教育,许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许多论述。何谓素质教育,有多种不同解释,我比较推崇原国家教委1997年10月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苦干意见》中所下的定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