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读了黄泽佩老师的发表于1993年 《毕节师专学报》第三期上的《“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试释》一文,觉得其中误释较为严重,故愿借学报一隅,把我的着法说出来,与黄老师商榷,并就教于读者。 《试释》一文把“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一句中的“过 与“看”分别解释为“访问”和“看守”,同时联系前面的诗句,认为“千里来寻故地”中的“寻”字也是“访问”的意思。我认为三处都属误释。“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已经近乎今天的口语,其实不必再作什么解释,“过了”就是“过了”,”看”就是“看”,”寻”也就是“寻”,这比《试释》一文所解释出来的应该说还要更有利于表达词的思想感情。我认为引起其误释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或因不熟悉读词常识,或因没有深入领会词中用字的丰富内涵,或因没有正确把握整个词的主题思想,以及释词方法不当等等。  相似文献   

2.
阿诚 《英语辅导》2004,(11):6-7
上翘的猫耳帽、黑色眼罩、紧身皮衣裤、皮衣裳裤上有着一道道抓痕、还手持黑色皮鞭,这就是最新的“猫女”造型。虽说影片获得评论不怎样,但大家几乎都是心知爰明——既然看的是“猫女”,影片剧情我们也能鲭个大概了,那可能更吸引我们去看的也不过就是那位耀眼的“黑珍珠”,那个似猫的性感女人和一些还算精彩的打斗场面罢了。  相似文献   

3.
病态美不说西施难受得皱眉捂胸在东施眼里却简直就是维纳斯,只看林黛玉那一副病态:明明皱着眉而且眼神忧郁,却被写成“两弯似蹙非蹙骨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明明上气不接下气,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却说“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明明浑身无力,一阵风就能吹倒,却说她“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曹雪芹的笔墨真厉害。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阅渎?阅读是一种言语活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阅:看(字);检阅;经历。阅读: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而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中对comprehension的解释是:the mind’s act or power of understanding(理解,领会,理解力);power of including(包含力,含蓄力)。那么英语中的Reading Comprehension也就可以理解为“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能力”,即:看(书报)并理解、领会其中所包含的内容,然后解答问题。由此看来,阅读与理解是密不可分,阅读就要理解,理解之后方能更好地阅渎。  相似文献   

5.
孩子的“创造”最富有情趣,请看一首描写孩子“涂鸦”的古诗:“黄发垂髫儿,握枝向泥沙。似解世人意,信手乱涂鸦。桥畔流水淌,树梢日影斜。口口呢喃语,兴尽忘归家。”不是吗?当孩子抓起树枝在地上乱画时,那画是多么的无拘无束,典型的天马行空,典型的自由自在。自然,在某些“成熟”了的大人看来,“涂鸦”既无章法又无意义———他们显然忘了,他们小时候也曾如此这般地“涂鸦”过!他们更不曾发现,以大人的“成熟”嘲笑孩子的“幼稚”,这本身就是一种幼稚。请细品老舍先生的一段话:“看小女儿写字,最为有趣,倒画逆推,任意创…  相似文献   

6.
一、勤于耕耘,勇于探源。文言文教材由于其本身文字艰深古奥的特点,与现代文相比,更显得“繁”“难”。在钻研中,遇到疑点、难点,决不能绕道走,更不能知难而退,必须循理探源,穷微索幽。这样才能深入教材的精微处,吃透教材。例如我备贾谊《过秦论》一文,对于总领全文的结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就是在反复钻研之中加深理解的。起初仅抓住“仁义不施”作为亡秦的主要原因,有些资料也以此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但仔细钻研,阅读了一些资料,似嫌不够完  相似文献   

7.
她们还在园里玩,也不理会细雨丝丝穿入她们的衣衫。池边梨花的颜色被雨洗得更白净了,但朵朵都懒懒地垂着。蛆蛆说:“你看,花儿都困得要睡了!”“让我束摇醒它们。”  相似文献   

