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戏剧表演内心视象构建的范畴,阐述了内心视象的内涵,并针对戏剧表演内心视象的构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笔者本次研究,提出了演员在表演时要重视构建内心视象,加强客体形象的生机与活力,注重矛盾冲突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实现通过加强演员内心视象的构建,提高演员表演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一、内心视象 形象思维是一切表现人的心理世界的文学艺术创作共同的思维形式.诗词作者是这样.歌曲作家也是这样.而歌唱演员要把艺术歌曲作品再创作成为人声直接歌唱的有生命的声乐形象,当然更应有一个审美体验和艺术表现的形象思维过程.而体现声乐演员再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的就是“内心视象”的运动,“内心视象”是表演艺术的常用语即指表演者在叙述一件事情时.伴随他的语言内容在表演者脑海里产生的像“过电影”一样的视觉形象。  相似文献   

3.
表情朗读     
表情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需要创造性地想象出作品中人物的音容笑貌,想象出一些细节,使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或事物,清晰地浮现在头脑中,成为看得见,闻得到,摸得着的形象,即内心视象。有了这种内心视象才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背谱演奏钢琴演奏是一种表演艺术,对一个表演者来说,首先必须掌握要表演的内容。正如一个演员,首要的任务必然是先了解所演的角色,然后背台词,继而是融合于自身的理解进行创造性地再现所演的角色。钢琴表演艺术同样也有这一过程,对于所要表演的乐曲,无论作品多大,在演奏者面前必须“象一片巨大的景色,临高俯瞰,无论是整体还是所有的细节都一览无遗,而且清晰无比。”对表演的内容考虑得愈周密,理解就愈深刻;布局愈确切,演奏的内在指南就越明确。然后在演奏中才能描绘出完整清楚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5.
广播剧是听觉艺术,从表现形式上看,就像一部“交响乐”似的,它把“剧本中的文字”、“演员的表情”、“剧中所规定的时间、空间”、“建筑”、“色彩”、“动作”、“情感”,都声音化.用声音塑造形象、表现环境、推动剧情.因此,广播剧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个特征,这一特性决定了广播剧的艺术形象必须依靠语言及声音,“以声立形,以音出象”.即剧中的人物的形象,包括他的性格、脾气甚至高矮肥瘦,都要靠语言来反映,靠声音来塑造.  相似文献   

6.
塑造人物形象,除了直接描写主人公的外貌、言行、心理活动等外,还可从其他人物的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主要人物,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就是间接描写(也叫侧面描写)的方法。在《“兄弟便是朱德”》一课中,这种间接描写运用得比较多。课文开头写道:“一九二九年仲夏。这一天黎明,公鸡才啼过,布谷鸟正叫得欢,不知从哪里来的天兵,把龙岩城围得铁桶似的。”不仅清楚地交  相似文献   

7.
汉语话语实践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意象性,因而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文学的形象创造,适应信息时代的视象性特点,创造最直观的形象所体现的文学性.这样,文学性在汉语话语实践中就得到了充分的显现,也有力地体现了信息时代的视象性特点.这是印欧语系语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以来、刘再复同志有关文学理论的一系列文章,特别是长文《论文学的主体性》发表以后,引起广泛的关注。笔者本诸切磋琢磨的主旨,就刘文论述中所涉及的“创造主体性”和“对象主体性”的关系问题,谈些看法。刘文中在论述对象主体性问题时,曾列出过一种“二律背反”的公式: 作家愈有才能,作家(对人物)愈是无能为力; 作家愈是蹩脚,作家(对人物)愈有控制力; 作品愈是成功,作家愈是受役于自己的人物; 作品愈是失败,作家愈能摆布自己的人物。有的同志(似乎还不止一位)曾据此提出:  相似文献   

