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长微信群是当代家校合作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往往通过家长微信群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与互动,家长微信群也为家校合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随着家长微信群的普遍使用以及家长身份差异、教师过度权威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家校互动时存在的矛盾、冲突也随之显露。因此,探讨家长微信群中存在的合作问题,分析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在微...  相似文献   

2.
田旻晟 《上海教育》2016,(Z1):102-10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这句话强调了家校合作互动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更加应该积极地与家长沟通,进行有效的家校互动,促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部分家长都成为微信用户。微信因为具有使用便捷、能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等优势,越发受到大家的喜爱和青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快速便捷的载体,使之成为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开启家校共育的"网络新时代"。基于这一背景,我在班级里开展了基于微信的个性化家校互动实践,在家校沟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交软件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家校双方更易产生冲突,主要表现为微信群成为教师转嫁教学任务与责任的渠道、教师与家长地位不平等、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文章结合冲突主义理论分析微信互动实践视角下家校冲突的成因,提出明确家校责权、优化微信群环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优化策略,有效解决新媒体时代中存在的家校冲突,促进家校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家校互动是学生学业成功的重要保障,但我国农村家长参与低迷,学校互动乏力,家校互动呈不良状态。分析原因,学校提供的互动渠道符号意义大于其实质意义,教师受制于教师身份的专业主义,家长参与信心不足,学校、教师和家长沟通地位不平等。为了扭转农村家校互动不良的局面,学校要创新家校互动的方式方法,教师要突破固有的教师身份专业主义权威,家长要提高参与信心,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共育。  相似文献   

5.
现代沟通媒介技术的发展变革着人们的沟通方式,赋予人们新的沟通内容,班级微信群是这一技术在家校共育中运用的典型代表。班级微信群为家校共育中的各方带来技术性便利的同时,滋生出许多问题。对4所学校(2所小学、2所初中)的教师、学生与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班级微信群为家校共育中的各方增加了压力:班级微信群模糊了教师与家长的边界,为教师增压;班级微信群侵犯了学生的秘密,为学生增压;班级微信群挤压着家庭教育的空间,为家长增压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总有家长向我询问,为什么高中老师不常与他们交流孩子的情况。深入了解后,我方知问从何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微信群"已被普遍应用于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家校互动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通过"家长群"发布事务通知、作业要求、近期活动与学生情况,家长通过"家长群"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种种表现。虽说也有家长会抱怨群里的是是非非,但大家总觉得有这样的沟通方式利大于弊,以致听不到了来自微信的叮咚声,这些家长反而不习惯了。  相似文献   

7.
<正>"家校互动"是指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家长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通力合作,互为补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一致性,那么学校教学好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传统的家校教育中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学校和家庭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家庭,作为家长要了解学校和老师。学校和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老师要根据每个学生家庭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沟通渠道,以满足家长不同的需求。近两年,我运用微信班级圈这一平台,有效地架起了一座家校互动的桥梁。微信班级圈优点在于能保护隐私,能与学生家庭建立一种积极的伙伴关系。了解、沟通、理解是家校建立伙伴关系的前提,这种沟通方式的目的是形成老师和家长互相平等、互相指导的氛围,从而形成双向的、尊重的、融合的和丰富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家校微信群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家校沟通合作,实现家校协同育人,但目前的家校微信群普遍存在教师责任缺失、家长角色失范和学生缺席现象,致使微信群功能异化,由此引发的伦理风险更影响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成效。为此,需要明晰功能指向,回归家校微信群的教育初心;和顺家校关系,重建教师与家长的道德责任;充盈爱与关怀,共筑立德树人的道德空间。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者对山西省11个市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家长、学生进行了家校合作现状的抽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家长、教师、学校都有家校合作的意愿,学校最为积极,学生也反应强烈,但家长反映一般;家校合作的形式多样。目前中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合作的形式多样,但内容单一;家校合作缺乏常设组织机构和组织章程;家校之间互动较少。  相似文献   

11.
打电话、家访……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和家长沟通?近日,博客成为我校的热门话题,成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种新方式。教师与家长可以通过博客抒怀议事,交流互动,家校沟通变得更加灵活便捷。  相似文献   

12.
沈彦含 《上海教育》2016,(Z1):26-27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此话精辟地阐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家校互动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电话、书信、家长会、家访、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等沟通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快节奏工作、生活的需求。为此,使用微媒体在家校沟通方面进行有效探索,能促进教师进行有效的家校互动。实现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成长微媒体(Micro Media)是什么?在Web2.0时代,许多人已经  相似文献   

13.
徐志彤 《新课程研究》2007,(6):54-54,47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联、密不可分;家庭教育也需与学校教育有效合作,互动共赢。常州市西新桥小学,多年来一直努力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之路,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学校与学生家庭间的沟通比较少。教师与家长交流的主要内容局限于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在校表现的好坏等等;交流的形式以教师一对一地向家长“告状”为主。  相似文献   

14.
薛琼 《现代教学》2014,(6):56-57
从2010年到2013年,经过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形成了家校互动合作的组织架构与制度设计,为家校合作实施的程序化与制度化提供了保障。一、"家校互动联合"实施原则我校开展了动态生成式的实施和运行,以下是"家校互动联合"机制的运作流程图。如图,我校由学校、社区、家庭三方组成"家校发展促进委员会"直接管理校级家长理事会工作,校级家长理事会具体管理班级家长理事会工作。以一个学期为例,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三者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才能满足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信息时代,在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家庭和学校教育功能急剧变化的背景之下,具有超时空性、便捷性的家校微信群等新兴家校合作方式逐渐取代家长会、家访等传统方式的部分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家校互动、家校合作的效率.然而,家长群内"以权谋赞...  相似文献   

16.
家校新关系     
《上海教育》2013,(7):56-59
家校联系册、家委会、家访、学校开放日,这是传统的家校互动方式;建立QQ群、短信方式通知、用微博或微信及时沟通、用音频或视频记录每天孩子的在校生活或情绪状态并通过啪啪等平台发布,这些都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年轻父母的特点所创造的新型家校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2012,(1):16-17
未来5年上海人均GDP将超过10万元,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使"家"和"校"这两个学生生活主要场所间的关系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日前,上海市教委正酝酿推出推动家校互动的指导意见,相关的提案也已展开。家校合作并不是个新鲜的话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许多学校就开始了建立家委会的探索。但随着家长受教育程度和对子女教育关切的大幅度提升,家校间的合作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期待。  相似文献   

18.
采取抽样调查问卷的方式,以广州市第三中学的学生家长和教师为调查对象,了解并分析了学校家校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家校合作的渠道单一、内容狭小;教师与家长对对方的认可度不一;家长在家校合作行动上不够积极主动;学校对家校合作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家校合作的策略:深化家校合作的认识,明确职责,协同教育;鼓励家校互动,实现双向交流;拓宽沟通合作渠道,巧用家长资源,突显学生主体的地位;加强校本研修,促进家校合作。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是数学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是极其复杂而又多样的。我们每位一线数学教师转化"学困生",都应着眼内因,关注其心理问题。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帮扶,离不开家长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试论运用家校协同策略,对小学数学"学困生"进行心理帮扶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是一张网,随时随地,处处可见;点点滴滴,润泽无声。今天,教育有了"家校网络"这个新的元素,让"家校网络"这个现代教育技术加入了教育这古老的行业,让教育有了新的机体,呈现出新时代亮丽的风采。"家校互动网"是指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家长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