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职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第三条对图书馆的工作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开展用户教育,培养用户的信息意识和利用文献信息的技能,成为素质教育的基地”。从环境看,高校图书馆具有知识传播、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功能,同时还拥有馆藏学科综合、服务教学结合等优势;从功能看,高校图书馆正在经历从文献收藏到信息管理再到知识管理的转变,构造在知识管理上的技术性服务系统,在网络环境下促进知识获取与利用。因此,大学图书馆责无旁贷,负有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向大学生灌输信息素质理念与知识创新技能的历史责…  相似文献   

2.
前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规定:“中小学图书馆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文献信息的选择和读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中小学图书馆要注意培养学生认识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掌握文献信息,并能将获取的文献信息不断地运用到学习中和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作用;了解读者的要求和自身的优势;要掌握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并从“挖掘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整理信息资源”等三条途径着手,做好网络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创新与信息化发展的时代 ,这对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应尽快实现由“图书管理员”向“信息服务员”的转变 ,把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与信息社会赋予图书馆信息职能。图书馆信息职能的含义是指图书馆在信息搜集,开发,储存,加工,传递及信息服务方面的作用与功能,其基本内容包括从信息收集到信息服务的各个环节。构建图书馆信息职能必须具备建立信息网络系统,获取信息资源,高素质的人才三个基本条件。图书馆信息职能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内部管理的现代化,实现了图书馆业务操作及管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拓宽了图书馆的业务范围与服务种类,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图书馆信息职能的构建怕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信息素质教育的问题早已成为国外的研究热点。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没有能力寻找自己所需将寸步难行。到哪里找,如何找,国外的教育者首先选择了图书馆。图书馆是信息的归宿和信息源的构成部分,是信息转换机构,是信息的集合地,又是信息的发散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小学图书馆宣言》(Declaration on school libraries)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入手,分析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技术的多方面的优势,图书馆进行信息教育的优越性、可行性,以及对我国青少年“信息素养”现状的分析,阐述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同时着重阐述图书馆信息素养的内容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路径亟待优化升级。文章首先介绍了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二者的内涵,点明了“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之间存在互为助力的关系。随后,文章从信息教育意识、人才、内容和形式四个维度分析了“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国家、学校和图书馆三个层面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路径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变的分析出发,论述了在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图书馆将向复合图书馆转变,各组成要素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图书馆社会功能变革的基础。然后以IFLA对图书馆社会功能的描述为基础,进行整合、分析,重点对其“保存人类信息资源”、“开发智力资源”、“情报信息服务”、“信息咨询”、“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五方面职能做了相应的探讨。同时认为,这种社会功能的拓展与延伸既是新形势对图书馆的要求,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图书馆是数字化图书馆时代。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已逐渐被包括电子书刊、数 据库、网络信息中心以及网上数以千百万计的人类智力资源在内的现代信息资源建设所取代!传统的 通过“求助于馆员服务”来获取信息的用户越来越倾向于网络环境下的“自我服务”。图书馆的地位 不再以其规模大小、馆藏多少、人员比例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取决于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方式、内容、效率以及服务对象(用户)的信息意 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等。现代化 图书馆应成为网络信息资源和服 务的有机集合——一种将用户与 信息资源链接起来,帮助用户搜寻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从“信息高速公路”的崛起,到计算机网络的互联,再到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当前信息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原来分离独立的传统图书馆模式正在走向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的新时期,使得传统的信息工作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新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文化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描述图书馆化的定义、构成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化的发展模式要倡导“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思想,强化化职能,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化校园的信息资源中心,面对信息化的浪潮,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自身来适应读者已经改变的信息需求。一建设本馆馆藏信息资源1.建设有特色的“虚拟馆藏”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在网页上都推出了本馆基本情况介绍、书本数据库、参考咨询等信息服务项目。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在网络发展的同时,还应针对每个学校自身的特点,建立适合学校各个专业特色的“虚拟馆藏”。“虚拟馆藏”是由专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将internet上复杂、混乱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和处理,然后在图书馆的主页上建立信息导航,将与本学校办学方向相近的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排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集成系统。2.一次文献服务现在,网络高速发展,信息资源丰富,专业和非专业人员都在用各种方式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加工,从各种渠道查阅某专题文献和方式大大增加,获取二次、三次文献成了比较容易的事情。但是,获取原始文献就显得困难得多,而很多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非常需要大量的一次文献。因此,高校图书馆就应该在提供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同时,重视自己提供一次文献的信息服务能力,以满足科研人员的一次文献需求。3.图书馆信息资源收集中的问题(1)信息资源收集中的盲点。图书馆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面临着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手段单一、缺乏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等问题。要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为建立现代大学而服务,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以高校图书馆馆员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校园信息应用系统是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 ,融合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管理的特点而设计出的结构化应用信息系统。目前 ,中小学校园信息应用系统涵盖的有 :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信息点播系统、电子图书馆系统、课件制作系统、信息港系统、网络考试系统等。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为国内广大中小学校跨入信息化教学时代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使校内应用 (如成绩管理、学籍管理、排课管理等 )系统从单机操作、C/ S结构操作上升到基于 WEB应用的 B/ S结构体系中来。该系统在实现校内信息最大范围共享的…  相似文献   

16.
从“和谐”的概念入手,从信息资源、图书馆管理、读者服务三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和谐。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1月批准通过的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小学图书馆宣言《全民教育中的中小学宣言》明确指出,“中小学图书馆的任务”是“为学校的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服务、图书和信息资源”,“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图书和其他信息资源的使用,包括从虚拟的到现实的,从印刷的到电子的,从本馆的到异地的”。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那么,中小学图书馆最新的科学技术是什么,生产力又是什么呢?实践证明,中小学图书馆的科学技术就是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网络管理为基础的图书馆管理技术和文献信息的资源共享,而新的生产力就是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办馆思想的指导下,以上述现代科技为管理手段的高质量的图书馆服务。 常州市中学图书馆协会(下简称“协会”)成立于90年代初。从一开始,协会就从发挥群体优势,逐步走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图书馆这个大舞台,学生是主角,馆员是配角。学生可以管理图书馆信息资源,并按照自己的兴趣、计划、特长进行自主阅读;每个人的阅读权利都得到同等保障。图书馆应进行科学的“信息推送”,培养学生成为图书馆的主人,使学生养成终身利用图书馆、终身阅读的习惯;使学生站在信息资源的高地上看清楚并掌握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电子媒体以其存储量大、传递快、收藏方便等特点,使传统的信息载体和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受到严重挑战.发展电子化信息和网络服务,已成为图书馆、信息情报机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无墙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设想,将随通讯和网络及信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得以实现.图书馆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场所,本文就图书馆自动化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做以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