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本修订本第一章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这一章按新教学大纲的规定,不属于世界近代史范围.但是从这一章的章名可以看出,它与世界近代史有着密切的直接的关系,因为按照新大纲的定义:“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这一章分以下4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尼德兰革命”.可见,这一章讲的是中世纪后期的欧洲.下面按节介绍本章内容.  相似文献   

2.
高中《世界历史》课本,有些章节因涉及面广,头绪较多,过于概括,而比较难教、难学。如:古代部分第八章“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近代部分第三章“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第六章“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第十二章“亚洲的革命风暴”……等等,无论从教与学来说,难度都是比较大的。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世界史难学”。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固然很多,如学生在学习世界历史之前,很少接触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学起来自然感到陌生,不象中国历史,人们自小传闻颇多;又如世界  相似文献   

3.
为了学以致用,学生能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较好地用于实践,在编写教材时应尽可能从实际出发。但目前不少资料上的例题、练习题的选择和解法不够理想,例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几何》第二册”上,第三章中的3.11“作图题举例”一节第91页例3:“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分别向张村、李庄送水,修在河边什么地方可使所用水管最短?”其后第92页还有一道题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历史学习》2002年第1期刊登了李家年先生的《如何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一文。该文认为,“简单地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理解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惟一表现”是不全面的。对此,笔者深表赞同,但觉得文中对“资本主义世  相似文献   

5.
(三)世界近代史部分新课本《世界历史》第一册从第14课到第28课,第二册从第1课到第8课,为近代史部分,共23课。每课为一课时,占23课时。现行课本世界近代史部分为11章,约15课时。新课本因课时增多,内容比现行课本丰富。现将新课本近代史部分的各课,按其内容归类列表于下。与现行课本的近代部分比较,新课本在下列四方面有较大变化: 1.新增“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这一课。现行课本没有讲它们的统一。德意志的统一和意大利的统一为他们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经  相似文献   

6.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来看,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综合运用,而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获得则主要是通过教材来实现的。回归课本、提升课本知识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历史复习中对教材的运用要做到“读懂、读精、读深”。一、读懂“读懂”历史教材,即要求我们对于历史课本,从标题、引言、正文、图表到注释中某些明确的结论等必须烂熟于心,对课本中段与段、节与节、章与章、图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了如指掌。这里特别强调三点:1.阅读课文,熟记每一个知识点高三总复习,首先应该要对照《考试大纲》,认真阅读…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编《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中 ,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概况(第一节 )的表述欠妥当。而“列强对世界的瓜分”(第二节 )与“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和对朝鲜、中国的侵略”(第三节 ) ,在内容编排上也有不妥之处。现阐述如下 :(一 )关于主要...  相似文献   

8.
新版《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一册(必修)》附录三《课外习题》第四章“电磁感应”第14题的答案我们认为是错误的.现抄录此题分析如下. [原题]14、在图  相似文献   

9.
图像是凝固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网像。正因为如此,近两年高考图像型试题不断出现,并有增多趋势,如2002年全国“文综”卷第38题配置了《清明上河图》,2003年全国“文综”卷第37题配置了四幅墓砖壁画,2004年上海试卷共配置28幅图。因此,我们要重视图像尤其是课本图像知识的挖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笔者以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为例,就课本有关图像进行试题化设计,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高中世界近代史新教材编得好,好在突出了“世界性”有利于读者抓住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从宏观上把握课文内容。国家教委制定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本着新大纲的精神,教材将世界近代史大致分为三个重要时期,通过第二、第三、第四章题目,准确道出三个时期的时代特征。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主要讲英、法、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亦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内容。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讲工业…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 3 0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加剧》一目与所述内容不符。内容在讲述 19世纪 60至 9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讲述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干涉 ,即赫德向总理衙门递交《局外旁观论》和美国人蒲安臣代表中国出访欧美。因此建议将标题中“经济”二字去掉 ,改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加剧“题”与“文”不尽相符$安徽省合肥市铁四局合肥中学@彭江龙  相似文献   

