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语文"新课标"进一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义斌 《天中学刊》2005,20(3):132-133
语文"新课标"是联系语文教育理论科研前沿和语文教育实践的桥梁、纽带,备受社会的关注。但其"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提法使得语文教育功能异化,教育目标泛化、简单化,忽视了语文的个性,有悖于语文教育的规律。改换"正确"一词,从而突显语文教育的特殊功能,有助于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育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体现出教材中的文学性,还要对教材中的教育性和趣味性进行深入的挖掘。只有将"教育性"与"趣味性"充分结合、高度统一起来,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对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和"趣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教育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旨在能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代飞速发展的科技社会不断加强对人性的呼唤、对情感的关注,加之语文学科特殊的人文性性质以及新课改后"三维目标"的提出,使语文教育界越来越关注语文情感教学领域的研究。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语文情感教育都局限于课堂上,教师主要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很少向课外拓展,向生活、向社会伸延。文章倡导努力拓宽语文情感教育的领域,将其延伸到语文课外活动之中,不断地丰富它、完善它,最大限度地有所作为。文章主张从精选阅读课外读物、开展语文主题活动、开设文化专题讲座、选择利用网络资源、引导观看影视作品等五个方面来阐述语文课外活动对语文情感教育的促进作用,以期唤起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外活动进行语文情感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将"德育"放在教育内容的首位,发展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几方面的教育。德育为首,五位一体,力求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在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只有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小学语文教育,才能不断地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细胞,注入新活力。通过小学语文教学的变革,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地为学生的学习增添新鲜的热情与力量。本文着眼于新课改背景,从发展原则、类型、途径等方面探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必须针对中西文化的长期碰撞与反复较量所出现的漠视甚至无视美学视野而产生的语文教育的美学光辉逐渐被科技主义、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迷雾所掩藏的状况,打通将语文教育研究与美学研究长期隔离的鸿沟,从而很好地穷究语文教育的"本来样子"。从运动的、辩证的角度看,无论是语文教育的美学理论的贫瘠,还是语文教育的美学实践的困惑,都遮掩不住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中所蕴藏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学要有机地将语文思想的"理性精神"作为一条主线,将听、说、读、写等语文的基础工具作用与具体的语文方法、技巧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接受具体、生动的语文体验与方法论的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一、挖掘生活素材,提升学生语文能力1.转变语文观念,让学生在体验中热爱语文。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育教学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教育"理念"、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教育教学显得愈发浮躁。李镇西针对语文教育教学提出了独特的民主教育教学、朴素教育教学、生活化教育教学、人本教育教学等语文教育教学思想,并将这些教育思想积极地融合在其课程观里,主要体现在其对于语文课程本质的认识、语文课程价值的判定、语文课程结构与要素的认识与践行以及语文课程观中人的地位的界定和落实。  相似文献   

8.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互脱离。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将德育教育有机地整合到汉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就如同把鸟关在笼子里。"由此可见,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教育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陶行知还曾强调:"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语文教学的外延应与生活相等。然而,现时的语文教学恰恰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失去了语文实践的情境与乐趣。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和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中活生生的事物、现象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丰富语言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实践语文,培养学生"留心处处皆语文"的意识,让语文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三生教育是语文课程的必然,也是时代赋予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师的责任。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内容丰富的人文资源,通过教师的精彩讲授,将"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三生教育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巩固中学生三生教育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以来,人们总习惯将"语文"中的"语"看作语言形式,而将"文"看成思想内涵。其实它们都是语文学科的基础,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本文将从高职语文教育的"语"和"文"两方面来讨论其在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应用性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高职语文教育的应用性1.高职语文教育中"语"的应用特点语言应用能力是高职语文教育的基础。语文学科的特征不是知识理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能够最直接、形象地映照母语教育足迹的史料当属语文教科书。其中能够具体反映我国在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母语教育的内容及其方法理念的生动史料,当属那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近年来,出版界刮起一阵"民国风",大量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重印上市,民国课文选本、民国小学生作文类出版物也十分兴盛。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与民国小学语文教育,成为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中反思现行的语文教育。本文的研究从"民国教材热"这一现象出发,思考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原因,立足于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及编排方式特点的分析,将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与现行教材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民国小学语文教材在教育目的、内容选择及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等方面的可取之处,以期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与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就是"立人",这是整个教育的中心.在各科教育中,语文教育更是以"立人"为其目的,即以"促进学生的健全、和谐全面发展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语文教育研究者应更多地从语文教育的培养对象即学生的立场和视角去打量和研究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小学语文低段无纸化教学测评的设计与实施出发,依据情境教育来灵活多样地设计测评活动,将教育游戏融于教学评价之中,将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实践转化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关键能力,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进行积极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很多研究者呼吁语文教育要回归本原,这似乎是说当今的语文教育出了问题,需要倒退,需要回归。如果不能认识语文教育的本原到底是什么的话,谈回归本原可能就是一句空话,不妨从教育的本原来寻找语文教育的本原,还真是一条捷径。教育的本原是什么?教育就是"以德育人"。由此推究语文教育的本原,语文教育就是"以文化人,育人为本"。既然认识到语文教育的本原是"育人",接下来需要弄清语文教育的内容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界定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果将"语文课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进行价值教育的重要途径。传统语文采用"传递"的方式进行价值教育,它将教材视为唯一价值载体,将价值视为真理,将学生视为被动的容器。传递式语文价值教学违背了语文价值教育的规律,不符合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阻碍了学生选择能力的发展。事实上,语文中的价值教育应该采用"选择"的方式。选择式语文价值教学能够培养价值立场坚定、价值视野开阔、具有价值选择能力的人。为实现选择式语文价值教学,教师应提供多元化教学材料,将学生当作选择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周到"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关于国文的抽象的知识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体的事情"1。在关注这部教育小说在当时新颖的体裁及论说形式和对现代语文教学仍大有裨益的表层教育教学方法的背后,我们却忽略了这些"极新鲜的极卫生的吃食"2下所呈现的语文教育态基础。本文将结合《文心》一书对"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8.
全面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实施与完成新课改的重要因素,而当前语文教师的发展还徘徊在"传道""授业""解惑"的阶段,大部分语文教师也仅仅是在惯性地参加这些方面的培训。根据语文教师的发展状况,由学校和相关教育单位组织的"传道""授业""解惑"培训,难以解决他们未来的深入发展问题。所以,深刻领会"语文教师发展"的含义,根据语文教育发展情况,深入研究语文教师发展的内涵、策略、能力和问题,将会促进语文教师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这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关注学生生活意识,将小学语文教育回归生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时代格局的要求。语文新课标的开展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将语文教学的课堂回归于社会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规律进行了总结。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来探究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同是母语教学,海峡两岸四地的语文(国语)课堂却呈现不同的"生态"。港澳台及大陆教师相互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将促使大中华语文教育长足发展,并在新时代背景下激发两岸园丁积极互动,共同实现育人之中国梦。基于此,澳门中国语文新课程研究会、中语学会一直着力于相关工作,每年组织四地暨新加坡教师进行一次中小学语文教学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