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泰山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座神秘的大山,叫古昆仑山。古昆仑山的地位可与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媲美,是一座上帝和众神居住的神仙。大约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繁衍生息在这座“神山”周围了:大约4700年前,炎帝和黄帝活动于这一地带,创造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中国古箱所提到的“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昆仑山之丘、黄帝之宫”中的昆仑山,  相似文献   

2.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古人也不例外。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 ,是非常崇尚美、讲究美的。辽西牛河梁神女庙遗址出土的泥塑神女头像“出土时颜色呈鲜红色” ,“面涂红彩” ,“唇部涂朱” ,表明先民女性搽胭脂、涂口红 ,至少有 50 0 0多年的历史。据《韩非子·显学》载 :“故善毛嫱、西施之美 ,无益吾面 ,用脂泽粉黛 ,则倍其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粉 ,傅面者也 ,从米 ,分声。”说明在汉以前 ,或春秋战国之世 ,古人已用粉傅面了。《诗经·卫风·硕人》中的“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  相似文献   

3.
竹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卫风·竹竿》中说:“竹竿,以钓于淇”。“如竹矣矣,如松茂矣。”《小雅·斯竿》中也有“瞻彼其奥,绿竹猗猗;瞻彼其奥,绿竹青青”之句。朱熹解释道:猗猗乃“美盛之貌”,青青乃“刚强茂密之貌”。晋人戴凯之撰有《竹谱》,记述竹类70多种,是我国关于竹子的第一部专著。竹子直立有节,枝叶挺劲铦利,类似书法的笔划,而绘制图画的毛笔,亦锋长而尖,所以古人称画竹为写竹。元代李仲宾的名著《竹谱详录》,凡十轼甚至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卷,系统介绍写竹的历史与技法,描述了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可见…  相似文献   

4.
说“斗”     
郑慧生 《寻根》2000,(2):32-34
斗在我国占代是一种用来舀酒的勺子。《诗·大雅·行苇》说:“酌以大斗,以祈黄。”毛传训‘决斗”为‘十三尺也”。并不是说,大斗之口,长阔三尺,而是说斗柄长三尺。《经典释文》说:“三尺谓大斗之柄也。”先秦的斗不是盛粮之器,而是舀酒之具,金文“斗”字就是如此:它有一只长柄,用来操持柄端的勺头叫做魁头,可以盛酒。《说文》:“魁,羹斗也。”古人把类似斗形的星座命名为斗星。处在北部天空的叫北斗;处在南部天空中的叫南斗。它们的形状都像勺子,有勺头,有柄。至今群众还叫它们为勺子星。(图1)不过,星座毕竟只是星座,…  相似文献   

5.
关于"成都"的得名,历来有多种说法。本文通过对《山海经》等古史文献的研究,论述了岷山即古史传说中上帝及众神所居的"圣山"昆仑山(海内昆仑山)。昆仑山分三成(层、级),又名成山。"成都"得名源于"成山之顶的上帝下都",即天庭、天堂。成山下包括成都平原在内的"都广之野",为和谐欢乐的人间乐园。"成都"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即"天堂.圣山.乐园",是远远高于"伊甸园"、"香格里拉"的文化概念。开明氏五世蜀王迁都,为标榜蜀国上应天命,借用天堂之名作为新都城之名。  相似文献   

6.
酒的神秘信仰任骋古人以为神灵、祖先是喜爱饮酒的,如果有酒,应当先用于敬祀,而人们自己却不经常喝酒。《尚书·酒诰·疏》:“以酒为祭,不主饮食。”虽然这在当时是出于礼教的劝诫,却足以征明酒在民族文化中地位的神圣。据说,祭祀有酒,神灵便乐于降临。《说文》释...  相似文献   

7.
希思克利夫是英国小说中最令人感到扑朔迷离而又十分吸引人的角色之一。希思克利夫的原型,由于一位业余历史爱好者的勤奋研究,可能已被发现。如果金·莱昂女士的论述正确无误,那末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所创造的那位叱咤风云的主角,是以一个叫做理查德·萨顿(1782—1851)的人为原型的。理查德·萨顿在登特地方坎布里亚村的经历和希思克利夫的经历,其相似之处,竟达到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希思克利夫的府第呼啸山庄可能取材于登特的两座田庄之一:萨顿住过的“芮格尽头”山庄,或者是“高堂”庄园。  相似文献   

8.
张树国 《寻根》2000,(6):28-32
凤凰是在中国上古文化中反复出现的意象。 凤凰:祥瑞的象征 凤凰为祥瑞的观念,可以说历史悠久。在《尚书·益稷》中,当大舜时代治平政和、九功维叙之后,这时颂声作,“萧韶九成,凤凰来仪”。《国语·周语》中叙述周族兴盛的祥瑞,有“周之兴也, 鸣于岐山。之语。在《诗经·大雅.卷阿》中也有对凤凰的歌颂。诗中“丹凤朝阳”的意象鲜明而生动,借凤凰与群鸟齐飞比翼来宣扬君乐臣和、共致太平之理。凤为群鸟之长,《大戴礼·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禽经》云:“鸟之属三百六十,凤为之长。”诗人应用这一典…  相似文献   