12.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立体几何》,供高中一年级试用。这本教材包括“直线和平面”、“多面体和旋转体”、“多面角和正多面体”三章,主要内容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数学》第二册第五章“空间图形”(以下简称“十年制课本”)的基础上编写的,体系基本上未作变动(简介见《数学通报》1980年第2期),只是按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规定,将教  相似文献   

13.
修订本《世界历史》下册,把原教材现代部分的第二章《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风暴》、第三章《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和第四章《第三国际的建立》合并为一章,题为:《战后世界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修订后的这一章不是原来三章的简单缩写,与原教材比较,在观点和内容上均有一些变动,值得注意。下面对这章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谈几点体会。首先,我们感到新教材在有些提法上作了重大删改。如:关于德国十一月革命的成就和历史教训,由原来的多层分析改为一层分析,既简明扼要,又抓住了实质,表达也更为确切。又如:在概括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过程的特点时,新教材引用了列宁关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这一论述,认为:匈牙利革命就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再如: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一节的导言中新教材在论述这些地区革命斗争的性质时不是笼统地说十月革命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具体地指出它们是“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自决的运动”。它们“沉重  相似文献   

14.
考点梳理 本单元包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共十二节内容。根据2002年版《教学大纲》和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第四节“宗教改革”;第二蕈第二节“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八节“16~18世纪的亚洲”不在考试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小学历史课限于课时,只能讲述常识性的内容,但以点穿线,力求反映历史发展的线索。如在教学中能有机地渗透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初步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小学历史课本上册讲的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史。下册讲的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一直讲到八十年代,均按年代顺序讲解。教学正课之前,结合讲解《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向学生讲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在教学第一课《北京人》时,联系课文中  相似文献   

16.
本章(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四章)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1)在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戊戌变法运动有其积极的作用。(2)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局限性,变法运动迅速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讲课开始前,通过向学生提问以下问题以导入新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 对于“改良主义思想的产生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这个子目,要简略讲明以下几点:(1)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课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一章,约有2800字、50来个知识点和2幅插图,以三大洲五个国家的历史事件为中心,叙述了战后世界的“两大运动”。教材的时跨虽短,但内容精,头绪散,国情杂,含意深,概念新。对于师生的教和学都有一定的难度。这里仅就全章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分析如下。一本章居于世界现代史“第二章”的位次,在教材体系上是很重的一章。它紧承了世界近代史的结束和现代史的开端,处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开始衰落、灭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刚刚建立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8.
编写课本,尤其编写中学课本,在很多方面是较比编写专门著作要困难的,因为它在思想性、在科学性、在艺术性方面同样地有高度的要求,三者缺一不可。由李纯武同志主编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和由杨生茂、李纯武两同志合编的“世界历史”下册,在这些方面的成功都是很高的。这里仅就上册说一说:首先,思想性强,是新课本的一个显著优点,而在发挥思想性中又能经常注意到科学的严正要求。例如第一章讲到十七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三章讲到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的成立,第五章讲到十八世纪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来教委颁布的新《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钢》,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高中《世界近现代史》修订版教材(以下简称新课本)。新课本与原课本相比,无论教材内容、观点及体例,都有很大的不同,它反映了史学研究和教材改革的最新成果。为了切实把握好新课本的教学要求、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目前的一些教学实际,谈一谈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思考。一、充分认识新大纲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定性原高中《世界近现代史》关于世界近现代史的定性,是以国家教委在lop年颁布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为依据的。即:“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阿Q正传》中“革命”和“不准革命”两章,已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其中“咸与维新”一语,一九七九年出版的课本是这样注释的: 意思是让绅士们都参加革新。语见《尚书·胤征》。这里用来反映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向反动势力妥协,地主官僚趁此投机“革命”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