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一、教育背景宏观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党的十九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文化自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思想,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职校生增强民族文化自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一词的解释其中一条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什么是民族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同一区域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自信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畲族独特的民歌、舞蹈、服饰、建筑等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宁德市民族中学是一所以畲族学生为主的民族学校,肩负着将闽东畲族子弟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学校秉持“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4.
<正>地方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发掘和弘扬地方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土文化因为它独有的品质,和语文课程之间有着恰切的融合点。乡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是任何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与载体,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乡土教育以人文精神为依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关注程度不够 历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尤为重要,但在现实中民族传统文化却往往被大学生忽视。  相似文献   

6.
文化(cultuie)指人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就是各民族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教学内容是通过加工、整理后的文化的精粹,它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民族教育是跨文化教育,是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为实现统一的教育目的对各民族受教育者实施的学校教育。民族教育的跨文化性决定了民族教育内容的跨文化性,正确处理教育内容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民族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一、民族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学校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一种特殊方式,教学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受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河池区域民族文化底蕴丰厚,是促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沃土和源泉。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是河池市唯一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深入发掘河池区域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高职教育,采取民族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创新高职教育工作机制等一系列的举措,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进行乡土教育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基本途径。从乡土文化教育的含义入手,针对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建立多元、开放、包容、尊重的学习环境;进行必要师资培训;结合乡土传统活动,增加户外教学活动的机会;充分利用社会、家长、社区资源的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实践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产物,也是民族精神的直观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累和发展,影响当代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力量源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充分借鉴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极大丰富其教育资源,通过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为中国梦实现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因此,需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教育与文化层面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文,错画也”;“化,教行也”。可见,古人把“文化”提到治理国家和教化人民的高度来认识。乡土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所以乡土文化能体现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乡土教育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为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中国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特别注重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母语教育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下来且有所创新与发展,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当代中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经典诗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可谓国之瑰宝,世之奇葩,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学校教育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诵读经典,汲取传统文化营养,达到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推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积累,是智慧与文明的经典,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各类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更是伴随学生度过了欢乐而有意义的小学生活,使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一、利用"快乐活动日",开设民族文化课程我校利用"快乐活动日"这一契机,在校内开设了各类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课程,如麦秆画、纸艺、剪纸、中国结、腰鼓、戏曲、民乐等,深受学生  相似文献   

14.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政治信仰不坚定,价值观念模糊,过多关注个人的、眼前的物质利益等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理想信念的民族.许多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的思想和人格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可资利用的理想信念和教育资源,可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第二课堂的活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途径,借助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熏陶,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1.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关注程度不够历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尤为重要,但在现实中民族传统文化却往往被大学生忽视。究其原因不外乎三方面:其一,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有些学校更加注重升学率,而弱化了对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血脉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她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初始阶段,学习并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德育品质,有利于学生生发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同时也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闫惠芹 《家长》2023,(17):13-16
<正>随着素质教育、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提出,增强文化自信成为教育的一大目标,教育在不断朝着更全面和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高中体育仅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稍显落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成了教学的新方向与新目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融入传统文化成了高中体育教学中一项新探索。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能够丰富高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周思远 《教师》2010,(32):5-5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勤劳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重要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不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之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的号召力。学生群体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高职学生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可以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当地特色文化和网络平台等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依托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依托传统文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培育大学生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道德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团队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