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将数学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较好地运用是现在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将数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整合,较大程度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成了小学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威了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新课程中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课程纳入我国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课程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4.
我们讲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开头就讲:“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了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程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学校执行、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本的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为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调查”、“考察”、“访问”、“设计”、“实验”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  相似文献   

6.
指导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由国家规定课程内容、拟定课程目标、设置课时要求的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取向上以直接经验为主,其内容直接来源于生活领域,学生面对的是“生活世界”;在实践方式上以主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将其等同于学科课程、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7.
方玲玲 《教书育人》2009,(12):14-15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程。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家与各省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在这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做了很大的调整,新课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课程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式。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起我国正式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实行新的国家课程标准。课程的设置既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又有高度灵活性的课程结构,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大学习领域的13个学科,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学生潜能、兴趣和发展的需要,还有若干可供选修的模块内容。这些课程都是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课业。其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大独立的学习领域,是此次课改的“亮点”,它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科目。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着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品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学习方式。为了达到和实现以上教育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还“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了保障。”期望通过设计多种育人途径各显其能达到和谐互补渗透融合,发挥其综合功能,达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的新举措,也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为我国中小学开展开放式、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搭建了操作平台。 东北师大附小自2001年9月开展“南湖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并于2002年5月将“研究性学习”并入学校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自己概念的形成实验研究》课题中,使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逐步深入,结合学校的实际,他们将综合实践活动划分为六个领域,即志愿者活动、学校大型活动、班团队活动、假日活动、学年主题研究性学习和学科研究性学习。在近两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老师们萌生了许多深切的感悟,同时也有一些困惑,下面请听听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小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得到高度重视,小学教育的开展更注重课程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基于此,小学教育成立了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帮助小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以探究的形式将课程知识掌握运用,完善小学生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建设。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激励教学方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儿童音乐剧”形式综合艺术实践课的崭新理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从社会生活、学习经验中构建智慧、技能,是尊从了学生认知的规律:过分强调学科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生活经验,是违反了学生认知的规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相似文献   

1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实验稿 )》规定的必修课程 ,自小学 3年级开始设置 ,每周平均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 6年级 )(征求意见稿 )》的精神 ,其课程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为此 ,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郫县试验区的学校来说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验。一、自主收集整理课程资源 ,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笔者认为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门新型课程,也是课程改革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密切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出台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从2003年秋季开始,全省各地中小学陆续启用新的课程计划和教材。到2004年秋季,新课程计划和新教材将在全省全面实行根据新课程方案,全省小学一二年级开始设置“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置“品德与社会”和“科学”课程,小学三年级以上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省级实验小学、示范初中要率先设置综合课程,各市具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了一门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自主对社会生活进行学习,从中提高学生的品德累积社会经验。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与各门学科彼此交融,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到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国家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小学以综合性学习为主的学校教育新要求,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特征便显得十分迫切。共同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共同学习是指把学习活动变成齐心协力、目标一致的团体经历。这个“团体”可以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将数学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较好地运用是现在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将数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整合,较大程度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新近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 ,调整基础教育课程结构 ,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 ,把“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定内容之一。为了落实《纲要》精神 ,《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实施意见》提出 ,“全省小学三年级以上年级要将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要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当前阶段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素质教育发展之运而生 ,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何俐 《成才之路》2012,(6):85-8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地将"实践与综合运用"作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并列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