9.
时值春夏之交,我们在友人陪同下驱车来到宝鸡市南清姜河东岸,参观传说中的中华始祖之一炎帝的诞生地.这里原有炎帝沐浴过的九龙泉、神农词、姜炎圣母庙等规模恢宏的建筑.岁月沧桑,现在只有一汪古老的泉水和明代所立的刻有“浴圣九龙泉”的残碑.遗址虽荒凉,却激起我的百般感叹:古人说“炎帝以姜水成”,看来确有遗址存在嘛!友人补充说,这是《国语·晋语》一书  相似文献   

10.
李晖 《寻根》2003,(6):91-98
疏、解多源自该书。因此《尚书·盘庚》中的“劓殄”成为这段引文释义的关键。《尚书·盘庚》中说:“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孔注:“劓,割了;育,长也。言不吉之人当割绝灭之,无遗长其类。”结合前引《尚书·盘庚》上下文来看,是说“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之人“当割绝灭之,无遗长其类”。即仅限“犯人”当割绝灭之,使他们断子绝孙,不让他们在新都里繁衍后代,似未割绝“父母兄弟妻子”等,这与“族诛”或灭族是有区别的!在此,“劓殄”显然是割尽、割绝的意思。那么割尽、割绝什么呢?或者说将什么割尽、割绝,才能达到“无遗育,无俾易种…  相似文献   

11.
薛华 《寻根》2006,(4):109-112
黄河,古代又称为“河”。黄河不但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也因决口迁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统计,在1949年以前的2000多年里,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多次,改道26次,可称为“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因此,历代帝王登基之后,都把治理黄河作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西蜀岷山是古史传说记载中的中华人文女祖嫘祖和夏朝奠基人大禹的诞生地、中华圣山“海内昆仑山”,是古蜀文明、中国神仙文化和道教的发祥地,古代文献记载中的长江江源地区和山川崇拜的至尊之地,中国西南藏羌彝民族的重要摇篮之一。岷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华文明史上应当占有崇高地位。应加强对岷山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开发利用好岷山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岷山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推动四川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三汉宫室文化深受楚地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延续楚巫乐舞之风。汉武帝尤敬于鬼神而好仙道,在甘泉宫祭祀天帝泰乙,以女乐祭祀请神、降神,《三辅黄图》卷五《台榭》载:"武帝时祭泰乙,上通天台,舞八岁童女三百人,祠祀招仙人。"《淮南鸿烈解》卷四《坠形训》载:"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美国著名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了布赖恩·赫尔杰兰德根据丹尼斯·利汉的小说改编的《神秘之河》,这是一部成功的美国犯罪惊险片,获得影评家好评。《神秘之河》描写人们的心灵如何被悲惨的过去蒙上阴影的故事,它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神秘之河》是一部重要的美国影片,这部不可抗拒的杰作涉及人类一些最基本的感情:爱与恨、恐惧、报复与失望。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信心百倍,严密地控制了影片制作的全过程。影片的成功之处与深远的含义在于,它天衣无缝地将上述诸种感情因素结合在一起。无疑,即使它们独自…  相似文献   

15.
牧野之战周军的总指挥是一个传奇色彩浓厚的人物 ,有关他的姓名叫法很多 :吕尚、姜尚、姜子牙、太公望、齐太公、师尚父以及俗称的姜太公等等。如 :《中国历史便览》云 :“俗谓‘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说的就是吕尚的故事”。这里把“姜太公”解释为“吕尚”。《史记·周本纪》云 :“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把其中的“师尚父”解释为“姜尚”。《史记·齐太公世家》云 :“号之曰‘太公望’。”《说苑》云 :“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在《封神演义》中又有“姜子牙”的称呼。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叫法 ,我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16.
“为己”和“慎独”──道德修养的境界与方法钱逊"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里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提倡"为己之学"。孔子说:"古之学者...  相似文献   

17.
在谈到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的时候,莫泊桑心里怦怦地跳着,激动极了。他站起来,大声说:“我发现我的一切活动都毫无意义。”旁人不同意他的意见,说:“你的十卷书是不朽的。”  相似文献   

18.
王颜 《华夏文化》2005,(3):19-21
占梦是传统的术数内容之一,是古人解释梦象吉凶的一种占卜之术,因而学界把解梦之类的著作统统归入术数类。在术数中占梦可能是最丰富的一种。据《周礼·春官》记载,在周代时已设有专门负责占梦的官员。此书还将梦分为六种类型,即正梦、噩梦、思梦、寤梦、喜梦与惧梦。《汉书·艺文志》说:“众占非一,而梦为大”。可见古人对占梦的重视程度。从西汉至南北朝以来,有关占梦之类的作品不断涌现,至唐代时已经非常丰富了,仅正史的《艺文志》中就著录了不少此类著作。然而流传至今的唐代占梦著作非常稀见,而敦煌文献中却有比较丰富的庋藏,从而使我…  相似文献   

19.
黄帝居轩辕丘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以上是说黄帝活动的地域范围很大,虽然曾“...  相似文献   

20.
“侑”是相佐相助的意思,“以乐侑食”就是在宴会中用乐舞来助兴佐餐。以乐侑食之风,历史相当早。《周礼·天官·膳夫》上便有了“以乐侑食”的记载。《诗经·唐风·山有枢》也说“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曰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周朝的大典、大宴,用大雅乐;一般的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