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电影《推拿》讲述的是以"沙宗琪"推拿中心为核心的盲人故事。本文从推拿小说入手,分析了小说和电影的差别,讲述了电影怎样以纪实性的方法开展描述,以及这种方法给影片带来的社会效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找寻解决影片中问题的方法,来帮助电影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和受众审美需求的不断发展,电影栏目也由原先差别分明的赏析类和资讯类栏目逐渐糅合,变为多个种类的混合体。互动化、娱乐化、平民化的特征越来越凸显,草根内容生产模式、网络互动等新时代因素也为电影栏目增添了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常静  秦明超 《今传媒》2016,(4):96-97
文学与电影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复杂而又重要的关系.文学(尤其是小说)为电影提供充实的素材.电影必须从间接的"祖宗",从具有数千年悠久传统的文学、戏剧和造型艺术那里寻找资源,来构成电影表现形式.第五代导演霍建起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电影《暖》寻找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往昔.在霍建起的影像下经过导演的改编,一切的残酷似乎变得柔和温情起来.  相似文献   

4.
李岩 《青年记者》2016,(2):79-80
莫言的《红高梁》,在1988年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时便大火了一把.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长达60集的电视剧《红高梁》在多家卫视黄金档播出.总的来说,无论是电影版还是电视剧版《红高梁》,都制作精良,堪称经典,但二者又具有截然不同的魅力和风格,其中隐含的不同的改编策略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5.
《赵氏孤儿》是中国戏曲史上流传最广泛、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一出戏。2010年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赵氏孤儿》成功上映,该剧是陈凯歌在继承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的基础上,对“赵孤”故事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本文将从“赵孤”故事的历史演变说起,着重比较元杂剧和电影两个版本在思想主题上的不同。通过比较分析,望为《赵氏孤儿》此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7.
《变形记》是20世纪最为异类的经典作品之一,给整个世界文学带来的启示和变化,无异于一粒种子和数年后满布各国的一片粮禾,一粒星火与几乎燎原了整个世界的一片红光。然而,它在于我,在20多年前的第一次阅读之后,埋下的却是我对故事无法释怀的困扰和不解。简单说,就是《变形记》中的一个硬邦邦的"假"字,使我如刺梗喉,长时间对这部经典无法接近和深入,只能是敬畏地沉默,如同仰望山顶的寺庙。我无法明白,一个人如何会在一夜梦醒之后,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正如你家门前的一棵花草,在转眼之间,结出了一颗巨大的苹果,这情景让人无法相信、不敢相信。  相似文献   

8.
寻求法律层面上的新闻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追求真实、反映真实、恪守真实、维护真实是新闻事业永恒的主题。所谓新闻真实应包含两个层面上的意思,一是客观真实,二是法律意义上的真实。 客观真实指新闻报道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实际存在的,的确发生过的。 法律意义上的真实,又有两层含义:一、所报道的事实应当是有证据支持和证明的事实。凡是写入新闻的事实,记者和媒体都应当而且必须通过合法手段找到充足的依据证明这些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有些事实或许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无法找到法律上认可的证据来证实它的存在,就不能作为真实的事实写进报道。二、所报道的事实又是按照法律和政策的要求进行适度过滤和技术处理的事实。有些事实尽管是真实的,但不作技术上的调整和变动,就会和有关法律相抵牾,扩散出去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事实报道与否及报道的度怎么把握,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宣传纪律的要求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9.
岳艳 《新闻三昧》2008,(7):22-23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事实发生以后,需要通过一个中介才能成为新闻,这个中介就是媒体新闻工作者。特大灾难新闻,历来都是世界新闻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了国人,震惊了世界,当然也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韩笑尘 《青年记者》2017,(23):100-101
《人民的名义》作为2017年的“现象级”反腐剧作,从最初亮相于电视荧屏起,便取得了收视率与口碑的“双丰收”.究其根本,是因为剧作内容真实、直接地反映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过程,传达出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心声,实现了对艺术创作而言举足轻重的客观真实,使整部作品在总体与细节上都很有说服力.对艺术真实的不懈追求使该剧释放出了优秀文艺作品的强大力量,实现了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热播热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回顾中国电视电影创作10年的基础之上,从技术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创作层面直至其本体上重新审视了从电视电影到数字电影的观念变迁,并且从以上各个层面重构了电视(数字)电影的存在,进而得出传统的电视电影观念已然远去,而电影在当前的存在无关乎介质的全新观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假新闻增多,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成为一个全社会瞩目的问题,业界和学界尤其重视,多有探讨。但多数章仍然停留在“从事实到新闻”的简单的反映与被反映层次,强调的是新闻“再现”事件的“原貌”问题,并未深入到事实的内部联系、事实与新闻的深层次关系等方面。快速发展的新闻实践却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难题,迫切要求理论界予以回答:为什么“要素”齐全的报道还会引起人们怀疑?为什么记“真实”地反映了事实却被斥虚假?为什么人们总觉得一些新闻背后似乎掩盖了什么?笔认为,这是因为一些新闻没有在“表层真实”的基础上实现“新闻真实”。  相似文献   