9.
意境的构架应包含意境的组成与展现两部分。就组成看,必备形象与想象两个因素。就展现说,则包含意境的层深与多面两个因素。层深是讲意境的层层深入,指向“象外之象”的后一“象”;多面讲意境的面目多样,指向“象外之象”的前一“象”,表现为特定形象本身之内或之外变化出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10.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06年中国人语文运用的十大差错。1.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威力就象一颗原子弹一样。”“象”应为“像”。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看电影,看见电影中的人物轻轻一跳就上了房顶,觉得演这些人物的演员真是了不起.世界跳高记录也只有2米多一点,还不如这些演员跳得高.于是就想:如果这些演员到国际上参加跳高比赛,不就可以打破世界跳高记录、拿到世界冠军了吗?  相似文献   

12.
平凡最难     
几位演员在一起聊天,谈演戏的心得。有一位说:“我喜欢演冲突性强的人物,生命有高低潮的。”还有一位说:“每次演悲剧就感觉自己能完全投入,演得真是悲惨,可是演喜剧就进不去,喜剧的表演实在是比悲剧难呀!”  相似文献   

13.
对人物正面的脸相、表情、身姿、装束、动作作精细描绘,是文学艺术家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的常见手法,它可以使形象清晰、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使形象栩栩如生地站立在你面前。然而,还有一种突破常规的笔法,那就是通过人物背部的描写来塑造形象,传递思想感情。这种“如遥远而非逼视”(钱钟书《管椎篇》)的取象方法是一种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传神写照的艺术,它可以加强形象的魅惑力、感染  相似文献   

14.
从美学意义上来说,意象就是作品艺术形象中具有特殊意蕴的那一部分。在一般作家的笔下,人物是被当作小说中的形象加以塑造的,而到了余华这里,很多人物已不再是单纯的形象,具有特殊的意蕴。论文主要论述了余华小说中的几类人物意象:符号化的人物意象、儿童意象、非正常人意象、父亲意象、女性意象。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词的形象与一般小说、戏剧中以人物为主的形象有所不同,它是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物象。古典诗词中,作者常常借助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  相似文献   

16.
下面的两幅图,图一是在影视剧中扮演李逵的演员,图二则是这个演员塑造的李逵.对比观察后,就会发现两幅图中的人物在外貌上有很大的区别. 为什么同一个人会带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呢?如果让你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图二中的李逵形象.你会怎么描写呢?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对李逵是这样描写的.  相似文献   

17.
人物在文章里一出现,就像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一样,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外貌。要写好人物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注意人物的身份,了解、熟悉他们的个性,还要留心他们变化。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8.
一、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激起鲜明的内心视象,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朗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艺术再创。因此朗读者也需要运用形象思维。把课文中的一切景象和人物的形象,清晰而具体地浮现在自己脑海中,产生内心的现实感,犹如身临其境。由于形象的浮现,从而使朗读者感情自然融合在作品的感情里,引起强烈共鸣,跟作品的人物息息相通,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产生真情实感。再通过有声语言,把作者的思想、自身的感受传出来,使听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这样,能使作者、朗读者和听者融为一体,达到感情上的交流,也就是最好的感情朗读了。二…  相似文献   

19.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戏剧表演观从其理性主义的哲学、美学思想出发,提出演员在表演时应冷静理智地将事先塑造好的“理想的范本”扮演出来,使观众信以为真。演员塑造的“理想的范本”高于自然和诗人所塑造的“范本”,它虽然是推理、想象出来的虚构形象,却符合人物和现实生活的内在逻辑。优秀的演员在表演之前已经塑造出这样一个“范本”,然后在表演中不动感情地扮演这一“范本”。但理性主义戏剧表演观强调艺术的模仿性而忽视情感体验性,唯物却缺乏辩证。  相似文献   

20.
教师情感的丰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情感的丰富性●石爱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注定了教师必须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角色,并且这种丰富性特征不能流于一时一地的表现。教师的情感既要有诗人般的真挚,但又不能象诗人那样“情不自禁”;既要有演员般的生动,但又不能象演员那样“故作多情”,教师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