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所谓灾害新闻,就是以报道灾害为内容的新闻体裁。灾害新闻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灾害过程可分为:灾害预防新闻,抗灾新闻,赈灾新闻,灾后反思新闻;按灾害报道题材可分为自然灾害报道、人为灾害报道、事故报道。”  相似文献   

2.
都市报的新闻题材多种多样,从近两年的发展趋势看,“民生新闻”是所有媒体争相拓展和挖掘的重点。做好“民生新闻”,其实就是从“百姓关注”的角度出发,对新闻题材、报道角度和方式进行选择、策划,以期形成一定的媒体风格,争取受众认可。  相似文献   

3.
文化类深度报道是针对题材重大、报道面广、信息全面、深刻透视文化类新闻事件或文化问题、富有理性思辨的一种报道方式。如果说文化类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文化类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就是“求是”。  相似文献   

4.
历史题材报道是新闻报道经常遇到的一种题材,每遇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重要节庆纪念日、重要人物的诞辰及逝世纪念日等,一般都会回顾历史、总结过往,有时是单篇操作,有时是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展现。按照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对新闻给出的定义,“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此定义之下,历史题材的报道从内容上来说显然不具有优势,如何将历史题材的报道做得更有看点更像新闻?笔者结合数年的新闻实践谈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从业者则是文化产品的"把关人"和"传送者",他们担负着反映社会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通过舆论引导实现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灾难新闻是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题材。”灾难报道题材可分为:“自然灾难报道和人文灾难报道”,在近些年的新闻中人文灾难事件的发生频率远多于自然灾害,如空难、海难、火灾、爆炸、恐怖暴力及其他个别意外事故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6.
何谓社会新闻?有一种说法认为社会新闻就是反映奇闻怪事和报道社会阴暗面,就是猎奇。这是对“社会新闻”概念的不确切解释,或者说是一种误解。社会新闻一般是指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道德的新闻。在西方新闻学里,由于这一新闻的报道手法比较轻松,大多反映世态人情,容易引起公众兴趣,被称为“软”新闻,以区别于重大题材和主题严  相似文献   

7.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善待社会新闻是地市党报改进报道的取向之一,也是新闻报道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个方面。新闻报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 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格调; 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 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其实,对“正面”和“负面”报道做如是的界定…  相似文献   

8.
刚到报社工作时,就曾有同行记者“善意”地提醒我,“旅游新闻嘛,无非就是饭店、景点、软件硬件,实在没啥专业性可谈”。这大概是说,与物价、公交、水电气报道相比,老百姓对旅游主题的新闻关注度要低得多。那么,情况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要发掘出好的旅游新闻主题来,绝非易事,旅游新闻的报道题材涵盖了交通园林、文物考古、环保生态等多个学科门类,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许多地方都把旅游业列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其实,旅游新闻—— 题材虽小“天地”宽  相似文献   

9.
当记者最苦恼的事情是没有新闻可写。没有新闻可写的原因,一是新近的确没有发生具有宣传报道价值的事件;二是虽然新近发生了可报道的事件,但由于事件题材相同(或雷同),类似的新闻早已被同行报道过,再写起来就是“炒冷饭”,没有了滋味。那么,如何才能让报道常写常新、多出彩,甚至达到“旧闻里面有新闻”目的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一个“勤”字,具体说就是要做到脑勤、眼勤和腿勤,这对于新闻出新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闻形态,“关注民情”可谓民生新闻的灵魂。“民生新闻”的报道,更加明确地代表着普通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其独特品格集中体现在“三民”上:即以民本为取向,以民生为题材,以平民为视角。而在“三民”中,“以民生为题材”的报道题材取向是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的题材,也就是构成新闻摄影作品的材料,即新闻摄影作品中具体报道的事件或现象。研究新闻摄影的题材,不仅要考虑力求与读者兴趣相结合以加强宣传的效果,而且应努力扩大报道面增强读者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2.
王玉婷 《青年记者》2007,(12):86-86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社会新闻的主格调;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家于光远曾经说过:“灾害是永远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自然—社会现象,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也就是征服自然、兴利除害的斗争史。”与此关联灾害新闻也永远是新闻报道一个不容忽略的领域。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媒体历来非常重视灾害新闻的报道。通过美国主流报纸这次对印度洋海啸的报道,或许我们从中能受到某些启发。  相似文献   

14.
抗灾,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永恒主题.灾害报道作为新闻题材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常常是新闻传播媒介的“座上宾”.由于灾害性报道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与延伸性等固有特征,因而,它对读者和听众具有更大的“共同兴趣”值,其关心与注视的程度是超越阶段范畴和区域限制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以回顾《宜昌日报》改革开放16年来灾害新闻报道为切入口,深层次地探讨灾害报道“量”的掌握与“度”的引导艺术,鼓舞群众增强抗灾自救的信心,增强复苏经济的凝聚力,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精神赞歌,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而今新闻竞争异常激烈,想抓独家新闻难上加难。而强烈的策划意识、独特的新闻手法可以使报道在某个层面上成为“独家”。温州日报采编人员在周大军等重大题材的报道上,就是通过强烈的策划意识,实现新闻运作的四大转变。  相似文献   

16.
刘冰 《青年记者》2004,(9):52-52
什么是“观点新闻”“观点新闻”,简言之就是在新闻报道中体现记者观点,反映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特殊认识的新闻,就是有分析、有见解、有思想的新闻。“观点新闻”属于深度报道,但又不同于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通过策划,挖掘“冰点”背后的新闻,使之成为“热点”;或对大多数读者关心的问题和事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意义的挖掘和“炒作”,包括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前瞻性报道等。“观点新闻”则不同,它不用炒作,也不用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就是对某一固有新闻素材带有记者独特认识的报道。它一般也用不着连续报道,三五百字就可以解决问题。“观点新闻”也不同于言论,它首先是新闻,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  相似文献   

17.
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在采访和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深度报道角度选择的最优化,就是对若干相对较佳角度的选择及这洋一些角度之间主次轻重关系的安排。 八十年代中期深度报道在我国勃兴后,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不良现象,出现大、偏、玄、滥的倾向。所谓“大”就是贪大求长,似乎一写深度报道就要洋洋万言,搞长篇连载;“偏”,指题材偏,过多追求揭露型,否定型的报道题材;“玄”,就是在“探析”、“反思”、“思辨”之中,从“放眼世界”的夸张吓人的口气,到似是而非,令人费解的新潮语言,乍看令人眼花缭乱,仔细考察,却少有新东西,给人以故弄玄虚、耸人听闻的感觉;“滥”,有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报道中,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一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19.
新闻故事化之忧——当故事化成为新的新闻报道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希光认为,新闻就是“找故事的艺术”。故事化使记者能突破传统模式化报道的窠臼,努力发掘新闻中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情景,使报道更具可读性,但也使记者、编辑在选择报道题材、报道角度、报道方式时陷入“找故事、说故事”的新窠臼,悄然改变着传统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20.
对于当前社会新闻报道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骏 《新闻采编》2002,(6):18-19
何谓社会新闻?新闻史上可以说众说纷纭, 《辞海》的解释是“社会新闻就是侧重报道社会生活、社会风尚、道德及社会道德的新闻。在中国,作为一种新闻分支,指侧重报道事故、犯罪、社会风尚、道德以及有业余文化生活的新闻等。在西方,因其多数写法较轻松而又反映世态人情,易引起公众兴趣,故称之为“软新闻”,以区别于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