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问:“我寄出去稿子,眼巴巴等着见报,想不到退回来了,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你看如何对待?”答:“谁写了稿子也是盼着能见报,这种心情是正常的。初学写稿时,偶尔也可能见报一两篇,但大部分还是进了编辑部的‘大麻袋’,这是常有的事。我在60年代当通讯员时,记得在两年内投寄给《山西日报》编辑部的稿件就有108篇,结果只被采用了90个字。你看,我收到的退稿有多少!就是现在,写稿也不是百发百中,被编辑‘枪毙’了的仍然有。退稿多当然不是好事,但我们应重视从退稿中学习,要把教训变为经验。”问:“听人说失败是块磨刀石,你能不能谈谈这方面的具体体会?”  相似文献   

2.
问:我写稿子总是急性子,写了就一寄了事,耐不住性子去改,你看怎么才好? 答:新闻报道要求快,有的很急的稿子来不及细推敲,抢时间也是需要的。但多数的消息、通讯、杂感、文章等,写了不必急着发,冷几天(放起来)再修改,是非常必要的。要知道,好稿都是改出来的,不肯下功夫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不可能有多大长进的。问:有时我也想改,但又感到无从下手,怎么办? 答:修改稿子像治病一样,先看症状,而后下药。文章常见的病症有“纷”、“孤”、“板”、  相似文献   

3.
问:我经常给报社投稿,但至今还没有与编辑见过面,你能否谈谈编辑的心理? 答:你想了解编辑的心理这很好,人们常说:做生意的要了解行情,写报道的要掌握版情。版情是什么?我的理解是编辑的意图。编辑的心理学我没有研究过,但是从我多年当记者与编辑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到编辑是非常喜欢好稿子的,而且对于鲜活的货(稿)也舍得给好版面。编辑会识货(稿),你写了好稿一般是埋没不了的。不能因为一篇应该见报的稿没见诸报端,就笼统地说编辑没水平。人们常说,编辑是无名英雄,天天为“他人做嫁衣”,确实如此。他们辛勤的劳作应该受到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问:“党的十三大提出舆论监督,请你说说批评报道的重要性在哪里?”答:“这个问题很重要。批评报道有人爱,有人怕,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离不开它。报纸开展批评不会使共产党的威信下降,正说明党有力量解决自身的腐败现象。报纸批评带不来消极东西,也否定不了大好形势。比如在十三大召开期间,有的同志提出,不要在这期间登批评稿,要多从正面宣传,怕消极东西影响会议气氛。我认为这种思想是不对的。全国党代会期间,报纸有批评声音,正说明党内民主空气浓。如果说,照过去旧例宣传,元旦前后大好形势;春节前后形势大好;每年三四月召开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也是取得成  相似文献   

5.
谢顾问:我搞报道已有4个年头了,虽被军内外报刊采用过一些稿子,可都是些“小不点”,甚至只是三言两语的简讯。有人劝我写些“大块头”,我也想写几篇一鸣惊人之作,可就是写不出来。为什么我就不能写出“大块头”的稿件?54951部队别培海别培海同志:作为一个已有4年采写史的老通讯员,想写出点有分量稿子,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一定要明白,有分量的一鸣惊人的稿子不一定非是“大块头”不可,有些“豆腐块”新闻同样也很有分量,同样受读者欢迎。你注意到每年被评上奖的好新闻了吗?它们不少是几百字的短新闻。能写出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6.
问:听老师讲课,都说学理论重要。可我一埋头写稿就把理论学习扔在一边,该怎么办? 答:这恐怕还是对学理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使自己不断进步,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学习。记者应该精通马列主义,至少要熟悉它。应该读读政治经济学,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不懂这些,就难以搞清方向问题。要学点哲学,区别形而上学和辩证法!还应该懂得中国历史、地理等等。问:既然学理论这么重要,你开始学写作时是怎样抓紧理论学习的? 答:回想我初学写作时,理论水平低得好笑。我那时不懂哲学,也不晓得什么叫辩证法。记得有一次,我给《山西日报》投寄一篇采写左权县城关供销社收购员尹太富的稿子,编辑同志很快来信,说这篇通  相似文献   

