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马路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但你听说过"中国式过马路"吗?近来,"中国式过马路"这一话题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随即又涌现许多形形色色的"中国式××"。先来说说"中国式过马路"吧。"中国式过马路"——原系网民对行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  相似文献   

2.
《父母必读》2013,(4):34-34
认识斑马线,会看红绿灯,能让宝宝更安全地成长!现代社会,车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拥挤,让宝宝从小就知道一些马路上的安全常识非常重要!认一认,马路上的交通标志红绿灯指挥汽车和行人的提示灯地下通道到马路对面去,可以走地下通道斑马线这是行人过马路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大街上真热闹啊!到处是来来往往的行人,数不胜数。特别在路口的红绿灯处,更是繁忙异常。可是,我越看越奇怪,为什么那么多大人们过马路都看不懂红绿灯呢?只见行人与汽车互不相让,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过马路”的解决之道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为了有效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陋习,各地纷纷开始出台惩罚措施.在北京,“带头”闯红灯的行人将面临罚款.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13,(17):58
凑够一拨人就可以走了,不理会红绿灯的"中国式过马路",从去年开始就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而如何管理,是令各城市头疼的问题。3月1日,浙江省实施新规,行人只要被交警现场查获有闯红灯和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就会被处罚5至20元。为此,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警力。此次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处罚,范围之大、处罚之  相似文献   

6.
北京整治"中国式过马路"12月11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慧忠路口,19名闯红灯的行人分别"吃"了10元的罚单。从即日起至2013年3月,北京市开始整治影响城市秩序、车辆通行和群众反映集中的九类问题,机动车走应急车道和行人闯红灯都在整治的范围之内。11日上午,朝阳交通支队奥运村大队民警在慧忠路口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不看红绿灯,凑一堆人就走)进行了集中整治。仅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查处了19名闯红灯的  相似文献   

7.
正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这件事,结果也许没有你想得那么好,弄不好,对孩子的伤害可能比"一个粗暴的举动"更大。在我家小区和商场之间有一条马路,平时总有很多汽车快速地穿过,而且这条马路没有红绿灯和交管人员维持秩序,所以,每次大家过马路都会小心翼翼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过马路可以看红绿灯,可是盲人过马路,看不见红绿灯,就很危险。我想发明一种盲人音乐红绿灯,红灯亮起,就播放比较刺耳的音乐;绿灯亮起,就播放舒缓的音乐。这样的话,盲人过马路,就会很安全。(指导老师任建洪)盲人音乐红绿灯$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小马驹文学社@林如意  相似文献   

9.
陈策  刘丹 《父母必读》2021,(2):76-77
在我家小区和商场之间有一条马路,平时总有很多汽车快速地穿过,而且这条马路没有红绿灯和交管人员维持秩序,所以,每次大家过马路都会小心翼翼的. 故事笔记 昨天晚上,我准备带女儿和儿子去小区对面的商场玩,要穿过那条特别乱的马路.我抱起儿子,紧紧地抓住女儿的手,想拉着她和我一起过马路.可是,女儿突然不愿意了,她大声地抗议着,拒...  相似文献   

10.
陆可爱 《教学随笔》2013,(Z2):38-47
<正>【论题聚焦】"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  相似文献   

11.
“过马路,要记牢,左右看,不乱跑,过街要走斑马线,还有天桥地下道。红绿灯,要看好,安全第一最重要。”这首儿歌,大家会唱吗?你知道“斑马线”的由来吗?早在古罗马时代,意大利庞培城的街道上,人、马、车混行,交通经常堵塞,于是,人们将人行道加高,使人与车、马分流,然后,又在接近路口的地方,砌上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称为“跳石”,以此作为行人过街的标志。行人可以踩着跳石穿过马路,马车也可以从跳石间安全地通过。今天的人行横道就起源于这种“跳石”。到了19世纪,汽车的速度及危险性都超过了马车,“跳石”不再适用。经过反复试验,19世纪50…  相似文献   

12.
红绿灯     
红绿灯,亮晶晶,一闪代闪像眼睛。站在路口当交普,指挥车辆和行人:红打停,绿灯行,交通规则要记清;横过马路要谨懊,安全第一牢记心。红绿灯@熊益美~~  相似文献   

13.
香港细节     
苏北 《大中专文苑》2011,(17):70-70
在香港几日,虽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走马看花,然而只要你是个有心人,还是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发现香港管理的规范和有序。有些细节,让人感动。香港的所有行人红绿灯都安装一种发声系统,行人过马路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相似文献   

14.
于丽华 《中国德育》2013,(24):73-74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相似文献   

15.
小孙子两岁多时,我开始编儿歌教育他.如教育他讲究卫生,我编了<洗净手>的儿歌:"饭前便后洗净手,免得病菌进入口."教育他过马路注意安全,我编了<过马路>的儿歌:"小朋友,过马路,抬头看清红绿灯,绿灯亮了往前走,红灯亮了马上停."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说,家丑不可外扬。公开讨论外国人不喜欢中国的什么有违祖训。不过一来这些家丑机密已经被部分老外所窃取,我用中文写出来也增大不了泄密面。二来劣势分析也很重要,否则怎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汪洋中的一条船中国马路的生存逻辑是,机动车比人牛,宝马最牛。加上红绿灯对非机动车和行人而言基本上只起装饰作用,这使得老外立即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过马路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事。观看第一次到中国的老外过  相似文献   

17.
装大雷 《大学生》2013,(7):48-49
正美国纽约市的行人过马路时总是习惯性地按某些按钮。其实纽约市在上世纪80年代后,已经改为用电脑控制红绿灯了,所以按按钮并不能控制红绿灯。纽约市政府只是没有经费来拆除那些按钮而已。针对这种情况,著名心理学博客作者Jeremy Dan戏称"纽约市政府也许是用此举来增加虚假控制感",从而增加市民的幸福感指数。确实,人人都喜欢控制的感觉。艾根(Egan)在1990年做的一项针对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0月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10万网友转发。网友纷纷跟帖“太具象了”、“同感”、“在济南就是这样”,还有网友惭愧地表示,自己也是“闯灯大军”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9.
例案二 课题:安全地过马路 教学目的 帮助幼儿懂得安全过马路。通过学习,幼儿应能: ·辨认行人灯号,知道绿色人像灯号可以过马路,红色人像灯号要站住不动; ·说出至少两种安全过马路的方式。 教学步骤建议 1.儿童参与讨论安全过马路的规则,包括: ·一定要由成年人陪同过马路; ·一定要留意交通标志,例如依照交通灯号过马路;  相似文献   

20.
<正>在德国,幼儿园与小学都要进行"过马路"的教育,临近毕业,还要强化训练,作为毕业的一项重要文明与礼仪素质。幼儿园阶段,老师会经常在教室或操场设置"斑马线"和"红绿灯",反复演练如何正确地"过马路",直至一个差错都没有,人人都会"过马路"。幼儿园毕业即将升入小学之际,学校会先在操场进行大规模演练,之后,再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