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则问答     
《网球》2011,(2):111-111
Q谁说了算?在一场有裁判的双打比赛中,我发球之后随球上网。此时站在网前的对手呼报我的发球擦网,在他呼报的同时我的网前截击球下网了。但裁判说没有擦网,让我们重赛了此分。这样做对吗?这一分该如何判罚呢?  相似文献   

2.
球博士     
《乒乓世界》2000,(10):37-37
球博士: 我想了解比赛时发球应该遵守哪些规则。江苏谢杨 合法发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伸平、球应是静止的,球在发球方的端线 之后和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上。 2.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 抛起,不得使球旋转,抛球高度不 能低于16厘米。 3.在击球的瞬间,球拍和球应在比赛全面的水平面之上。 4、击球时,球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发球员必须让裁判员看清是否按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球博士: 我很想和一些生产乒乓球器材的厂家取…  相似文献   

3.
合法发球     
《乒乓世界》2001,(9):3-3
(2002年9月开始实行) 在国际乒联最新出版的2001年第7期《乒乓球》杂志上,全文刊登了新的发球规则: 2.6 合法发球 2.6.1 发球时,球应放在发球员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该是静止的。 2.6.2 发球员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2.6.3 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  相似文献   

4.
网球发球的质量包括:发球的成功率、稳定性、球的速度、球的旋转、球的落点等,发球质量的好坏与比赛的胜负有很大关系。因此,“怎样提高网球的发球质量”这个问题是网球运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9,(8):112-113
发不转下旋球与加转下旋球是配套的发球技术,要想在发球环节占据优势。就必须在发球动作和旋转上下功夫。相对而言,发加转下旋球较为容易,只要能够在触球瞬间增强摩擦,充分发力,则发球的旋转自然会比较强烈;而发不转下旋球的难度较大,如果仅仅在击球力量和摩擦上做手段还不足以给对方造成威胁。发不转下旋球的原则是:发球动作尽量与发加转下旋球一致;  相似文献   

6.
规则问答     
《网球》2011,(8):117-117
关于球印 最近的一场红土球场比赛中,我朋友在平分区将球发向内角,球弹开之后留下的球印始于发球中线外、止于碰到发球中线的位置。我们认为这说明球首先落在界外,但是滑进了平分区的场地内。那么这个球应该算是界内还是界外呢?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6,(12):86-97
1 波尔——改变握拍方式,使手腕更加灵活用正手发出两种旋转不同的球组图 A 为传统的正手发球。波尔在发球时动作较小,以使对方难以判断旋转变化。组图 B 为逆旋转发球,即从身体内侧向外侧摩擦球的正手发球。引拍时,波尔的手腕向怀中内收的幅度很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手腕动作,增加对球的摩擦。波尔的逆旋转发球动作非常简捷、突然,这是他发球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运用统计法、文献法、录像观察法,对波尔的284个发球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引拍时肘部动作多变,左侧下变化多逆转强;中路短球在开局、中局和尾局多变;侧身位,以反手低抛、左侧下、逆转中路短球为主,中间穿插有正手侧下顺转、侧上旋、急上、不转发球;中路短球、右侧下顺转发球、左侧短球在中局数量最多,其他旋转的发球和落点在开局、中局和尾局没有明显变化;关键时,习惯发特别转的左侧下逆转中路短球;发球后抢攻的位置反手位居多,发球后抢攻落点多为中路长球.  相似文献   

9.
吴洪耀 《网球天地》2010,(1):136-136
许多网球热爱者的期望——发球的讲解在这期终于出现,我经常听到很多朋友谈论发球很难。是的,要把球发好真的不容易,不过当你理解它的原理进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发球的感觉,之后再慢慢地尝试加强能力,如此发球也是很简单的。  相似文献   

10.
当我在教学生们切削发球时,他们会想象出一记外角发球滑离球场,将对手拖出场外,或是直截了当的ACE球。虽然传统的"开罐器"式切削发球是很普通的一种切削,但我教的这种发球在占先区(对右手持拍选手来说)和平分区(对左手选手来说)同样有效。我将这种发球叫做大力切削发球。本质上,这是一记带有更多力量的、结合侧旋与上旋的、发向"T"点的球。混合了侧旋和上旋的发球不但力量十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它能让球像切削发球那样略微向左运行,同时也向上跳离对手的击球区域。这给对手较少的接发球选择,因为他们不得不在很高的位置击球,同时要在球场中路制造角度也不是简单的事情。结合了上旋和侧旋的发球,可以是力量与安全性兼顾的有效发球。  相似文献   

