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俗称“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原名HT—7U)核聚变实验装置在中国合肥科学岛上成功进行首次等离子体放电实验。实验中,最受关注的低温调试和磁体通电测试获得通过,为年内运行及国家验收奠定了可靠基础。这意味着这一装置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东方超环)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核聚变能源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几乎取之不尽,排放无污染,被视为"终极能源"。实现核聚变发电的两大难点是实现上亿度点火和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新纪录将2020年EAST装置物理实验实现的1亿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  相似文献   

3.
动态     
正中国"人造太阳"创亿度百秒世界纪录5月28日凌晨3时02分,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EAST控制大厅,当大屏幕上的数字突破100秒瞬间,所有人起立欢呼。基于40多年努力,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EAST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的"九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核聚变能源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几乎取之不竭,排放无污染,被视为"终极能源"。  相似文献   

4.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我国科技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提高设施运行管理水平,促进重大创新成果产出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课题。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稳步进入第二研究阶段,以及中国科学院合肥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式获批筹建之际,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运行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进一步理解设施运行管理工作内涵和提高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设计制造的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大部件已安装完毕,进入抽真空降温试验阶段。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以探索无限而清洁的核聚变能源为目标,今年在合肥建成。这个装置也被通称为“人造太阳”,能够像太阳一样给人类提供无限清洁的能源。  相似文献   

6.
吴维越 《科学中国》2006,(11):31-33
为了在近堆芯的高参数条件下研究等离子体的稳态和先进运行模式,深入探索实现核聚变能源的相关工程、物理问题,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成功建设中国第一个超导托卡马克HT-7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更先进类型的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全称为“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意为先进德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其简略词义正好有中国为世界“东方”,太阳升起在“东方”之意)这一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计划。  相似文献   

7.
国内速递     
正"东方超环"再创世界纪录7月3日,国家大科学装置——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东方超环再传捷报: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此举标志着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表明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09,(7):31-31
近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稳态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先进诊断技术”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这些诊断技术将有利于提升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的物理实验研究水平。诊断技术与设备是指在科学实验中获取各种重要实验参数的技术和设备系统。“稳态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先进诊断技术也就是在核聚变实验中,获取等离子体温度、密度、放电时间等一系列重要参数并加以分析的科学技术及设备。  相似文献   

9.
"人造太阳"是可控核聚变反应装置的俗称.我国相继建成中国环流器一号、二号装置以及"东方超环"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其中,"东方超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5000万度等离子体持续放电百秒量级的高约束运行以及在等离子体中心温度达1亿度条件下运行近10秒,获得的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EAST(原名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是基于上世纪末托卡马克最新成果而设计,瞄准国际核聚变能研发前沿,开展稳态、安全、高效运行的先进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基础物理和工程问题实验研究,为我国工程试验堆的设计建造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相关学科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不久前在安徽首次成功试验后,其模型在第八届高交会上首次揭开神秘面纱。据悉,这是中国科学院历时8年、耗资2亿元人民币研究开发的新一代可控核聚变装置,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并将在未来10年内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据悉,该装置高12米、重400吨,如同一个大铁罐。这次是科学家携带该装置模型首次参加大型展览。但科研人员解释说,目前安装的这个实验装置不能完全称为“人造太阳”,“因为这仅仅是一个试验装置,不产生任何能量。我们现在叫它‘新一代核聚变装置’。”人类研制…  相似文献   

12.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7月10日宣布,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顺利结束2012年度物理实验,并创下两项世界纪录。在长达四个多月的本轮实验期间,科学家们创造了两项托克马克运行的世界纪录:获得超过400秒的两千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这分别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2):136-136
由等离子体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于2007年3月1日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竣工验收。该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自主发展了65项关键技术和新技术,形成了一系列技术生长点,创造了多个国内乃至国际第一。如,自主生产了EAST所需的总长度达35公里的大电流铠装电缆超导导体(CICC),这不但使中国的CICC制造技术处在世界先进行列,产量达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相同,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又被称为"人造太阳"。近日,中国环流器二号M(H L-2M)装置主机线圈系统在成都交付,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人造太阳"总体安装正式开始。即将建成的中国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规模大、参数高,采用更先进的结构与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中性束注入系统(NBI)近日完成了氢离子束功率3兆瓦、脉冲宽度500毫秒的高能量离子束引出实验。本轮实验获得的束能量和功率创下国内纪录,并基本达到EAST项目设计目标。这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性束注入系统基本克服所有重大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16.
《百科知识》2011,(1):1+67-F0002,F0003
被誉为“人造太阳”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最近完成了首次综合点火实验——192束激光系统发射的能量打造出相当于恒星或大行星核心的温度。NIF作为全球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装置,一旦成功。将能持续产生并驾驭如同太阳一般的巨大能量,实现人类的清洁能源之梦。  相似文献   

17.
美国建成世界最大激光器,该装置将于2009年6月投入实验。科学家希望,借助新装置把可控核聚变变为"工程现实"。  相似文献   

18.
正旨在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宏大计划正在推进,这一计划的正式名称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俗称"人造太阳"计划。人类一直以来孜孜不倦地追求核聚变能源发电技术,这种清洁、安全的能源形式最终将会被驯服。世界上除了举世瞩目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外,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包括中国在内都有自己的反应堆项目备份。比较著名的是中国的EAST、日本的JT60SA、以及德国的Wendelstein7-x等。未来30年内,这些"人造太阳"将会实现商业化发电。  相似文献   

19.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所EAST大科学工程团队“十年磨一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非圆截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在核聚变能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个创造奇迹的团队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文化。本文分析了该团队的文化特征,这些对进一步理解大科学工程团队创新文化的内涵,发展有中科院特色的创新文化,指导大科学工程团队的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12日从合肥科学岛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中国"人造小太阳"——EAST装置经过4个多月的物理实验,实现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实现高约束、高密度、高比压的完全非感应先进稳态运行模式。这一实验成果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