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选用确凿、典型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方法,叫例证法。这种方法既可通篇使用它进行论证,也可与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论证。事实与观点的一致,是这种方法的逻辑力量之所在。下面仅就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为例,谈谈例证法运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采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比较类推”是这种论证方法的根本标志,没有这个推理过程,就达不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已知事物”是这种论证方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为所要论述的主体事物服务的客体事物,没有这个条件,不能使类推的道理明  相似文献   

3.
孙毅 《西北职教》2007,(3):36-37
《电子线路》向学生呈现自然界发展的基本规律。教材所表现的是经过逻辑加工的电学形式,呈现为自然规律——概念——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组成的纯逻辑系统。教材这种认识手段,一方面在忽视事物的感性认识过程中建立严密论证逻辑系统,使学生主体感性认识游离在抽象理论中;另一方面把那些需要观察的自然界对象从它的整体中游离出来,以整体的失真换来局部的真实,对电子学中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的产生形成、发展直至完善所证明思路的猜测和证明方法逻辑推理淡化了,便拉开了学习主体与原始客体的距离,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剥离了发现的过程、掩盖了真实应用的逻辑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4.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教学中一个传统的重点和难点,是一种常用的不可缺少的推理论证方法,没有它,许多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难以求证.同时,其思维方式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有着重要价值.但这种方法是利用两个简捷的步骤证明。取任意自然数时无穷多种情况的正确性,十分抽象,因而初学者往往领会不过它的原理,机械套用证明步骤而导致错误.传统的数学归纳法教学是按教材的知识结构,从不完全归纳法引出数学归纳法的概念,然后通过例题学习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教学中学生常常提出这样一些疑问:在第一步证明中,为什么只验证。所取的第一个值,而…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将比喻论证正式列为论证方法之一。这是不够慎重的,因为这种提法缺乏科学根据。真理能靠比喻来证明吗?否。一个正确的论证过程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前提真实,二是符合思维规律。但是,被有人看做前提的比喻,其真实性却是可疑的。  相似文献   

6.
在大多数线性规划、最优化方法和运筹学教材中,都要讲述对偶基本定理这一重要内容。但在一些教材中对它的证明缺乏完善性。我所见到最近出版的教材依然存在这一问题,例如有的教材作如下叙述:对于互为对偶的线性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7.
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中极其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可是在有专章或专节介绍方法的逻辑书和写作书中,却鲜有提到它的,偶然涉及了,也往往不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论证方法来阐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难道比喻论证不是论证方法吗?如果承认它是论证方法,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它的逻辑实质是什么?有哪些特点?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而要说清上述问题,关键是弄清比喻论证的逻辑实质。 (一) 比喻论证,顾名思义,是用比喻作论证,是用比喻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正确性的  相似文献   

8.
面积等值法就是对同一面积用不同方法表示从而构造等式的解题方法.很多人撰写文章论证了面积等值法的"神奇"功能,它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面积等值法容易理解,操作简便.本文从寻根的角度研究了它与勾股定理和相似之间的关系.面积等值法不但能巧妙的证明勾股定理,还能通俗易懂的证明判定相似的基本定理,即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材下册41页的"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2009年3月第2版).教材没有给出证明,笔者认为这是教材的缺陷,可以用  相似文献   

9.
假言论证和选言论证,属于间接论证。假言论证,又叫反证法,是常见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通过论证反论题的错误证明论题的真实性。在证明反论题的错误时,常常运用假言推理,因此,反证法又叫假言论证。  相似文献   

10.
立体几何是技校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包含着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反证法。本文就立体几何中的反证法教学谈几点认识。反证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重要性反证法就是由证明反命题不成立来确定原命题成立的一种证明方法。它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推理形式。它与直接证法相比较有一显著长处,就是当直接证法不易证明甚至无法证明时,运用反证法有时可以达到证明既简练又确切的良好效果。这一重要的论证方法,在初等数学里只是作为选学的了解内容,而对于技校生来说,反证法是必学的一种论证方法。因为如果撇开反证法,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基本定理就…  相似文献   

11.
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在平几教学中应当重视反证法的教学。由于反证法是通过证明逆否命题来确定原命题的正确性的,于是这种论证方法需要学生形成新的思维结构,这对初学平几的初中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编排依据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原则,首先在第一、二两章三处进行了反证法的渗透,使学生对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初浅的了解,然后在第六章的教学中逐步从理论上完善、深化,并在实践中加以巩固,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解了教材的脉络,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进行  相似文献   

12.
平面几何的论证,对于初学者一直是个难题。(内地版)教材在解决平而几何论证“入门难”问题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几何中命题的证明,要求严格的推理。推理的过程怎样表述,怎样书写,这是初学者棘手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非形式论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一个形式逻辑系统外非形式论证应做狭义理解,即不可能前提真并且结论假。而在一个形式逻辑内的可靠性证明中就蕴涵了这种狭义的非形式论证。因此,一个逻辑系统只要证明它是可靠的,那么它就能保证不可能前提真并且结论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21):13-14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写作必不可少的三个基本要素。论点是作者文章中所表明的自己的观点,论据是用来证明观点的事实和理论依据,而论证则是作者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纽带桥梁。教材中有不少经典的议论文,向我们呈现了不少经典的论证方法,值得我们写作和教学的时候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一种简化记忆单糖分子结构的方法 ,即搭桥法 ,并用归纳法加以论证 ,证明这种方法可行 ,它适用于所有单糖分子结构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一篇完整的议论性文章,总要包含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所谓论点,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基本观点和主张;论据,即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三要素”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论点用来回答“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则解决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一种简化记忆单糖分子结构的方法,即搭桥法,并用归纳法加以论证,证明这种方法可行,它适用于所有单糖分子结构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材中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是采用“平行转移比例”的方法,对于这种证法的思路通常是“在不能直接通过已知条件证明比例线段”的情况下采用.即已知条件中既没有平行关系又没有可直接相似的三角形存在.这时,只能通过添加“辅助平行线”才能得以论证结果.那么,应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办?怎样加?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况且书本也缺乏这类练习题.所以在学生遇到这类题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或者是盲目乱添加.这样既不能达到几何思  相似文献   

19.
黄琼 《初中生必读》2011,(11):38-39
对于议论文写作来说,有了论点、论据,还不成其为文章——必须要通过论证把它俩串联起来、整合起来,才能有条有理、有依有据地说服渎者。在议论文三要素中,论点、论据分别解决“证明什么”、“用什么证明”的问题。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常碰到这种情况:学生虽不断地接触证明题,但什么叫做“证明”,却无从准确地答出。给予学生一个清晰的“证明”的概念是必要的。什么叫证明?根据已知真确的判断来证明某一判断的真确性,叫做对于这一判断的证明。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一切逻辑的证明,都是论题、论据、论证三部分所组成的。 1.什么叫做论题?所谓论题,就是指明了题论和结论,其真确性有待证明的一种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