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对孩子情绪问题的关注,应该有一个基本态度,即把孩子的典型情绪过程,当作指导孩子情绪管理的“演练”过程。因为,只有在这种时候进行恰当的指导,才最切合实际,也最容易奏效。  相似文献   

2.
挫折也美丽     
人生之路,总是会有坎坎坷坷。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在人生中的各个成长阶段都客观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处在身心发育时期的青少年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陈德名 《教师》2012,(28):121-121
[活动构思]人为了满足需要而采取的行为不顺利,或目标不能实现,就是挫折。因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叫挫折感,其表现为遗憾、失望、后悔、沮丧、焦虑和绝望等情绪状态。因此,帮助初中生正确面对挫折,就成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的这类问题,我选择了《怎样面对挫折》作为本活动课的主题内容。[活动目标]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挫折,并理解怎样正确对待挫折,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战胜挫折的方法。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面对人生中的失败和困境,永远微笑着看世界。  相似文献   

4.
人为了满足需要而采取的行为不顺利,或目的不能实现,就是挫折.因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叫挫折感,其表现为遗憾、失望、后悔、焦虑、自卑和绝望等情绪状态.高中学生所受的人生挫折有限,他们承受的挫折的能力也极为有限,因此,帮助高中学生提高自身对挫折的承受力,树立信心,使他们日趋成熟起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心理名家关于需要和动机概念基本内容论述的核理,明确了需要和动机的界定。需要是人对其内外环境条件的反映,动机是唤醒(或发动)、指引和维持行动的内部状态(或倾向)。并将它们与相近且易混淆的“内驱力”、“诱因”和“目标”等概念作了区分。最后对需要和动机的种类划分进行了评述,提出需要以“生理性”和“社会性、的划分最为科学、有效;动机则以“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划分为佳。  相似文献   

6.
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人们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一旦产生便引导人们的行为指向目标,但这种指向目标的行为,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成功的。人们随时都可能遇到挫折,挫折的结果有利也有弊。从利的方面说,它引导人的认识产生创造性的变迁,既能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引导  相似文献   

7.
挫折是指一个人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是人生普遍会遇到的一种挫败情境。人的一生中随时都可能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首先带给人的是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情绪体验下,有的人会一蹶不振,有的人会奋发继续努力。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认知和心理发展条件的不够成熟,常常不能对挫折做出正确积极的归因,导致对自己的认识片面、偏激,不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正>挫折是指一个人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是人生普遍会遇到的一种挫败情境,人的一生中随时都可能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首先带给人的是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情绪体验下,有的人会一蹶不振,有的人会奋发继续努力。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认知和心理发展条件得不够成熟,常常不能对挫折做出正确积极的归因,导致对自己  相似文献   

9.
情绪化地处理冲突,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发生悲惨事件的重要根源之一,不论是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还是震惊世界的卢刚事件、赵承熙事件,都是如此。吸取这类教训,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考虑,就应该尽早积极“设防”,其中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引导孩子从小时候开始,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学上讲,心理挫折是指人在通向某个目标的道路上,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障碍、干扰而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愤怒或沮丧失常的情绪状态。因此,教师应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以战胜心理挫折。  相似文献   

11.
挫折是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内外障碍或干扰,使个体的动机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普遍存在,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颉涛涛 《考试周刊》2014,(93):192-192
<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消除受挫折的情绪,为自己创造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那么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  相似文献   

13.
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年纪小,社会阅历少,应变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刚踏上工作岗位时,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特别是面对工作中出现的种种从未见过的矛盾,解决起来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造成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4.
人生充满了竞争,常有艰难险阻,可以说挫折无处不在。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是生活在这个竞争社会里每一个人所必须的。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2003年4月某大学正在读研究生的刘某跳楼当场死亡;2004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王豪因一时没找到工作而自杀……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公报中讲到自杀成为中国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全社会都深切感受到:学生对于挫折的承受力越来越弱,克服挫折的勇气越来越小,面对挫折选择逃避的越来越多,遭遇挫折后反应越来越激烈。尽管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一连串血淋淋的事实和触目惊心的数据无一不在提出同一个严肃的问题学校对学生的挫折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曹志芳 《教育》2012,(36):45
挫折是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内外障碍或干扰,使其动机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中学阶段,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二断乳期"。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极不平衡,往往导致认识和情感上出现某种消极的状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受挫并产生挫折行为。探索中学生产生挫折感的成因,对于培养他们的承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面对社会、个人需要等新变化,高考改革既要大胆推进,又要谨慎前行,而不只是修修补补。  相似文献   

17.
18.
一天下午,终于忍不住了,将心里堆积已久的压抑、郁闷,全部写在邮件里,在犹豫之中,还是点击了“发送”,发给了老师。 其实自己也是一个心理学的爱好者。可是,是什么问题把自己困住了呢?事情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重构和改革学校的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下14条心理学原理涉及学习与学习过程,其焦点主要落在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能够控制的,而不是条件反射性的习惯和生理因素。然而,这些原理也试图强调了与内在因素发生互动的外部环境或情境因素。每一条原理的开发都有研究结果的支持,不同学科的研究专家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对每一条原理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0.
【文题】十五六岁的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乎:一朵花的开落、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句语重心长的劝勉……因为在乎,我们懂得珍惜;因为在乎,我们变得高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