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听课习惯、书写习惯、预习习惯等。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预习习惯的养成为例。小学语文预习是让学生利用旧知识去解决新内容,实际上这个过程也就是在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分别要求:“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这充分说明了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应培养中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一、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叫他们预习不可。”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明确预习要求、编写预习提纲、书写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等环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了确…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语文是一个日浸月润、潜移默化的学科。学好语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中学生要学好语文,与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密不可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一定要先预习。预习不是读课文查生字这么简单,应该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学生可以这样预习。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是学生思维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要求来讲,全面细致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能力提升以及学习素养的升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预习与技巧预习方法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作用,将成为语文教学模式中创新而深刻的方法。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习惯中注重学生预习环节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教师都在做的一件事,课前预习就不失为一种好习惯,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同时还能养成学生提出独到见解,思考问题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让不会预习的学生养成常规的预习和重点预习的习惯,以便将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课前就学好,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也没有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当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一、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1.预习性阅读应该在课前。预习性阅读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关键,能在课前进行恰当地预习性阅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可以将提前预习的知识中不懂  相似文献   

7.
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 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要抓预习习惯的培养。因为预习习惯的形成是通向自学的必由之路。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着力抓了这一环节,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懂得预习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白预习的好处和重要性。学生总是会离开老师的,必然要走自学的路,要独立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而要能自学,必须先搞好预习这一过渡,在校就养成预习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才能适应今后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养成乐于学习、乐于读书的习惯,是值得大家努力研究的问题。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特别是结合对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理解,我尝试着在上课之前安排布置预习,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结构,改进授课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简单总结如下。一、课前预习先设计可行的预习方案。如何设计和指导预习活动,我主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对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从培养预习习惯着手,逐步养成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9.
一、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是自学的演习,它是各门学科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文学习中预习尤为重要。教学生学会预习,坚持预习不仅是为了扫除学习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独立分析  相似文献   

10.
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养成预习的习惯,重视预习工作,对于数学学习十分重要。经过调研,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凡是预习工作做得好的学生,成绩都会相对出色,凡是预习工作做得不好的学生,成绩一般都不会太突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预习对学习产生的积极效果,注意预习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指出,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在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消化新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三年级开始,我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引导学生全方位预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对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本文指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注重正确的预习策略,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即:从预习兴趣着手,激发学生的预习欲望;从掌握技巧着手,提升学生的预习品质;从查、问、写着手,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好的学习方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标准下做好上课之前预习,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好的学习方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授人以"渔",交待任务  相似文献   

14.
预习是学习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是学生对新课学习前独立地对新内容进行准备性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前奏和序曲。如果这一"前奏曲""弹"不响,必将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预习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继承并将之发扬,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激发兴趣———引导积极预习的意识"、"教给方法———进行有效的预习"、"注重评价———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注重坚持———锻炼预习的持之以恒"几个方面阐述了学生语文预习习惯一步步养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可见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把握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造福学生终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的习惯,在活动中吸取各种有用的信息。养成倾听的习惯、善于表达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等;养成大量阅读、及时复习、按时完成并自觉检查作业、勤于动笔等良好课外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尝试以《史记》的学习来探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一、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类别(一)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听课前的准备,是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它能为新知识的学习扫除障碍,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增强语文自学能力。《史记》的大多数文章内容含量都比较大,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的发挥。而且,学生预习习惯养成对我们教学,对学生的课堂教学,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本文主要从学生习惯预习的培养这一着力点及效果谈谈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如何学好语文?如何让短短的40分钟更高效?实践证明,在课前加强预习很重要。要知道,学生在预习的阶段,虽不能理解透彻,但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有动脑筋的过程。让学生不断的思考,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整个预习过程就是学生自我不断地求知、获得、提高的过程。因此,抓好语文预习这一环节,对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促进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部编版教材的广泛使用,预习在语文学习中地位不容忽视,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起点。从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必要性,现阶段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探讨改进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