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两次被选为党代表参加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盛会,感到十分荣幸。在聆听十八大报告后,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杂技道具与杂技节目是个什么样的关系?搞了几十年杂技,这个问题早就非常清楚了,那就是没有杂技道具就没有杂技节目,就像是母与子的关系,总是先有道具才能创出杂技节目。当然没有杂技道具而有杂技节目的例子也有,如徒手杂技《力量》《男女软功》《小武术》等,不过这类节目很少,代表不了绝大多数的杂技节目。  相似文献   

3.
《杂技与魔术》2012,(3):30-31
2012年4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承办的全国中等艺术职业教育文化课程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50余所艺术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文化教师15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成立26年以来主办的首次文化课程建设的专题会议。会议期间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校长张红以《科研引领、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文化课程的有效教学》为题。介绍了学校文化课程建设的经验;现场观摩了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的24节各学科的文化课教学;共有182人次听课(其中推荐课117人次,教室推门课65A,次);刘红梅、初微、郭海峰3位教师的论文进行了书面交流;有20名文化课教师与全体与会人员围绕文化课程建设进行了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4.
“事实证明,改制和不改制就是不一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由衷地赞叹道,“在演出剧目上,甘肃省杂技团从单个杂技节目创新为杂技剧,这不仅是体制的创新,也是文艺的创新。改制一年,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出乎我的意料。”这是李长春7月16日在甘肃调研考察甘肃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时的讲话。,  相似文献   

5.
轻蹬技的艺术创作有许多作品可寻。早期的东北一带表演轻蹬技的女演员是将长辫子往一侧垂下,这个简单的设计呈现了中国传统杂技《轻蹬技》节目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造型。而演员所表演的是双脚使木桶、伞、缸、板、桌等道具出现平衡、旋转、抛接等花样动作。因此,人们的审美定式在这个方向停留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6.
杂技与演技     
在第十一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期间,我有幸观赏了很多中外优秀节目。同时,我也发现中外杂技艺术的一些差异。论技巧,国内节目比国外节目拥有很多高难度的技巧,杂技技巧已是炉火纯青,惊险度数很高。而国外杂技节目的技巧看起来有些平淡。  相似文献   

7.
舞美与杂技     
贺敏奇 《杂技与魔术》2012,(4):50+53-50
杂技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艺术瑰宝,它以惊险、奇特、高难的艺术手法来满足观众的审美追求和艺术享受,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以前人们观看的杂技,谈不上舞台美术。传统的表演杂技的艺人大都是在街上摆摆地摊、耍耍功夫,或在大棚内单纯展示高难度肢体技巧的表演,来博取观众的喝彩。在进入舞台的最初阶段,人们的审美要求仍然是集中在杂技的技巧和难度上,常常以那种单纯简单的蓝天白云布景来衬托,忽略了舞台艺术综合美感。因此,杂技舞台的布置十分简陋,无论是舞台的背景、灯光、音响、服装等,与杂技的表演都没有太大的联系。今天,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杂技表演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不再像以前那么单调,单纯讲究杂技技巧的表演,以前那种单纯的蓝天白云布景已经不能迎合观众观赏的口味了。现在的杂技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艺术,不再是片面地追求技巧难度,而是讲究杂技表演的整体性,以高难技巧为主导,配合灯光、布景、服装、音响等,使杂技表演成为整体和谐完美的表演艺术。人们在观赏杂技表演时,不仅要观赏杂技表演动作的高难技巧,而且还要在观赏杂技的表演过程中获得一种视觉上、听觉上美的享受。观众欣赏杂技表演出现了新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8.
足球与杂技     
一天晚上,我们几个足球爱好者凑到一块,自然就谈起了足球。从我国五十年代足球名将张宏根令人叹倒的临门一脚凌空球,聊到今天我国足球健儿在亚大赛区小组的比赛,无不兴奋。不过兴奋之余,心中又是一阵不踏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悠扬深沉的大提琴旋律,在东方先锋剧场的舞台上的围棋棋盘上,身着黑白两色服装的现代舞者演绎了一场看似宁静实际上却暗流汹涌的围棋厮杀。这是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现代舞剧《围城》系列的第二部《冷箭》。  相似文献   

