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绿十字,国际通用的工交安全意识标志;安全生产,人类生存运动的永恒主题。人类生存,依靠生产;人类幸福,则需要生产安全。然而—— “绿十字”在世界告急 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不公,然而却又是如此的“公平”,无论是东方西方,不管是富国穷国,安全事故都是久治不愈的顽疾。  相似文献   

2.
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走向未来,教育就如同船桨,帮助人类从过去驶向未来。面对又一个契机的教育发展中国家均已认识到,各国乘坐的航船,不仅今天是在不同的起点启程,而且是以不同的速度向前驶去。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富国与穷国之间,中等发达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之间的距离,仍在继续加大。这种使富国更富有,使穷国更贫穷的“马太效应”,正向全世界报警:落后将带来被开除球籍的问题。70年代以来,体制改革成为世界性趋势。发展道路及其模式的选择,摆在每个发展中国家面前。不论是由于什么原因耽误了发展,严峻的现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恢复发展的契机已一去不复返了,穷国与富国之间在经济、生产技术上的鸿沟已经形成。面对此种状态,正奋起追赶的发展中国家,视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贸易中的盲点与思考杨俊杰,付仲民,李全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说:“今天,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是知识差距。没有转让,就不可能有持久的发展”。结合国情国力,我国的科技成果如何转让、贸易?按照我国现行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的规...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国际环境与我国的国家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国际环境总体上趋向缓和、但仍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该文首先简要回顾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 ,而后剖析正在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最后分析我国周边态势与地缘政治状况。随着近2 0a的高速经济增长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认为 ,中、美、俄、欧之间的制衡关系是决定新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因素 ;四者在相互斗争、相互合作和相互制约中塑造世界新格局是国际安全环境的主线。在参与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过程中 ,我国面对的周边国际环境是复杂的。既有有利的因素 ,也有明显的和潜在的不利因素。而这种国际环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还留有“冷战”的阴影 ,并受中、美、俄等大国间关系的直接影响。我国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建设也离不开周边态势的发展和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总的来讲 ,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韬光养晦符合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5.
现今,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旧秩序,即所谓的两极战略格局已经崩溃,而新的世界政治秩序则正在形成中。在两极格局崩溃之后,世界主要国家随之展开了一场以争夺建立世界政治新秩序主导权为中心的激烈斗争。海湾战争既是这场斗争的表现形式之一,又使这场斗争公开化、表面化。未来的世界新秩序将以何种形式出现,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这场斗争的结局。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在海湾战争结束之后,就有关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讨论,无疑对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对发展自身,跟上世界,以确立我国在未来世界政治新秩序中的地位与维护世界和平,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现就世界新秩序演变趋势及国际安全问题,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新的契机当今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之中,经济问题是基本问题。全球经济的主要问题则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则是国际资本的扩张中带来的两极分化效应——增值大部分被富国抽吸,从而使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效应。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不良,发展受阻,给世界的未来蒙上阴影。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变化发展的火车头。1986年世界高技术产品的国民生产总值达7000——8000美元,已占西方发达国家国  相似文献   

7.
不平等的权力分配将今日世界分成富国和穷国。随着创造财富的新体系的不断拓展,这种权力的不平衡将很快发生变化。自二次大战以后,世界被分割成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或南方与北方两大部分。如今,这种划分的重要性已日渐减小,而正在出现一种新的划分标准。世界将从现在开始被划分成快的和慢的两部分。这里的快和慢并非隐喻,世界各国的经济均可以划分成快的和慢的,要么是快速经济的国家,要么就是慢速经济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在星期三(7月14日)发表的来自英国政府顶级科学家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按照期刊论文和引文的计量研究,在被划分为富国和穷国的世界科学界,美国继续保持着绝对领导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布什在“9·11”5周年之际发表全国讲话,将“反恐战”定性为“为文明而战”。这个说法可谓是脱胎自政治学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为更好地解读美国现今国家安全战略,我们有必要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有个通彻了解。《文明与国际政治》一书是中国学者对“文明冲突论”反应的论文集。重读此书,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文明冲突论”的理解,把握布什“为文明而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新兴的科技浪潮为经济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在未来的赛跑中,穷国与富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处于新技术革命挑战最前沿的就是信息产业的急剧膨胀,整个人类社会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当前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已经把信息当作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产业部门,认为信息与材料、能源构成了社会进步的三大支柱,许多国家为开发信息资源,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美国最近几十年内,在农民和工人比重持续下降,而服务业劳动者比重变化不大的同时,信息业的劳动者在整个就业人口中的比  相似文献   

