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姚晶 《宜春师专学报》2011,(1):186-187,49
汉语和韩国语作为两种不同语系里的语言,虽然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上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存在比较范畴。韩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比较范畴时常受母语的影响而误用。汉韩比较范畴二者存在某些共性和差异。共性:都有比较对象和比较词,比较内容可隐含或显现。差异:比较词位置不同,比较内容位置不同,比较对象位置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副词"怪、很、十分、太、非常"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副词比较是词语比较中的难点,"怪、很、十分、太、非常"几个词作为副词使用的频率较高,也比较容易混淆,因此需要对这几个词进行比较.这几个词在表示程度高低、修饰的词语范围、否定形式和否定词的位置、否定词意义以及这几个词的重叠形式等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应注意.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英语、日语以及汉语比较结构的研究,从比较词,句法层面的词序和否定形式等方面讨论了它们的差异。尤其是比较结构中形容词形态变化和语序相关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利于更好的理解比较结构和人类语言中的共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杨水晶 《海外英语》2014,(19):258-259,265
该文通过对英语、日语以及汉语比较结构的研究,从比较词,句法层面的词序和否定形式等方面讨论了它们的差异。尤其是比较结构中形容词形态变化和语序相关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利于更好的理解比较结构和人类语言中的共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黄森文 《现代语文》2013,(5):137-138
本文以汉语"红"与日语"赤"这两个色彩词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角度对比二者的认知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汉语"红"与日语"赤"的认知意义存在共性;二者都具有隐喻认知意义,且存在共性;因文化背景及生活实践方式不同,二者的认知意义与隐喻认知意义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6.
文章用编码度理论和汉外、汉语普方古综合比较的研究模式,讨论汉语的基本颜色词。上古汉语比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基本颜色编码度低,现代汉语普通话与方言及方言与方言之间基本颜色编码度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是汉语颜色词的历史传承、变异和认知发展而导致的词汇创新造成的。上古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在“紫”与“褐”的发生顺序上是一致,但与基本颜色词理论的普遍发生顺序不一致,基本颜色词理论认为“褐”在“紫”前出现,而汉语正相反。  相似文献   

7.
苏玉洁 《文教资料》2020,(5):216-218
英汉语中都有丰富的颜色词,并且都具有一定的隐喻能力,不过在颜色词的范畴和隐喻方面存在一些差异。隐喻专栏的设置有助于学习者有效习得相关语词的隐喻,但是目前隐喻专栏设置于隐喻目的域词目词下的做法与颜色词为始发域的实际相违背。通过比较英汉语中的基本颜色词范畴与调查麦克米伦词典中颜色词词目的隐喻设置,探索适合中国学习者学习颜色词隐喻的词典设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认知的典型范畴观角度论述了词的联想意义。词的联想意义在词项意义体系里属于边缘意义,因此,它属于词项的非典型意义。联想意义构成的词项搭配一般结构比较固定,或者说有一定条件限制,联想意义是认知性辞格的结果,联想意义的理解总是和特定的文化背景有关。一个范畴的典型性构成跨语言之间的共性,处在词的典型位置上的指示意义,在跨语言中体现出某种共性。处在词的范畴外围位置的联想意义正是造成语言间差异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间的共性更多体现在范畴的典型性,语言间的差异则更多体现在范畴的非典型成分上。  相似文献   

9.
各种语言中都有表达颜色的词.不同语言中表达颜色的词,存在数量上的差异.语言学家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研究,发现在不同类型语言中,颜色词在各个层面具有不同程度的共性与个性.本文初步确定维吾尔语的基本颜色词,通过与汉语基本颜色词对比,分析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0.