13.
客观与真实的异化——电视纪录片《英与白》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只被驯化、可以上台表演的大熊猫,唯一与人居住在一起的大熊猫。“白”是武汉杂剧团的一位女驯化师,她有着一半意大利血统,至今已经和“英”生活了十四年,为了遵守国际公约,“英”已经多年不能公开上台表演,“白”每天的工作就是精心照料和进行可能并无意义的训练。湖北电视台编导张以庆(下文简称张),在十个月的时间里拍摄和制作了反映他们生活的纪录片《英与白》。这部纪录片入选2000年上海国际电视节、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获得2001年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最佳长纪录片奖、最佳创意奖、最…  相似文献   

14.
35年前的一个下午,冯小刚第一次见到王朔,几杯酒下肚,两人成了朋友.王朔带着冯小刚走上了创作的道路,之后有了《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两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后来,拿着王朔的小说,冯小刚拍出《甲方乙方》,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也拉开了内地影史贺岁档的大幕.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新闻媒体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闻媒体通过批评、监督党和国家的各级工作人员 ,可以帮助他们纠正官僚主义、特殊化和其他种种不正之风 ,促进党的各级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的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 ,是否敢于批评 ,是否敢于揭露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人和事 ,是衡量党报党性强弱的一个尺度。在实际中 ,报纸的批评和舆论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 ,社会舆论是一种社会大众认可的共同意见。新闻媒体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工具 ,对社会舆论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新闻媒体产生的这种舆论的力量 ,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 ,但…  相似文献   

16.
17.
田源 《声屏世界》2022,(3):32-34
2018年,青年导演胡波凭借遗作《大象席地而坐》获得国内国外多个大奖,这些奖项是国内和国际观众对这位已故的优秀青年最好的纪念礼物.同时,《大象席地而坐》斩获大奖也引发了电影各界对这位英年早逝的导演和其遗作极大的关注.胡波将自己的短篇小说改编成长达四个小时的电影,在原作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人物线索,也同时改变了影片的叙事结...  相似文献   

18.
何顺民 《今传媒》2011,(12):57-58
从《建国大业》到《建党伟业》这类主旋律影片是官方意识形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一次碰撞,或者说是政治与商业的联姻,在现阶段开创了一条主流影片的市场化之路——全明星+史诗巨片。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探求红色历史镜像的文化意涵及电影媒介表现红色历史的优势和局限;产业化运作下传播模式的变迁;主旋律影片生产的天然优势和困境;红色文化信息的传播效果不应只关注票房,更应注重影片开拓的思考空间而激起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9.
胡淼 《视听》2022,(3):99-101
从动画电影《花木兰》(1998)到真人版电影《Mulan》(2020),中国的木兰故事一直是美国迪士尼公司拓宽全球市场的重要题材.动画电影《花木兰》曾引起热烈的反响,但真人版电影《Mulan》在我国上映后却备受诟病.分析两部影片的文本可知,二者在主要情节与叙事内核方面并无实质性差别,皆是借中国故事和中国元素传播西方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美剧在中国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收看热潮.经久不衰的美剧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剩下来的.并不是每一部剧集都能出下一季,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优秀作品才会存活下来.在美国严酷的考验就是“收视率”.播放几季的美国电视剧,都是“收视率”竞争中的赢家.2004年推出的《绝望主妇》连播8年,至今已播出到第七季,掀起一次又一次收视高潮,不仅大热欧美,在我国也培育了大批忠实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