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研究的一个共同趋向。本文主要根据个人收集的部分儿童语料,从会话分析方法与言语行为理论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以加深我们对儿童语用状况的理解,并唤起社会对儿童语用发展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本文材料来自于对一个8个月到18个月大的儿童的日常语言观察。发现儿童在此阶段拒绝言语手段经历了三个阶段:非言语拒绝阶段、初步言语拒绝阶段和规律形成阶段。此规律主要是指在此阶段儿童抽象出了一个语言使用规则——"不+V"。这种否定表达方式只是用来表示拒绝。不涉及此结构的其他功能。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儿童18个月之前拒绝言语行为的变化讨论了语言能力问题。认为儿童在18个月之前已经具有了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童心语文是从儿童的生命成长和文本言语出发,让语文教学走向儿童内心的语文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儿童品读语言、品味语言、创生语言,让儿童"找寻属于自己的句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激活、启迪、放飞童心,提升儿童语文学习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4.
随着听障儿童早期康复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从认知、语言、交往等领域,依据正常儿童对应生理年龄相关行为的发展规律,编写了一套适合听障儿童早期教育的教材——《听障儿童早期听力言语康复训练》,目的在于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套适宜听障儿童听力言语康复的辅导材料.  相似文献   

5.
薛法根老师鲜明地提出了"为言语智能而教"的主张,并在实践中探索了儿童语言学习的规律。我们的课堂就当顺应这种规律,为儿童设计简单而又扎实的言语实践。儿童从中掌握语言学习的方法,培养阅读文本的思维力与鉴赏力,锻炼准确而又生动的表达,获得母语智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成人和儿童语言习得在第二语言掌握过程中的规律及路径,阐述语言和言语过程和作用,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路径问题。把语言知识和第二语言技能的获得规律加以区分,揭示"言语—语言—言语"的技能获取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者在北京市5所幼儿园随机选取22个班级188名儿童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幼儿园教育质量测查、儿童语言发展水平测查以及对儿童家长进行早期家庭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探索早期家庭阅读环境在幼儿园教育与儿童语言发展之间的中介变量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家庭中"供儿童阅读的图书量"和"亲子阅读频次"在幼儿园教育质量与儿童语言发展之间有较强的中介效应;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路径有三种,其中幼儿园教育质量间接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供儿童阅读的图书量"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  相似文献   

8.
<正>"语言形式"与"言语生命"不仅仅是内容上的从属关系,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文学科价值观——学科知识取向与核心素养取向。"语言形式"就是构成语言系统的静态的学科知识体系。"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进行交流的动态实践过程。"言语生命"则是将整个学生的"言语"表现视作一个生命体,是"语言形式"与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理性精神等核心素养的有机  相似文献   

9.
言语想象力是凭借语言文字,结合感性经验形成新形象以及利用语言文字实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与感受的能力。从人的发展来看,童年时期的教育对儿童的言语想象力的养成至关重要。面对儿童言语想象力缺失的现状,教师可以基于童诗教学的实践,从"诵读童诗,激发想象;欣赏童诗,唤醒想象;创作童诗,放飞想象"这三个方面养护儿童言语想象力。  相似文献   

10.
言语发展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化环境与教育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城乡儿童在言语习惯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又促成了城乡儿童言语能力的差别。研究通过对河北保定405名3—12岁儿童的访谈与结果分析,发现城市、县城、平原农村和山区农村儿童在言语能力与习惯上呈现出显著差异。表达愿望、语言面貌、综合效果等方面的显著差异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儿童语言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改善城乡儿童的言语习惯。  相似文献   

11.
幼儿时期是完整的口头语言和连贯性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身体发育特点和教育不当,儿童语言上会出现问题,导致其自信心下降和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通过对问题现象的观察及原因分析,运用心理学方法进行矫正,可以帮助幼儿尽早将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智力落后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基础上提出 ,通过加强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听力和言语运动器官的基本训练 ;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词汇 ;适时进行句子训练 ;开阔眼界 ,丰富知识等四方面的措施来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 ,以此来促进他们言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杜威语言意义理论的系统梳理,阐明语言是工具的工具,意义生成于言语行动;强调教育思想即是具体的言语行动,言语行动规定了儿童的存在与生长、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和教育生活的形式与内容等教育基本内涵,其本身所蕴含的自由本质、交往功能、社会性探求品质和个体性特性决定了教育民主的前提、内容、特征和标准;通过理解意义与对话教育,言语行动促进了个体思维发展、科学精神养成和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研究成果给予我们低年级阅读教育许多启示,其中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开发方法和儿童阅读的先天语言天赋的激发程序等都对小学阅读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有专家将儿童时期称为幼儿学习语言和阅读的黄金时期,低年级小朋友的年龄普遍偏小,在语文学习上看似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但事实是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语言能力、性格特点等都有很大不同,从而造成幼儿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差异。因此,语文教师应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因生制宜,为每个孩子创造提高阅读能力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5.
儿向言语是指儿童的主要照顾者(一般为母亲)对儿童所使用的简化的语域,它是儿童语言习得初期最重要的输入形式。儿向言语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具有与成人间话语不同的特征;儿向言语还随着儿童语言和认知的发展调整复杂程度;成人文化水平及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导致他们的儿向言语产生差异进而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掌握儿向言语这些特征并能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儿向言语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聋童不同于正常儿童。在入学时,未受过专门的语言训练,没有形成语言,为了使他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接受教育,身心得到正常发展,教师就需要让他们掌握言语。学校教育和家庭的配合,可以逐步形成和发展他们作为交际和思维工具的语言。这对聋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对于他们认识事物,与人们交际以及成为社会上平等的参与者都有很大作用。聋校教育完成这一任务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聋校教育的目的是使聋童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离开  相似文献   

17.
用耳朵阅读,是儿童阅读一种必不可少的补充,有助于儿童具备多元化的读书方式。用耳朵阅读,帮助儿童从疏远语言到亲近语言,给童年阅读以丰饶给养。言说,存养儿童的言语天性,满足其言语生命独特的感悟与需求;写作,释放儿童语言活力,使其言语生命得以鼓荡与激扬。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根据教育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教师必须掌握教育语言艺术,以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社会主义培养有用的人才.本文力图从教育言语这一角度来剖析研究整个学习过程和教育过程的模式,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儿童在中央"即教育的儿童立场,传递出基本的教育态度,从品德学科课程理念的视角重构——课程中心到儿童中心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视角重构——"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学生立场的视角重构——"被学"到"让学"的转变三个层面诠释了教育需要从儿童出发,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必须依靠儿童的内涵。教育者应坚定"儿童在中央"的立场,从儿童出发,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让儿童绽放鲜活的课堂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后期,以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Goodman)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儿童语言教育置于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再思考,并且吸收了当代有关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全语言"(Whole language,也称整体语言)的语言教育改革运动。古德曼最早给全语言的定义是:"全语言教育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全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