7.
问: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编辑部有人好上稿。你是怎么看这问题的? 答:不可否认,现在报纸上确有关系稿。人民日报严重不严重,不能说严重,也不能讲不严重。但与别的兄弟新闻单位比,人民日报因为用稿通过的关口多,质量差一些的关系稿是不易见报的。我也经常收到不少的关系来稿,除质量好的推荐见报外,多数被装进了大麻袋。我认为,靠关系写稿见报最终是靠不住的,而靠质量取胜才是最根本的。问:现在新闻商品化的不正之风侵蚀着新闻队伍,甚至出现花钱买稿子的现象,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答:我明确表示,花钱买稿是错误的,是新闻界的一种耻辱。现在,有的企业请记者去采访,除了车费、伙食费、住宿费全包外,据说临走时还要送“红包”,里边装着“大团结”,大报小报还分等级,名曰  相似文献   

8.
问:现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有些同志就觉得搞批评报道无足轻重,要搞也顾虑重重。该怎样对待? 答:这个问题很重要。通过报纸开展批评,是我们国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不仅不会使共产党的威信下降,正说明党有力量解决自身的腐败现象。在报纸上开展建设性的批评,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同那些专挑岔子,为揭露而揭露,一心暴露“阴暗面”的报道完全是两回事。如果我  相似文献   

9.
问:我看过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写的一本书《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其中有一篇叫《唱出自己的风格来》,请你谈谈新闻报道怎样写出自己的风格? 答:我也看过这本书,从唱出风格到写出风格,隔行不隔理,有同感。做一个新闻记者,手中的这支笔,要有自己的特色。一个报社有几十、几百名记者,如果每个人都善做一样“风味名菜”,版面上就会是丰盛的“宴会”。所以说,当记者要培养自己的风格。问:怎样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呢? 答:我看有这样三点:  相似文献   

10.
问:“编辑同志,我给你们寄去的稿子,不见音讯。听说通讯员的来稿没看,就装进大麻袋里了。”答:“编辑部确实有大麻袋,专装没有被采用的稿件。但是,对通讯员的来稿,编辑同志还是认真过目,精心挑选的。如发现新闻性强的好稿,就及时向版面推荐。”问:“请你说说不被采用的稿件的毛病在哪里?”答:“没有被采用的来稿,应该结合具体稿件来分析。离开稿评稿,不好说清楚。但就我接触到的通讯员来稿,一般有‘四种病’,即‘单字号’,‘全字号’,‘通字号’,‘老字号’。“所说‘单字号’,就是品种单一。大多是消息、通讯,很少看到速写、特写、来信、小言论等多种形式的新闻来稿。老吃过油肉,还能不腻味吗?饭桌上需要花样,版面上也需要多品种的稿件。“所说‘全字号’,就是大而全的一般化稿件。一  相似文献   

11.
问:“我写的总结报告、简报,有时得到上级领导表扬,但寄到报社后,被采用的却很少,不知这是为什么?”答:“编辑部收到通讯员寄来的工作报告和简报的确不少(有的稍加改编),我们是欢迎的,因为它能给报社提供大量的实际情况和信息。但是为什么见报的又少呢?这里需要弄清新闻报道与报告、简报的不同点,不能用写总结报告的尺度来量新闻报道。要知道,报纸的指导性在于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而不是某地区的成绩表和功劳簿。所以,你要真想多反映你那个地方的成绩和经验,最好不要把报告、简报的‘原料’送到编辑部,应该经过加工、提炼或者深入采访写成对路的产品(新闻稿件)。”问:“你说对路产品,我觉得首先有个思路对不对,经常与报告、简报打交道的人不习惯写新闻报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一位老记者采写了一篇百把字的小消息登在报上,不料这件事在记者中引起了褒贬不一的议论。褒者说,他这个人没有架子,这么老的记者也去采写这么小的消息。贬者说,他这个人也不嫌丢人,这么大的记者还去采写这么小的消息。确实,有的记者因怕丢人,不愿采写小消息。有一位中年记者经常碰到小新闻,可他不屑一顾,一心奔大稿子。结果,把到手的许多好东西漏掉了,大稿子又没有搞成,常常完不成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为缩短长期形成的新闻报道同读者之间的“距离”,报界提出把增强稿件“可读性、可信性、可亲性”作为自身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不失为有识之见。如何增强稿件“三性”?许多新闻工作者已经从选择题材、表现形式以及写作技巧上做了一系列十分有益的尝试,不乏成功新颖之作。然而从实践看,我觉得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那就是尽快提高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使其在业务活动中也能让人感到“可敬、可信、可亲”。道理很简单:“文如其人”。不关心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不体贴人民群众喜怒哀乐,怎么会写出“可读性”强的稿子?没有讲真话的勇气,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稿件的“可信性”有何保证?态度盛气凌人、居高临下,写出稿来,自然是难以让人感到“可  相似文献   