11.
《掷球运动》2004,(1):19-19
草地(滚)掷球的发球技术对每位球手都非常重要。从观察球道、预测距离到发球的基本动作、路线、力度都会影响球发出后的滚动轨迹和速度,对球势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伟 《网球天地》2009,(9):136-137
目前我国青少年选手,尤其是女选手,大部分采用单一的屈腕发球,发出的球呈侧旋,造成发球的力量、角度变化和旋转都无法跟上现代网球运动发展中对发球落点多样化和用发球抓住对方反手的需要。因此,从不同角度阐明前臂旋内发球与屈腕发球的区别,是提高青少年发球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田玉孚 《乒乓世界》2002,(12):51-51
我是个乒乓球迷,通过平时参加一些基层的乒乓球赛,我发现在业余球手中掌握乒乓球竞赛规则的人太少了,发球很不规范,有的人发球不抛起来,有的人拣回球带着小跑就球发出去了,发合力球是普遍现象……发球不合格,让人看着就觉得别扭。  相似文献   

14.
深泽 《网球天地》2013,(4):135-135
不少业余球友都觉得高压球不好打,其实是没找到要领。如果把高压球和发球结合起来练习,高压球的技术就会变得简单许多。“发球是球找拍,高压是拍找球。”峰瑞教练的这句话,就是提醒大家,要在发球的基础之上练习高压球。  相似文献   

15.
深泽  樊人图 《网球天地》2009,(5):104-104
发球是网球中最独特的一项技术,是从一开始就可以控制的击球,没有任何不确定因素.只有你和球。  相似文献   

16.
如何理解发球新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1年大阪第46届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通过了由英国乒协提出的,被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描绘成“开放的(open)”,“清晰的(obvious)”发球规则的修改提案。 根据国际乒联最新公布的发球规则2.6.5条,新的发球规则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第一,球网以及球与两侧网柱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发球技术在女排比赛中的运用情况,把握其发展趋势,通过对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奥运会的发球技术进行研究发现:目前世界女排强队发球方式主要有大力跳发球、跳发飘球和站发飘球3种,大力跳发球是利用最多的发球技术,并已成为发球得分的主要手段;今后的发展趋势应是以大力跳发球为主,跳飘球和站飘球兼有;中国女排在发球这一技术环节上走在了世界强队的前列,但对飘球的利用还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18.
《网球天地》2011,(2):100-101
发球时能够将球控制在对方正手侧或反手侧,是对发球技术最基本的要求。但实际上,包括中级水平的练习者在内,很多人都在苦恼——为什么我的发球总会落到对方的正手侧呢?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04,(10):56-59
选手发球时以球拍摩擦球的侧部,就可能令发出的球带有侧旋。侧旋与上旋相结合即为侧上旋,与下旋结合即为侧下旋。带有侧旋的球落到对方台面和球拍上会产生明显的侧跳,这会增加对方接发球的判断难度,令其不易找准击球点、不易把握旋转强度而使接发球质量下降。为进一步迷惑对手,侧上旋与侧下旋常被穿插使用。传统上,欧洲选手发侧旋球较多,因此接侧旋球也相对较好。正常情况下,发球时都是由外向内挥拍,因此右手握拍者发出的球带左侧旋,落台后向对方的左边侧跳,而左手握拍者恰好相反,发出的球带右侧旋,向右侧跳。而近年开始流行的“逆旋转发球”则属于非常规情况,下期再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女子排球比赛不同发球方式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把握发球技术发展方向。以观察和统计方法对2001年世界女排大赛哈尔滨站比赛中的不同发球方式的使用情况及效果进行研究,发现目前世界强队发球方式主要有跳发大力球、跳发飘球和站发飘球3种。跳发大力球在得分和破攻效果较好,但失误率高;跳发飘球的破攻效果远远高于站发飘球,失误率明显低于跳发大力球;站发飘球失误少,但在得分和破攻效果上不及其它两种发球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