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传 统 诗 论 中 所 指 的 意 象 实 指 作 品 中 以 景 寓 情 , 情 景 交 融 的 一 种 艺 术 处 理 。 要 想 准 确 理 解 古 诗 , 就 有 必 要 在 平 时 的 学 习 中 注 意 认 识 并 积 累 传 统 意 象 。 从 意 象 入 手 , 是 理 解 诗 境 的 必 由 之 路 。 古 诗 抒 情 言 志 有 些 共 同 的 套 路 。 写 送 别 、 离 愁 等 用 “ 折 柳 ”( 2002 年 高 考 已 涉 及 )、 “ 西 楼 ”( 许 浑 《 谢 亭 送 别 》: “ 劳 歌 一 曲 解 行 舟 , 红 叶 青 山 水 流 急 。 日 暮 酒 醒 人 已 远 , 满 天 风 雨 下 西 楼 。”)、“ 短 亭 ”…  相似文献   

3.
4.
历来论比兴有两种观点.一为比兴合论,另外一种则是把比兴分开。事实上.“兴”和“赋”和“比”都不同.“兴者,先占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索物以托情,谓之比;触物以起情,谓之兴。”(胡寅《斐然集》卷18《致李叔易》)可见,比与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手  相似文献   

5.
俞洲 《现代语文》2005,(6):91-91
发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而且有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理解的深化。而审美教育的心理过程,离不开想象的参与和调制。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培养审美性想象,寻找审美教育与想象力培养的交叉点,对于领略诗歌意境和艺术魅力,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病拾零     
①虽然历年来北大文科分数线一直居高不下,各省市文科考生还是对北大趋之若鹜。每年,各省市的文科状元大部分都被北大录取,而今年北大更是将文科状元全部包揽。《北大包揽全国文科状元》,原载《京华时报》,转引自《南通广播电视》2002年第37期)  相似文献   

7.
8.
9.
通感,就是在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同感官的感觉相互沟通。我国古代诗歌中常用通感手法,如“风来花底鸟声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 “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白居易《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以银瓶乍破和铁骑刀枪之声,描绘视觉形象,引起人们的听觉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0.
“古诗鉴赏”是语文高考中的一个考点,也是一个难点,就近几年考情看,这一块,同学们答题难以把握,失分过多.当然,这也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如何进行古诗教学,才能让学生很好的解读.我在多年的高三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深深体会到,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三十多年前,我在湖南湘潭读初中,教语文的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欧阳觉吾先生,清奇俊逸,谈吐儒雅,文章写得漂亮,旧体诗词的写作功夫尤深;而且讲课深入浅出.趣味良多。可以说,他是我文学创作的最早启蒙者。  相似文献   

12.
学生写作是语文水平和能力的综合体现,目前不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写作水平低;教师也时常听到学生发出“写作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在写作教学方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联想是智慧的桥梁,写好作文离不开联想.联想为形象感觉所唤起,是中枢神经系统由条件刺激所产生的条件反射.人们看到瑞雪想到丰年,看到乳燕想到春天.刘勰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联想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想像和联想能力匮乏的现状,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分为理解激发、策划实施、反馈评价三个阶段,运用古诗欣赏、图画诱导、命题留白、情境刺激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想像和联想能力,并及时反馈评价,尽可能地发现学生作品中的亮点和优点,给予肯定性评价和针对性指导,从而在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打开想像联想的闸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 :“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语文教学中 ,要保证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必须刻意保护和精心培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小学古诗的教学中 ,应激发儿童学习古诗的兴趣 ,让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语言的积累与感悟中得到持续的发展。一、开展背诵比赛 ,让学生的积极性孕育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背诵比赛 ,是孩子们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无论怎么比 ,也无论比多少遍 ,孩子们都乐此不疲。但如何让全班孩子都喜欢参与 ,积极投入 ,教者确实颇费心机。成功的喜悦是永恒的精神力量。孩子们的背诵水平参差不齐 ,我始终注意让人人都能…  相似文献   

16.
想像是指在原有生活记忆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它的特征是由此到彼,由有到无,由实到虚,既相似又不同,虚幻与真实交融。文学作品只有依凭生活又借助于丰富的想像,才能文思泉涌,内容丰富,构思新奇,气韵生动,多彩多姿,从而深化主题,增强艺术魅力。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的典范,启迪学生的想像力,对提高写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炼字和创意呢?所谓炼字就是对诗歌中的字挑选、修改、锤炼。使这些字能够塑造鲜明独特的艺术形象,能够最大限度地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言人之未言”的境地。“创意”就是在炼字的同时,作者不断地调整思想,使思想更加深入,使感情更加独特、丰富,使自己对生活有独到看法,对人生有独到的理解。创造出独特的意境。“炼字”和“创意”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言一字而意无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19.
想像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自古到今,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想像,有了创造性想像,才可能有创造性行动.  相似文献   

20.
当古诗中描写的"物象"同作者心中的"情意"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古诗的"意象",这也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所在。因此,古诗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探寻古诗中的意象,通过对意象的组合、想象和品味,感受古诗的神奇魅力,开启古诗教学的神秘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