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典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诵读是语文学习中最具活力、最具生命力、最具感染力、最为精彩纷呈的因素。经典诗文是一朵语文学习的魅力之花,诵读经典诗文,为学生们语文学习打开一扇魅力之窗。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教育。“后进生”是全体学生中的一部分,让后进生喜欢读书,自觉诵读,是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课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裁判亮分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永恒的经典。古诗文的语言,是文化内蕴最丰富的语青,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学习这种语言.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古诗文教学实际上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中华民族文化。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诵读。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学好古诗文最有效的途径.诵读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校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的课题研究活动.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对古诗诵读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下面就结合古诗文的教学案例,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吸收国学经典的文化知识,不但能够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由于学生在学前对国学经典接触较少,而且古诗文意思难懂,学生在经典诵读中缺少一定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因此,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让他们把诵读经典当作一件乐事,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诵读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6.
经典诵读就是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使儿童天赋与潜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趣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的综合目的,使儿童日益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而且实践证明,让学生诵读经典文学有利子集中儿童的注意力,加强儿童的记忆力,因为曾有人实验过,诵读经典半年一年之后,约有百分之五十的儿童,可达到近平“过目不忘”的能力;有利于儿童识字最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儿童阅读及写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读书兴趣,增加知识;有利于儿童人格的成长与完善.诵读经典文学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因此,我努力将经典引进了我的课堂,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能与经典同行.那么,怎样才能让经典诵读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呢?  相似文献   

7.
古代诗歌的诵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永恒的经典。古诗文的语言,是文化内蕴最丰富的语言,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学习这种语言,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古诗文教学实际上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学课堂中实施诵读教学是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优化教师教育改革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经典诵读教学能力提升面临三方面的困境:教师的教学能力认知水平不足、教师的经典诵读阅读及实践能力弱、学校的经典诵读教学安排稍欠科学。研究认为,要突破此种困境,应从教师职前、职中、职后等三个阶段教学能力的联系与作用出发,探索“三位一体”共同协作的高质量的经典诵读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即职前:高师院校调整培养理念,建立优质的诵读人才培养模式;职中:学校创设创新合作机制,开展岗前的经典诵读能力培训;职后:学校优化教师教学环境,建立特色的经典诵读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教育聚焦     
《教学随笔》2016,(4):6+169
<正>一是广泛推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2015年,组织开展"品味书香、诵读经典"读书征文活动、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国风古韵新诗词"创作诵读大赛等活动,吸引超过20万人次的中小学生踊跃参与,杭州网经典诵读专题页面浏览量超12万,诵读大赛复赛视频观看人次达2.3万。二是大力推动文化名家走进校园。市教育局积极策划开展"名家校园行"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6,(20):229-230
学校秉承“文化育人,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为主旨,举办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对初中生经典诵读模式的探索与建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诵读”最早出现于《三国志·吴志·阚泽传》,它原本的意思是指读诗文时读出声音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 “诵读”的意义不再是单纯地发出声音朗读,而是指高声地朗读喜欢的文章。而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诵读内容包括教材中的文章、文学经典,以及自己喜欢的文本,需要熟读,强调遍数,同时在诵读前需要精思,理解文本内容,诵读时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和情感的投入,“诵读”不仅仅能通过个人或小组式的活动表演给别人看的,更是对文本内容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诵读涵泳就是指反复诵读,熟读精思,潜心涵泳。语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中最具特色的读书和教育方法,历来倍受先人推崇。孔子对“诵诗”十分重视,建安曹丕、南朝刘勰、中唐韩愈,都对文章的声音节奏高度关注,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也力倡熟读精思,将“涵泳”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出:  相似文献   

13.
黄爱琴 《广西教育》2012,(25):35-36
中华经典诗文源远流长,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蕴含哲理。“经典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知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实践证明,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  相似文献   

14.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儿童时期是“古诗文经典诵读”的黄金年代。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也是少年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经典诵读教育与国家取士制度之间的联系密切且悠久,从取士视角对我国经典诵读教育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可为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推进与落实提供有益参考。通过回溯《论语》中的孔门教诲,可以发现“成于乐”是孔子对经典诵读教育的初心。其后,伴随着历代取士制度更易,经典诵读教育整体上经历了“多样化”“制度化”和“转衰化”三个历史阶段的流变。立足新时代,总结回顾经典诵读教育的初衷与历程、经验与教训,有助于守正创新,促进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实现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6.
“乱花渐欲迷人眼”,纷繁复杂的经典诵读理论此起彼伏,花样翻新的经典诵读课堂亦粉墨登场,然而各校经典诵读人前行的步伐却渐渐艰涩沉重起来:雷声大雨点小、形而上学摆门面……本文结合实践就经典诵读的“四化”建设作一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石群山  刘玲妍 《广西教育》2022,(30):135-138
本文依据接受美学理论,探讨文学经典诵读合法性的来源、边界及演绎路径:经典诵读合法性来源于文学接受的合法性,即经典文本的“召唤结构”、接受主体的“二度创造”以及“现实读者”的活态传承,是文本与受众的统一;经典诵读合法性边界在于本文意图、合理误读、视域融合,是规制性与创造性的统一;经典诵读活动是体验与表现的统一,诵读演绎需要从体验经典文本、创新演绎形式及丰富艺术表现等多个维度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韦鹰 《广西教育》2012,(24):43-44
从2006年开始,百色市田阳县实验小学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A类)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双文”素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日渐丰厚,教师的素质得以提升,该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  相似文献   

19.
经典诵读作为当今社会颇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在教育界引起广泛的讨论。本文力图从家长、教师、专家的角度来解读他们是如何看待幼儿经典诵读的。在访谈的基础上,从经典诵读的影响、经典诵读的方法、经典诵读的途径、经典诵读中的“理解”和经典诵读中家长的作用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对经典的学习也许需要作一些改变,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诵读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启迪思维、开发想象力,诵读有助于培养语感增加积累,还有助于增强说话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诵读法作为读书之法运用于文言文阅读教学应该是大家一致认同的做法。尤其是最近几年,语文界对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呼声逐渐高涨起来,普遍认为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提高不在于语文教师的“讲”,而在于学生的“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