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这个由互联网、知识经济和流行文化编织的全新世界面前,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代际文化差异越来越明显。因此,在课程研究、设计和开发中对“代”文化属性予以足够重视,建立一种全新的代际和谐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式和方法上的变革与创新应当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乃至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2.
研究潜在课程的本质及其特点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我国的课程理论体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提升,网络社会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并处于迅速发展之中。我国社会也将最终进入网络社会的成熟阶段。网络社会的发展必然引起学校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在网络社会中,学校课程向课程载体高度数字化、课程呈现形式立体多元化、课程资源/内容高度丰富多样化、课程实施高度开放化和社会化、学习方式高度自主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学校应采取加快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身课程资源整合能力、培养新型教师等策略主动迎接变革,成为学校课程变革和发展的驱动者。  相似文献   

4.
学校课程统整中的课程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需要以学校为主体,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整成为一个有序而高效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学校课程结构设计。学校课程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将学校课程体系纳入整个学校的发展图景;实际地处理好现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局限性;注重设计顺序。统整后,作为一种宏观的参考性框架,学校课程结构包括基本课程、强化课程、微型课程和自由学习四大块。  相似文献   

5.
当前,课程统整对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左右脑协同学习和创新发展、教师的合作与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课程统整的理念来进行学校课程建设,要建构理想的完整儿童图像作为课程目标、整体变革学校的课程结构、创生有利于学生社会统整、知识统整、经验统整的课程内容、构建学习型社群、掌握有利于课程统整的几项技术。课程统整的理念受到广泛认同,在实践中对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师协同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遭遇到教师课程能力不足、知识浅化危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学校课程和社会问题——关于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和社会的关系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现在最流行的看法是教育要适应社会变化。这种观点具体到学校课程上就是使学校课程及时正确地反映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 ,但实际情况是充斥着很多临时性内容的课程使学校的育人功能受到危害 ,分析上述课程内容改革现象 ,提出必须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功能 ,同时应科学、慎重地处理学校课程和社会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成为时代对学校的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应从理论上加以明确,以培养健全的人为目标。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因此,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以人为本的理论为基础,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根本。那么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理论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8.
双语教学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在英语教学所传授的绝大多数都是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而有关体育方面的知识却寥寥无几。实施体育双语教学可以弥补英语教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创业;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是形成学校特色;难点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建立由高素质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基础是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学校成员、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建设是以课程改革为主旋律的学校文化的诊断、设计、转型和生成.她是以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建构的一种有利于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特征与学校实际的学校文化。现就课程文化建设结合实际谈几点肤浅的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课程文化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广义的学校课程文化包括学校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课程行为文化和课程精神文化4个部分,其中学校课程物质文化、学校课程制度文化、课程行为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外层,而学校课程精神文化是最高层次和最深层次的学校课程文化,是学校课程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学校课程文化的生成不仅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制约,也受到学校课程实践、学校课程主体的影响。这些内外因素及其机制的复杂多变性决定着学校课程文化生成发展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规划学校课程是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学校获得的课程权力,它体现了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新课程改革在学校一级的延续和深入。学校在进行课程规划中需要以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变革理论、学校现状和学校愿景为基础,对学校的课程愿景、组织团队以及课程的诸多方案做出规划。规划学校课程可以采取内生模式、外引模式和分化模式等策略进行。学校课程的实施与学校课程规划同样重要,是学校课程理想与学校现状不断磨合的过程。它需要对学校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制约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为提升这些因素做出努力,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渗透研究、评价与调整等行为,以进一步拓展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13.
学校课程制度是由学校形成或制订,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必需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既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又是课程改革理念和措施具体落实的必要保障。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一体的中央集权制课程管理,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几乎没有。探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规划制度、学校课程实施制度、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制度、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校本教研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郝明君 《天中学刊》2006,21(3):14-16
领悟课程是教师所领会的课程。从其被提出至今不过30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富有情境性、动态性、发展性的课程样式,它是否接近正式课程、理想课程所意指的蕴涵,影响着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对制约领悟课程生成的教师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课程因素等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之间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统一能够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对立却能起到阻碍作用。通过再造学校课程的方式可以缓解两者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让两者在动态中取得平衡,最终实现两者的共生。  相似文献   

16.
个人知识不仅是一种独立的、与公众知识相对应的知识形态,而且也是一切知识共同的个人特征。个人知识内容具有内隐性、整体性、独特性、客观性。个人知识的探究形式为归纳概括、默会思维。个人知识的表达形式有言述与非言述两种。个人知识存在于个人思维、感受与操作之中。课程实施过程中个人知识的生成大致经历外化表达、交流讨论、活动体验、反思内化等阶段。个人知识的教学策略有:情境激活、表达展现、经验共享、亲历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现实世界视野对生活的探究与体验,自然世界本身成为课程.超越对自然的役用与膜拜,走向对自然的理解、欣赏与看护,是综合实践活动自然维度开发的基本原则."在自然中"的自然探究、"关于自然"的自然探究和"为了自然"的自然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自然维度开发的基本内容.此外,在开发的过程中尚须注意季节的变化、在自然探究中渗透人文精神并引导学生慎重对待探究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校本课程的人本特性出发,阐述了校本课程人本精神,论述了校本课程的人本化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本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了探讨。旨在阐明地方学校开展校本课程须以育人为本,实现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学校课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为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而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的管理活动,基本任务是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决定于学校管理的自主性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构建学校课程管理体制,应建立健全学校课程的规划和决策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系统、实施管理系统、评价管理系统,并应加强制度和规章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需要以学校为主体,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整成为一个有序而高效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学校课程结构设计。学校课程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将学校课程体系纳入整个学校发展的图景;实际地处理好现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局限性。统整后,作为一种宏观的参考性框架,学校课程结构包括基本课程、强化课程、微型课程和自由学习四大块。本研究以上海市新会中学为个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