8.
《鸿门宴》作为《史记》的经典片段,入选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专题的“仔细理会”板块,其文本阅读难度不大,可以让高一年级学生细细品读、好好领会.通过对曹无伤这个诸人口中的“细”的分析,有助于把握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更好地理解文本意蕴.  相似文献   

9.
理解     
理解是什么?小时候,妈妈说,理解就是爸爸批评你,你能听进去;后来,老师说,理解就是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你能领会;现在,朋友说,理解就是你不用开口,我也能猜出你的心思。  相似文献   

10.
对比之一:是否努力把学生往文本的情境中带?1.把更羸的话有感情地读一读。2.看谁能读得像更羸。——《惊弓之鸟》“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有感情朗读的最佳途径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本意“。看谁能读得像更赢”这一朗读指导语的背后是试图  相似文献   

11.
我是家中的独生子。平时爷爷宠,奶奶疼的,别说家务活不曾帮妈妈做过,就是自己的事,也常常让妈妈操心。对此,爸爸没少教育我——“都长这么大了,连双袜子也不会自己洗。”“你看人家晨晨,不仅能帮他妈妈擦地板,还会做饭呢!”……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不以为然地说:“我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读一般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这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会读书。  相似文献   

13.
留学另一面     
时代不同了,大家发愁的事也不一样。100年前,当年的清政府派遣学子出国留学,招募学生很不容易,据说中国最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就是第一批“冒险”出去留学幼童中的一员。再后来,能读书的似乎都能出去留学,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周恩来、邓小平也都有到法国“勤工俭学”的经历。再看现在硕果仅存的学问大家,有几个不曾在海外深造?说明出国留学还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4.
视点与看法之三:理解与关爱 理解即领会、了解、懂得,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矢“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理想的师生关系里师生是互相理解的。  相似文献   

15.
本对郁达夫艺观的核心--“真”做了较细致的探析,认为“现实的真”是其表层追求,“情感的真”才是本质的内涵,领会了这一点,我们或许才更能理解郁达夫一生的追求以及他所遭遇的褒贬。  相似文献   

16.
所谓“语言置换”.就是采用置换课文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情节等办法,让学生对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进行揣摩,进而理解其内涵,领会其作用.向文本更深处探究。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是的,课堂幽默,似一把“击棒”,能敲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似一片“热土”,能沸腾学生的“血液”;似一块“磁铁”,能“吸”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似一座“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似一个“贮存器”,能给学生永久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数学广角”是传统教学所不曾涉猎的,旨在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思想方法以学生可以理解接受的简单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我们要梳理、领会教材中“数学广角”的教学目标,探究“数学广角”的教学策略,真切地引领学生经历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阎笔画具有简约而又直观形象的特点。把简笔画恰当地运用干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边讲边画,可以形象地传达出教学内容,而学生视听结合,听来生动具体,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一、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可惜助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教师事先找实物.制作图片又比较困准,若采用简笔画则既容易又省时。有些词语很抽象,教学时老师边画简笔画,边作适当的讲解,学生既看又听,便能很好地领会词义。如教学《草原》中“勾勒”一词,可以让学生看老师用线条画出物体的轮廓就是“勾勒”。“翠色…  相似文献   

20.
学会尊重     
近日读到这样一则故事:某年暑假,一位老师去老家度假。一天,他看见一位老农赶着两头牛在耕地。这位老师便大声问:“大伯,您这两头牛哪头更棒?”老农看了看他,没有理会。等到了地头,牛在一边吃草的时候,老农才附在他耳边轻声说:“右边那头更好。”这位老师很不高兴地说:“您干吗现在才说,还这么小声,怕吓着谁吗?”老农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两头牛,说:“牛虽是畜类,但和人一样,也有自尊。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不好,别看它们不会说话,却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辨出我对它们的态度。那头牛尽力了,但仍然不够优秀的牛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