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少祥 《山东教育科研》2014,(9):F0002-F0002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书法艺术发展到现今更是异彩迷人,流派众多。书法作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因书写着不同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势等,造就出一幅幅独一无二的瑰丽作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渐江与萧云从的绘画、书法作品及研究他们绘画艺术的史料为基础,分析影响他们题跋书法风格形成的不同因素如成长环境、师承取法与个性心理等等,运用比较方法归纳出他们题跋书法艺术风格如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等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品读     
<正>古人说过,墨法比笔法难。因为笔法还可拿方式做准则,而墨法就只有蘸墨在纸上的刹那,自己去体会,很难说得出道理来,所以说比较笔法更难。——张大千从形式技巧层面来说,书法艺术包含笔法、结字与章法三大要素。实际上,墨法也非常重要,墨法活与不活直接影响到书法作品有无神采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就要从笔法、墨法、字法、章法、汉字演变、书法创作等方面全面深入地学习,不断加强书法基本功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悉心指导,帮助学生修正错误,这样学生的书写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书法的艺术美,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书法作品中涨墨法应用效果的分析,阐明了涨墨法应用中要掌握度和量的观点,客观地分析了涨墨法应用高手王铎的作品及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邱志文 《高教论坛》2006,(4):99-101,106
传统书法教学片面强调“手”的临写功夫,忽视“眼”和“脑”方面审美素质的培养;当代书坛有忽略书写技能训练和审美素质培养的倾向。从哲学的高度、书法课的教学目的、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书法艺术的特殊性等方面看,书法教学中书写技能的训练和审美素质的培养,均有其客观必然性。提高书写技能的基本途径是掌握笔法、墨法、结体、章法。书法审美素质的培养,要贯穿于书写技能的训练中,要适当讲授一些书法理论,要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支奇葩,青少年应该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态度要端正;从临摹字帖入手学〉习;重视楷书的学习;重视笔法的练习。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和艺术角度,书法艺术指的是记录个性化历史人物的命运,反映现实社会中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线条型艺术形态.书法艺术具有传统性、时代性、审美性、情感性、简约性、空灵性等诸多特点;在具体功能上,书法艺术具有令人解放的功能、表现功能、引领功能、批判-匡正功能以及陶冶功能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立的艺术结构体系和美学体系,对现代平面构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平面设计师们应该从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的艺术领域里去寻找二的契合点,发展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我学习毛体书法艺术,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时,报刊上经常刊登毛主席的诗词,我也逐渐产生了对毛体书法艺术的兴趣,但字体都较小,难以看出其笔法、墨法。因此,学不到毛体书法艺术的精髓。直至看到毛主席的手书真迹,即《文稿卷》《自作诗词卷》《题词题字卷》《手书古诗词卷》,真是如获至宝。后又见到《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鉴赏》这些书法资料,更是如饥似渴地进行临摹、观赏。经这一  相似文献   

11.
贺观清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4):82-83,96
中国明代的书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及书画结合的倾向,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就其整体艺术而言,不如前贤,但在书法艺术的形式感和个性化方面却有着突出的成就,表现出时代性与个性的统一,产生了一大批集大成者。但随着帖学书法的盛极而衰,明代书法在掀起最后一波高潮后亦走向没落。明代尤其是明末书法的盛衰,对清代乃至当今书法都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2.
"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写意画是充分运用书法艺术的笔墨要求来塑造形象和表达意境的,"书写性"的用笔是写意画的基本绘画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了。  相似文献   

13.
引书入画对人画的成熟发展有利有弊。其利在于,对书法意趣的追求和对书写意义的强调,使绘画由传统的物象模拟转向物象意义的符号性传递,并突出笔墨形式的独立价值和画家精神人格的独立意义,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从再现性艺术走向表现性艺术。其弊在于,由于强调笔墨程式,导致绘画走上形式主义道路;由于重“意”轻“法”,游戏翰墨,造成绘画作品出现真假、优劣混杂的局面;由于追求凝炼简洁,破坏了画法的丰富多样性;由于书法直接并大量的进入,出现“书侵画位”的现象;由于强调骨法用笔,重笔轻墨,导致出现气韵受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笔者试图站在艺术史的角度较全面地从人品、画品、诗品、书品等诸方面去评述清初著名书画家、“常州画派”鼻祖、“南田三绝”──恽寿平其人的艺术成就与人格。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画市场至明代日益发展、成熟,突出地表现在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苏州地区。明代苏州地区书画交易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初期书画家迫于生计,选择相对隐蔽的私下的物质交易方式;明代中晚期,书画家靠"润笔"来养生或赡家,开始了直接的货币交换;后来,书画交易普遍由画商经手,市肆操作,价格层次清晰,交易方式逐步正规化和固定化,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董其昌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代表,在绘画实践上以推重笔墨形式之美而独树一帜,其“古雅娟秀、气韵超然”的艺术风格,影响了明末及以后的中国绘画朝笔墨形式发展。董其昌一方面将书法艺术之笔法巧妙地融入到绘画中,生发出刚柔、苍秀、道媚、生熟、巧拙兼具的视觉美感;另一方面创造性地将古人善作自然丘壑并以此为审美标准的美学观移位于笔墨,诠释创作者的情感精神,辩证地区别出自然真实与艺术真实。董其昌的作品虽不求形似,以意取之,却能以笔墨之趣表现出自然大象之美。  相似文献   

17.
徐生翁是清末享誉江浙一带的著名书法家,其书学审美观表现在师法造化、笔少意足、无法而法的特点;其篆刻和绘画又是他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法艺术在“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三种具有鲜明性、典型性、创造性风格中不断发展,元、明、清三代的书法家们在这三种风格的影响下.为发展我国书法艺术曾作出巨大贡献,本对元、明、清六家书艺作一浅析与探源。  相似文献   

19.
“韵”是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其运行轨迹,大致是衍化于唐前,成型于宋,深化于元明清。书“韵”生成,源发自书法主体有雅量、气度、神采、高格;对于书法客体来说,即书作要能有“余意”、“态度”、“书外意”、“幽趣”;创作方法上,“和”是要领,多用“卧笔”、“圆笔”、“提笔”、“飘笔”,须“藏锋”、“虚和取韵”。  相似文献   

20.
从艺术史及美学的角度揭示书画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出精研书法有利于绘画的提高;学习绘画使书法造型更有神采,更有气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