11.
1987年4月,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提出了“持续发展”议题,并希望能转变成“联合国持续发展规划”。应该说持续发展问题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问题提出来的,也希望在这个条件下解决持续发展问题。 持续发展的概念,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是这样阐述的:“持续发展的概念隐含着极限——不是绝对的极限,而是目前的技术状态和社会组织对环境资源施加的限制以及生物圈吸收人类活动效应的能力所产生的限制。但是,技术和社会组织可以管理和改进,为经济增长的新时代铺平道路。”“基本需要的满足不仅要求那些人数众多的贫穷国家出现经济增长新时代,而且也要求保证这些穷国能得到他们支持经济增长所需的足够资源。”“持久的全球发展要求那些更富足的人把生活方式控制在本地区生态资源许可的范围之  相似文献   

12.
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领导小组日前提出,将全面推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建设与环境创新,促进武汉·中国光谷“二次创业”。 一段时期以来,武汉·中国光谷按照“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目标要求,实现  相似文献   

13.
《预测》1984,(Z2)
1.D·贝尔谈“后工业社会”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D·贝尔所著《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预测初探》一书中提出的。他在书中称:美国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是从农业社会转入工业社会;而今天,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  相似文献   

14.
大气降水是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适度的雨水是人类所必需的。对农作物生产来说更是如此,恐怕世界上没有一个农民不企盼年年“风调雨顺”。曾有一位西方哲学家这样说过:“雨既有用,又会带来麻烦。”仔细想一想,你会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其实,在我们周围就有这样一种不受人们欢迎的雨——酸雨。 一个时期以来,雨水酸度的增加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早在1872年,英国化学家罗伯特·安格斯·史密斯(Robert Angus Smith)就在《空气与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一书中叙述了他对英国曼彻斯特市污染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描述了空气中的硫酸如何漂白织物,又  相似文献   

15.
编者絮语     
未来学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当前世界的情况去预测未来,预测世界将怎样演变。本刊自本期起开辟“国际瞭望”栏目,以飨读者。在世界剧变中,各主要国家都在调整战略,寻求和设计自己在未来格局中的位置,并试图构建(或参与构建)最大限度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新格局。本期的“国际瞭望”栏目中登载了赵一明、于德惠同志的文章《战后科技革命与世界格局演变》,深刻分析了战后世界格局解体的深层原因及未来新格局的支持点。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国国家CIMS工程研究中心从美国捧回了被称为世界制造业“诺贝尔奖”的“大学领先奖”奖杯,它表明我国由此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成为世界上第4个获此殊荣的国家。 所谓CIMS,译成中文意思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它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位名叫约瑟夫·哈林  相似文献   

17.
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美、苏、西欧各国以及日本,为使自己的国家在21世纪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成为主角,都在积极地调整各自的战略,为争夺未来世界的“制高点”而进行顽强的奋斗。他们纷纷推测:从现在到21世纪初叶,将面临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从未遇到过的复杂而紧迫的战略环境。这不仅是由于未来的世界将呈现一种动荡的,多中心的战略格局;而且真正的“世界大战”常常在“寂静的战场”上为争夺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 “效率就是生命”。行政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美国的彼得·弗·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管理者的本份,在求工作之有效”,“组织者和管理者的绩效(即效率)本身便是目标”。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提高行政效率?笔者认为,目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未来研究会作为东道主,与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于1988年9月3-8日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第十届世界大会”。·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436名中外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他们大多是未来研究、发展问题、规划和计划、管理、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学者,还有作家、政府高级顾问和高级官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国际学术团体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20.
《学会》2003,(3)
<正> 经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批准,中国消防协会将承办2005年“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国际火灾安全科学会议是国际上最有权威、最有影响的重要的消防国际学术会议之一,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理事会建议“第八届国际火灾科学大会”于2005年在中国北京召开,该会主席平野敏右教授于今年1月21日也就此事致函中国消防协会孙伦理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