中英文量词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的数词和名词不需要量词就能结合在一起,但这并不等于说,英语就没有量词.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汉语的量词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能找到相对应的词,只是汉英两种词语的量词在数量、类别、作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
「和製漢語」是日本创造的汉字词,现已在汉语、日语和韩语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和製漢語」在汉语、日语和韩语中存在一些词形相同而语义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同形类义词,因而容易导致误解和误用。在查找出汉日韩语中存在的同形类义的「和製漢語」的基础上,对它们在汉日韩三国语中的语义和用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为在汉日韩三国语中正确学习和使用「和製漢語」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评价范畴在语言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明确界定评价意义的性质与其外延范围;区分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的关系;从词汇与语句层面分析评价意义的语言展现特征;揭示评价意义在各种语言意义结构中的地位等。俄汉语评价范畴对比研究是目前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项前沿性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部分成果必将填补俄语语义学、汉语语义学、俄汉对比语言学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韩中语言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点,但也有很多不同点。韩国语中的助词、连接语尾以及接续副词共同承担着连接语法单位的作用,但在汉语中仅有连词作为连接素发挥连接功能。所以,学生在学习接续副词的过程中,由于受母语影响而造成在韩国语接续副词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混乱和错误现象。因此,对中国学生来说,正确认识韩中语言各自的特征,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区分二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必将对他们在学习韩国语接续副词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比较教育学与比较文学握握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教育学与比较文学在近两百年成长中,有着惊人相似的学科发展历程、学术品格特质和现实问题困境.这说明它们存在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利益,应走到一起同舟共济.所以本文建议两门学科结成合作伙伴,引入"比较学科"和"比较科学"研究平台,成立比较科学研究中心,推动跨学科的联合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比较诗学与中国诠释学的创建是目前中国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两个问题。比较诗学与哲学诠释学乃是基于相同的哲学思潮,它们都是对盛行于19世纪的唯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反思和超越。在中国诠释学的创建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借鉴西方诠释学的理论,以其作为学术参照,另一方面要从中国诠释传统的实际出发,对于在中国诠释历史中所形成的章句之学、训诂学、考据学、目录学等学科有充分的认识和使用,从而创建出立足于中国诠释传统的诠释学理论。这样一种研究的方式和思路对于中国比较诗学的发展无疑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所要求的独特研究方法有可能就体现在创建中国诠释学的过程中,创建中国诠释学也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比较诗学发展中可以参照的一个成功范例。从另一方面看,比较诗学也为中国诠释学的创建提供了比较的视域,而中国诠释学的创建对比较诗学有重大的启示意义。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提供了学科基础和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汉语和韩语中同时存在的“形同”成语从意义的差异角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对于汉韩“形同义异”成语,从其分类、辨析以及意义差异的趋向和原因等三个方面展开,作了较详尽的描写和阐述。此分析有助于归纳汉韩成语的演变情况、趋向和规律性,并在汉韩成语互译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回顾和分析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和争论、人文主义方法和科学方法的争论、定性的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的争论以及是否应该发展特定的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中国比较教育在新世纪不仅担负着介绍世界上其他国家教育经验的任务。也有把中国教育实践介绍到世界的责任,为此要提高研究方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韩两国自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甚深。在诗歌方面,中国古典诗歌对韩国诗歌的创作、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韩国诗的形式、内容、技巧等深受中国诗的影响。中韩两国诗学的承传踪迹是余光中、郑芝溶二人"乡愁"意识生发的背景,他们同有"失国"感,但在精神层面上的感受却又有不同,前者是"有国不能归",后者是被异族殖民的"亡国"。因此,二人的"乡愁"主题中"寻根"与"无根"是他们的精神源点,但二者在"失国"的精神状态中对乡愁的表达和乡土的想象却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在《乡愁》作品中通过意象实验、语言运用以及诗情内蕴的营造,来表现出"乐观"与"悲伤"两种相异的诗学风格,是他们乡愁诗的气质和基调。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科际整合研究的比较教育方法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论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当代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所遇到的一个"瓶颈".科际整合研究是当代较有影响的研究模式,它对比较教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比较教育的学科特征和现实境遇决定了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科际整合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观念上整体观照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和而不同"是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