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天津大学等10个单位完成的“大型旋转机械和振动机械重大振动故障治理与非线性动力学设计技术”项目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教委基金等持续资助下,历时近十年完成的一组研究项目,对于揭示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特征,诊断、预测各种故障并进行重大灾变事故的防治均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该项目的学术成果已经总结为11部著作和近500篇论文,代表了我国非线性动力学、转子动力学、机械振动、故障诊治等研究领域的前沿水平,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该项目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地质教育史上,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工商部在北京办的“地质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南京开办的南京地质探矿专修学校,都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得力的地质人才,堪称地质教育史上的两颗明星。地质研究所名为“研究所”,实际上是个培训地质人才的专科学  相似文献   

3.
根据在“第四纪地质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第四纪地质学是大地质学领域中发展较迅速的学科,在教学上本着“瞄准国内外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体现区域环境特色”的教学指导思想进行。在教学中注重介绍目前学科研究前沿成果。使学生了解世界上本学科当前研究热点,了解学科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第四纪学科理论、方法解决第四纪科学问题,体现现代社会对本学科的需求。通过第四纪地质学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地质事业,倾心第四纪地质学专业。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部地质学科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日前首次按分支学科召开了该学科1996~1997年度批准资助的古生物学、地层学项目负责人会议。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十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领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和鸟类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上,已取得世界瞩目的成果。“十五”期间,不同研究集体应加强合作和协调,围绕攻克“地球环境与生物圈演化”这一战略性科学目标,以地球重大转折时期和重大“事件”为切入点,开展联合研究。其核心科学问题有:1、地球早期(元古宙…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地质学科的功能正由单纯的“找矿型”拓宽为复合“社会型”,不断向资源和能源的全面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改善、国土整治与城市规划、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等领域拓展;面对新的领域,地质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必须有所革新。近年来,3S技术的发展为地质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在地质学科中起着很好的、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当前的地质教育中应将3S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技能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裕淇指出,“区域性地质填图或地质调查(简称区调)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本地质工作,是所有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和地质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其目的是通过填制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  相似文献   

7.
地质事业的健康发展,地质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取决于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地质工作是一项科学技术密集的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探索性很强的工作,地质科学是一门知识积累性科学,地质人才成长需要不断地积累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应该为地质人才的成长和涌现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要稳定他们的专业,让他们在某一学科领域或某一地区进行长期的调查研究;其次,保证科技人员科研时间,使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潜心于科学研究;第三,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衡量标准,不但要有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的实践和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要在科技创新上见高低。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2013,(2):62-62
1987年,金亚秋回国时,我国在星载遥感领域的基础研究是十分薄弱的,他瞄准了星载遥感技术的前沿发展,提出了“复杂自然环境电磁波散射与辐射传输、空间遥感信息物理与对地监测信息技术、复杂系统中计算电磁学”的前沿基础与科学应用的三个研究方向。二十多年寒暑春秋,他执着研究、探索跋涉,至今在国内外已发表7640多篇学术论文、13本中英文专著与文集。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是一项中长期发展计划。其宗旨是瞄准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前沿,集中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在本世纪内,在几个最重要的高技术领域,缩小同国外的差距,力争在有优势的领域内有所突破,并通过伞型辐射带动相关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 “863”计划通过“七五”的入轨,“八五”的攻坚阶段,目前已经实施了七年。部分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提高了我国在高技术领域的  相似文献   

10.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根本大计。本文分析了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源质量、科学兴趣、培养质量、培养模式等问题,提出在“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前提下,不断完善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最终,在保证我国地质工程人才市场的前提下,逐步拓展学生的就业领域,提升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后劲,真正做到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教育》2009,(4):F0004-F0004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承办的“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于2009年10月11~12日在成都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人事教育司、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的领导应邀出席。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安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12.
对教育本质的反思与追问:高教研究的重要前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我们今天来讨论“高等教育前沿问题”,首先要明确它的含义和它的指向。前沿是指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的前沿,它既包括理论研究的前沿,也包括实践研究的前沿。我们需要把握研究动态,厘定前沿领域,明确主攻方向。至少要知道前沿领域在哪里?哪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真正的、具有科学意义的问题,避免低水平的重复,避免就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纠缠不休。能否不断确定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并在前沿研究中取得进展,往往是一个学科是否成熟的分水岭。而人们在前沿问题研究中取得重要的突破,主要由于三种情况:其一,由于打破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或者对已有的理…  相似文献   

13.
简讯     
2004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刘东生 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从中国黄土的研究中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居于国际地球科学前沿。王永志 从1992年起担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至今,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也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之一,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简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4):F0004-F0004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07年10月11~12日,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召开了“和谐社会与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研讨会”。来自22所高等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河北省教育厅、国土资源厅、地质勘察局和地质出版社的领导,近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的内涵及相应对策、举措”和“地质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研讨,并组建了《中国地质教育》第四届编委会和成立了地学教材建设咨询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15.
9月3-11日,首届清华大学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举行,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0余名专家和60余名优秀博士生参加了论坛,他们针对“无线通信”和“技术创新”两大领域的发展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牛玉静)9月23日,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光学工程”、“兵器科学”和“机械工程”分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65位院士、专家出席了论坛。本次论坛共收到80个单位的博士生学术论文671篇,对上述三个学科的前沿问题进行了讨论。(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质教育》2008,(4):F0002-F0002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的“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1—12日在汉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土资源部人事司、湖北省地勘局的领导应邀出席会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河海大学等20多所院校及地质出版社的领导和60多位专家与会。  相似文献   

17.
皮晋平 《初中生》2009,(9):18-19
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这一理论的创立者就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李四光。  相似文献   

18.
正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于1952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精密仪器专业,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致力于仪器仪表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研工作,为我国精密测量、先进制造等领域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和优秀毕业生,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两个学科始终在全国名列前茅。国家试点学院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综合性重大改革项目,是探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的"特别试验区",2011年,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成为17个国家试点学院之一。两年多来,学院全力推进"一个核心,双轮驱动,三项抓手,四个突破"的改革路线图,以"工程科学实验班"为抓手探索工程领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版《生物·分子细胞(必修1)》中,共有6章21节内容,内有许多导学小栏目,如几乎每一节都有“问题探讨”和“本节聚焦”这样的学习小栏目,其次“?”16个,“思考与讨论”有14个,“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前沿”“资料分析”共26个,“相关信息”11个,还有“知识链接”和与培养学  相似文献   

20.
“混沌”是非线性动力学前沿一个具有严格定义的、可以精确描述的概念。混沌问题是非线性科学前沿一个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对混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有人称混沌理论研究可能成为本世纪物理学的第三次革命,其意义将不亚于相对论、量子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