10.
杂技与休闲     
中国杂技艺术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在它成为一种表演艺术之前,作为群众娱乐活动的原始杂技,已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这是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文化财产。现代社会休闲在人们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休闲是现代生活节奏中的一个特殊的符号,它是人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此次专家授课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研修班学习,我不仅收获了全国各地同学的友谊,对杂技艺术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对研究杂技的信心。相对于从杂技表演转入杂技理论研究的人来说,我没有杂技训练和演出经历。但杂技除了技艺本体展示之外,它的审美、舞台创意、营销等方面的综合性转型与发展是一种大的潮  相似文献   

12.
杂技舞台美术,简称杂技舞美,是配合杂技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专业。从广义上说,包括舞台装置、景饰美化、灯光运用、服装设计、道具造型等与舞台表演有关的一切美术装饰手段。随着观众审美要求和欣赏水平的日益提高,两者共同创造了杂技产业发展的新局面:更多舞美元素的巧妙利用、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舞台美术装饰的多样介入、各种灯光和音响效果的日趋完善、舞台美术场景的引人入胜及杂技舞台剧的新兴和发展。只有杂技舞美与杂技实现和谐发展,才能创造杂技业更加美好的明天。一、杂技舞美与杂技相比,发展落后杂技的发源可追溯到春秋秦汉时期,是一门靠代代相传、口口相授进行传承,以极限技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表演艺术,与之密切相关的便是杂技中的各种舞台美术。翻遍有关杂技发展的史料和表演技艺的描述,关于舞台美术的记载却难寻只言片语,可以说多年来杂技舞台美术就一直停滞不前,没有根据杂技节目的发展而有所不同。且不说没进剧场演出前的杂耍班子、大蓬演出,虽然不能说没有舞台美术,但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就是现如今进入到剧场演出,舞台美术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常常舞台的布置装置十分简陋,忽略了整体的美感,也没有根据杂技节目的特点设计专门的布景,纯粹作为简单的道具背景,舞台的背景、灯光、音响、服装等与杂技所展现的主题都没有太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面对体制转轨和多元文化的冲击,黑龙江省杂技团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部署,实施转企改制,探索打造"冰上杂技"这一独特品牌,走出一条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新路,成为全省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成功样本。黑龙江省杂技团团长薛金升说:回顾涅槃重生的奋斗之路,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摒弃陈旧、守旧、僵化、固化的思想观念,逐步建立起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全团  相似文献   

14.
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有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这就是“审美疲劳”,审美疲劳是一种心理现象,即当一种艺术形式反复以同样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呈现给欣赏者的时候,欣赏者对这种艺术的反应就会逐渐变弱,具体表现为欣赏者对欣赏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欣赏对象表示厌弃。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审美疲劳就是艺术的欣赏者对于一种艺术反复欣赏所产生的厌倦心理。  相似文献   

15.
人生苦短,想做的事很多,却没有想到我把我的大半生时间用于杂技事业。如今回望过往,近20年的杂技工作有感慨、有收获,却无怨、也无悔。佛家信缘,想想我的人生,不得不说我与杂技有缘。  相似文献   

16.
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从一个资产不足3000元,师生不到50名、鲜为人知的杂技团带班起家、历经30年的磨砺打拼,如今已发展为资产6000万,师生500名,且常年有外籍学员就读,国内外知名的国际杂技中专学校、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及杂技艺术创新发展方面还取得了一系列斐然可观的成就荣誉。  相似文献   

17.
当前杂技艺术的表现形式已经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作为一名杂技演员应与时俱进、内外兼修,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杂技本体语言(技巧)的同时,拓展文学艺术修养层面,并通过对姊妹艺术的了解与借鉴,将文化内涵注入表演当中,在表现高难度技巧动作的同时,体现作品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使得表演更有深度,更有震撼力。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纵观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全球经济的增长与经济的衰退直接影响着市场变化,杂技的发展思路如何适应国际演出市场,探索艺术商品价值,使中国杂技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繁荣与萧条之时,可以保持平稳寻求对策,避免因演出市场的变化起落阻碍杂技的发展进程。减少在发展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探讨国际市场与杂技发展的相互作用,比较杂技优劣形势和有待于提高改进的问题,阐述杂技发展前景,实现艺术商品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文学艺术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土壤培育出的艳丽花朵。正如不同的水土、气温、日照条件下生长的自然界百花园中的奇彩异香一样,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不同品格,也决定各自文学艺术大相异趣的风采。在黑龙江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培育并发展起来的黑龙江杂技艺术之花也是如此,其与黑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文化之一脉的服饰文化更是绚烂夺目。杂技服装作为这华彩的服饰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涓滴,同样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融合、碰撞、变异和发展,不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