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全方位渗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健康、全面发展。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在结合学校实际、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建构了涵盖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提升教学效能评价标准的以体育人学科质量标准,形成了课中学、课外练、训中提、赛中验的"四位一体"学校体育工作推进模式,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学生体质评价系统,构建以增值评价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体育与健康支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李发扬 《教师》2020,(12):114-115
传统体育教学仅重视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忽略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未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在体育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要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维出发,注重融入道德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体育教育"回归"应有的育人轨道。文章将综合探究体育学科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习惯、提升学生道德和健康品质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分析发挥体育学科对学生教学辅助作用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周永刚 《成才之路》2012,(28):79-79
重视体育与健康课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让学生重视体育呢?本文结合多年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谈了几点做法,旨在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中学教育中,有很多的学科被视为副科或者小学科,体育与健康课就是其中之一。通常情况下,领导和学生家长看重的是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像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小学科是得不到他们的重视的。往往最重视体育教学的,就是那些学生。但是,学生在乎的并不是体育课上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和身体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切实加强中学生体育教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紧迫的任务。体育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要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就不应忽视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体育教育能开启人的心灵,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生活,为他们能够充实地、快乐地拥有自己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表现能力,在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和提高修养方面都有独特的功能,是任何学科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相似文献   

5.
朱群兰 《中国教师》2013,(Z2):83-83
健康是生命的主旋律,而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则是一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的学科。因此,我们的体育教育直接关乎着我们下一代的健康和未来。本文试从中学体育的现状、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体育教育改革的对策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理清思路、拓展视野,以便"健康第一"的理念能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得以更好地体现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体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基础必修学科之一,不仅包括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而且致力于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育综合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分支,体育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教师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合理设计教学,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国家教育部门提出"阳光体育运动"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结构化教学是依赖结构化意识、思路和方法,促使学生思维结构层次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有效发展的教学。结构化意识是建立在意识及其结构之上,并自觉运用意识的双重结构,通过差异性与相似性对比等方法,不断形成结构的认识过程。在"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与"健康第一"学科追求下,体育学科结构化意识的结构是:"我"-运动-X。该结构的内涵是,想方设法唤醒、激发、维持"我"(每个学生),促其投身到运动中,通过X即具体的运动项目或练习内容,提高"我"的运动能力,体现健康行为,彰显体育品德,使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能独立面对社会挑战、具有主体意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精神健康的人。体育学科虽为副科,但同样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2016年召开的教育改革小组会议中,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升华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学科教育理念,促进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因而,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体质健康素养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将体质健康的培养与体育学科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此,本文随机选取我校初二到高二各个阶段的学生作为实验调查对象,在体育教学时,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为指导,探索符合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在课程改革发展中,加强对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的意义,同时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 转变观念抓好体育课程建设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了体育学科的性质,摆正了《体育与健康》在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中的位置,把"健康第一"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既反映了整个素质教育的要求,又体现体育学科的特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体育课程建设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来考虑课程建设;建立从生物、社会、心理、自我教育、养生、健康等多角度的课程目标体系.逐步改革成适合大多数学生兴趣和本校实际条件为主线的教材体系,建立以发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增进健康为主线的教材体系.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和锻炼相结合、生理和心理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一、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体育核心素养是体育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指学生在体育学习或体育锻炼中所应具备的,符合终身体育锻炼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特殊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内容包括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健康行为等。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的具体化,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素养;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和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一直把单一的体育学科作为教育内容和课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目标.但如果希望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使学生获得身体发展所必需的比较全面的知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学会生活和生存,使学生能从体育教育中终生受益,达到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的目标,仅仅依靠自身具有局限性的体育学科教育是难以奏效的.要解决这一综合性问题,就必须实现学校体育从体育学科教育向全面身体教育的转变,对学生进行整体化的综合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体育是什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说:"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是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而是为了教育人。"体育与健康课程属于体育,更属于教育,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主动、可持续的发展。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呢?张勇卫老师在本节课中展现得很充分。一、尊重生命体育教学首先是一种生命教育。本课中教师牢牢抓住体育学科的特性,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火炬传递""打开火炬""和自己比远""合作点火"和"你跑我接"等多样化的游戏练习为手段,让学生在游戏中练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何培养或完善健全学生的人格上,它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全面发展,是否具备独立人格,它强调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和个性的彻底解放,要求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单单是一个劳动者,更重要的是这个学生是否具有明确生活目标和高尚审美情趣,这样的学生要是既懂得创造又懂得享受的人.在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教学中融入人文观念,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更是教育学校的根本,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突出其人文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在课程改革发展中,加强对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的意义,同时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体育的本质特点是通过身体练习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期的学校体育必须摆脱虚浮、臆断等"异化"状态,根据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纠正学校体育发展中出现的偏差,坚持科学的人本理念,以学科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优化体育教学的路径: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强调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实现教师角色目标。  相似文献   

18.
健康是人生存、发展、创造之本.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将"体育"与"健康"合而为一,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良好道德品质和体育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学校体育关键要处理好体育与健康的诸种因素,处理好培养学生体能、运动技能与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处理好体育活动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习惯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纠正他们的一些不良认识和习惯,提高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正确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体育学科的特长,让健康教育更充分地在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提高他们的自我掌控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要求:<体育与健康课>要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但就目前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情况而言,还是不容乐观.课堂体育环境对激发学生的体育动机,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实现其终身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综合前人所述,轻体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体育环境的发展,在短期改变不了轻体育观念的情况下,如何在其它学科的课堂中营造一种有利于体育的环境,借助所谓的文化课课堂来改变轻体育的现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