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即如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问题。而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始终把加强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为“三农”服务、加快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了一系列农村科技人才的培训工作,并不断积极探索和实践如何加强农村科技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与沈阳市科技局联合实施农村青年农民科技人才研修工程,由政府…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即如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问题。而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始终把加强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为“三农”服务、加快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了一系列农村科技人才的培训工作,并不断积极探索和实践如何加强农村科技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与沈阳市科技局联合实施农村青年农民科技人才研修工程,由政府…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村劳动者素质低和科技储备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瓶颈。建设新农村应从培养新农民入手,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培养新型现代农民,是建设新农村,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农技推广角度谈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快慢,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是农技推广部门服务的重要对象。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和建议展开讨论,旨在从农技推广角度分析农民文化素质提高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实用技术技能普遍偏低,是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经济社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与特点,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民增收难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而农民贷款难、收款难,又是农民实现增收的"瓶颈"。互助金融,穷人自助,彻底改变了传统银行模式下弱势群体贷款难、无话语权的被动地位,对协调城乡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用重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创新职业教育 做好农民培训——农民培训工作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社会的小康。农民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的文明程度,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农民接纳新事物、新科技的能力才能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才  相似文献   

8.
当前"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农民就业困难,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萧条。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相适应,解决"三农"问题,就要转化小农经济,实现农民、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与转型。本文主要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建立农业的发展与转型智库;从农村资源、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方面建立农村的发展与转型智库;从农民素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就业、农民工方面建立农民的发展与转型智库。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大局,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的集中体现。职业教育由于其特点和功能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同时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农民,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民为标识和归宿。没有农民科技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这里的培养新型农民,不仅包括培养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还包括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促进农民向新型市民、现代产业工人和企业家的转化。培育新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有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大局,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的集中体现.职业教育由于其特点和功能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农业国,"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一直都是中国的第一大问题.2006年,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培养农村应用型人才,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后盾支援.目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尚未成熟,本文就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概述.农村成人教育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政治觉悟、文化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民非农化不只是关乎农民工城市化问题,而且关乎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中国特色的农民非农化道路,在于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道路,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就地转移,为农民非农化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14.
作为有着8亿农民的我国,要想进入小康社会,首要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使更多的农民转入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需要具有较高科技文化知识的劳动者。要想实现这两方面转变,只有加快成人教育的发展步伐,迅速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是大力加强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等社会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任务。同时,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又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基础、重要前提、重要保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大难题是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三农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从宏观上讲,一是要减少农民数量,二是要提高农民素质。无论是通过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农民数量,…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问题的新理论和新实践,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举措。“三农”的主题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农民素质,造就大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而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是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提高农民素质的办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中国一个根本问题,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促进农民富裕、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十六大以来始终坚持,一以贯之的政策。但是,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侧重点不同,如何将其一体化考虑安排,是历届政府推进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今年刚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指出"要发挥农村职业教育作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新型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发展教育所提供的知识贡献与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瓶颈问题;"三农"问题的中心在农民;农民问题最根本在农民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何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提供了有实际操作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培养新型农民。近年来,我们改变过去在县或乡镇办班的模式,把农广校的教学班办到农村里,把课堂搬到农民的家门口,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实现了农业教育与广大农民的“零距离”接触。使教学培训工作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增强了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调动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送教进村,广泛开展培训教师进村,教学媒体进村,培养人才进村的“三进村”活动,是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是大规模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得力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