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谓词类活用?它主要有几种情况? 词类活用是指古汉语中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的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问题。词类活用现象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所谓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名词的用如动词与用作状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而名词动用就是其中一种,包括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词类活用成为重点,主要放在翻译题中,以主观题的方式考查,而考查名词动用尤其突出。辨析名词动用大有必要,现以2006年高考题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得分点预测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常常选择那些带有特殊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句子倒装等)和含有关键词的句子进行考查。因此,翻译时一定要格外小心谨慎。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得分点呢?笔者结合2007年高考真题将其系统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抓命题点文言翻译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因此,要译准原文,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准确把握整体文意。命题者命题时,从阅读文段中所选择的句子往往隐含有文言的某个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现象、通假现象、特殊句式等,而不会要求考生翻译简单的语句。否则,就达不到考查目的了。因此,考生在翻译前必须抓住命题意图,确定所要翻译句子的考点,也即是得分点,这是做好翻译题的前提条件。如2002年全国卷的翻译题:“其李将军之谓也?”命题者考查的目的明显在于对“其”、“之谓”的理解。从句中可知:“其”是语气副词,用在句首,表…  相似文献   

5.
词类活用正式列入了2005年高考的考试范围,从高考16份试卷来看,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有显性考查和隐性考查两种形式: 一、单独设题进行显性考查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如: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浙江卷) A.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 B.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 C.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文言文翻译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渐次增大。以江西卷为例,分值2008年已增加到10分,考查点也扩展到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以及修辞方法等多个方面。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这些变化,笔者结合2008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对文言文翻译中必须关注的几个方面作了简要的归纳分析,以期为同学们的应考提供一些帮助。一、关注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包含词类活用的句子表达更灵活,含意更丰富,也往往受到高考  相似文献   

7.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对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总是将句子中关键性词语和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句子倒装等)设定为高考阅卷的得分点。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把握好命题老师设定的得分点,这些得分点具体表现为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结构、修辞手法、古代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学习古代汉语,不能忽略它。不切实掌握词类活用,就不能透彻理解一些句子,有时甚至弄出很大的错误。词类活用,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其规律性,我们要对它进行研究。本文准备只谈其中的名词用如动词。 一个词活用为另一词类,这是指在特定句子中,临时作为某一词类来用。有的词有几个意义,词类不同,这不算词类活用。如“众”,指“人多”,是形容词;又指“众人”,是名词。这是一个词的两种用法,不算词类活用。有的词,不但两个不同的义差别较大,音也不同:如“长”(cháng)指“长度大”,是形容词;又音zhǎng,指“生长”,是动词。这竟可以看成两个词,只是用一个字形写出罢了。  相似文献   

9.
<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对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总是将句子中关键性词语和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句子倒装等)设定为高考阅卷的得分点。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把握好命题老师设定的得分点,这些得分点具体表现为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结构、修辞手法、古代文化等方面。因为文言文翻译题,命题老师往往会给一个句子设置两到三个得分点  相似文献   

10.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一个名词、形容词或是动词被活用时,词义也将有所变化。在文言文中某个词如果按通常的词义难以解释得合乎情理或翻译不顺畅通达,就要考虑词类活用了。识别词类活用,要从上下文和整个句子的意思来考虑,也可以从语法和词汇两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命题,虽然文言文试题的选文材料都来自课外,但所考实词绝大部分为新课程六套教材文言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并且考查的重点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知识点上。为了帮助同学们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我从2014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遴选出极具代表性的考题,以说明高考命题专家在文言实词释义题设题考查的重点和命题方向。一、考查重点和命题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翻译一向被称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硬骨头”,它是综合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文言文能力的一道区分度比较明显的试题。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把握好命题老师设定的采分点。这些采分点通常体现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结构等方面。因为文言文翻译题,命题老师往往会给一个句子设置两到三...  相似文献   

13.
一、考查方向纵观近三年的高考命题,虽然文言文试题的选文材料都来自课外,但所考实词绝大部分为新课程六套教材文言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并且考查的重点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知识点上,有的年份也会偶尔涉及偏义复词和单音词的考查。为了帮助同学们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我从2013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搜集出极具代表性的考题,以说明高考命题专家在文言实词释义题设题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我们研究2006年和2007年高考的名词考题可以看出,名词类高考题最大的特点是突出考查近义名词词义的辨析。这两年名词类高考题无一例外考查名词的词义辨析。进一步观察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特点,考查的词语多为一词多义或旧词新义的名词。并且高考通常不会选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名词来考,而是选一些学生不易掌握的边缘名词来考。  相似文献   

15.
徐伟 《青海教育》2011,(7):27-27
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对文言句子的综合理解能力。答题时应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关键词语处都是采分点,力求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句有落实”。  相似文献   

16.
本文遴选20122014年多个省区的高考真题,就文言句子翻译的作答列出了关于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现象、特殊句式、固定结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化常识等八个考查点,以期有助于广大师生备考。  相似文献   

17.
一、文言翻译常见失误1.关键词辨认不明确,翻译没有重点翻译固然要字字准确,句子通顺,但更要注意那些对理解文意最关键的词语。就高考的评卷要点来看,并非每个词语翻译都是得分点,得分点只能集中在关键词语上。因为命题者独具慧眼选取的语句都是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所以应在整体读懂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关键词的翻译。而考生往往不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平均用力,费时却不讨好。这些关键性的词语主要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复词等,如:①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一词多义)王之喜好也。(2005年天津卷)②独终日于涧…  相似文献   

18.
冯慧敏 《语文天地》2011,(10):15-18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它是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笔者在品析了2011年全国及各省市18套高考语文试卷后发现,此考点所涉及的考查内容最为广泛,涵盖了整个文言文考查内容,既有单独的实词选择题,又有涉及重要实词的主观翻译题。对实词含义的理解,其考查知识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其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成为2011年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热点与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成语是从古代汉语中沿习下来的,因其结构的稳固性和定型性,所以仍保留着古代汉语的痕迹,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特别是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基本用法,充当了别的词类,从而使词语的意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多,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以及数词的活用四类情况。了解和掌握一些词类活用的语法特点,对于正确理解成语和准确使用成语都非常重要。一、名词的活用  相似文献   

20.
词类活用是考纲涉及和高考必考内容,对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大家比较熟悉并容易判断。而对为动用法比较生疏,但历届高考时有出现,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和Ⅲ中的文言文翻译题就涉及了为动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