14.
对于绝大多数的传统纸媒来讲,驻站记者是新闻报道第一线的主力军.然而随着新型传媒产业的兴起以及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与蓬勃发展,导致传媒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驻站记者的相关职业角色也随之而发生了改变,并不再是以往传统的单纯新闻采编者与新闻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而是有着更加丰富的职能,也更多关系到报社事业的整体发展.因此,本文从党报驻...  相似文献   

15.
谢顾问;我是军报第7届函授学员,有一个问题向您请教。每当我采写了新闻稿件给同行看或寄给编辑时,人家总是说我写的稿子缺乏血肉,很“空洞”,这是什么原因呢?有办法克服吗?55310部队杨少清杨少清同志:“空洞”,就是言之无物。你能在同行和编辑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的稿子存在“空洞”的毛病,这很好。“树有根,水有源”,稿子的“空洞”也是有原因的。——讲道理太多,必然空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稿子主要靠摆事实取胜,+。果在一篇消息(一般8O0字以内)中,议论过多,甚至超过了事实所占的比重,那就会给人以“空”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去年到滇西采访,一个风景区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组织过多次笔会,一般来讲,作家写出的游记各有各的独特之处,而记者写的游记就大同小异,多是风景区提供的那些材料。   作为文艺编辑,这个问题早就碰到过。有一些记者由于职业习惯,总爱把“自己”隐藏在冷静的事实中,甚至通篇是用第三人称在那里叙述。这样的游记客观是客观了,然而只能是一些干巴巴的死材料,千篇一律是必然的。   游记要写好,一落笔就不能忘记自己的存在,不但要用第一人称,而且“我”是景中的我,景是我心中的景。用一句流行的话讲,只有勿忘“我”,才能写出…  相似文献   

17.
谢顾问:我是一个基层单位的报道员。每当我写了稿子请大机关的新闻干事或报社编辑审阅时,他们总是说:“你刚学写作,又是小单位的报道员,以后要多写小稿子,少写大稿子。”我实在不明白,难道在“小单位”就注定不能写“大稿子”吗?145医院小桃小姚同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小单位”和“大稿子”是指什么而言。你是“团级单位的报道员”,那你说的“小单位”指的就是基层单位,而不是大机关。这恐怕不会猜错的。但这个“大稿子”,理解可就不同了。其一,“大稿子”可以理解成事关大局,有大机关、高级领导人活动的稿子;其二…  相似文献   

18.
海南日报社年仅39岁的共产党员、主任记甘远志在报社工作3年共1095天,采访写作稿件达1051篇。去年9月4日,他在东方市采访,由于劳累过度引发心脏病因公殉职后,全省各界干部群众近千人参加追悼会,送别这位爱岗敬业的好记。  相似文献   

19.
“跟着感觉走”是一首通俗歌曲的歌名,而“牵住牛鼻子”则是一句民间俗语。这两句互不相关的话,如果与新闻采访联系起来,可引出一个话题: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标题新闻”,是1985年上半年在我国新闻改革中产生的一朵新花。她率先出现在贵州省《黔南报》上。“标题新闻”,就是以标题的形式,而不用文字的交待,简明扼要地报道出一条新闻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写法: ①凡是新闻内容分量一般,但是又新鲜,且有信息性,人们都想知道,却不一定非得用文字详细说明的题材,可以写成“标题新闻”。②“标题新闻”的写作,要把新闻内容的主题核心,高度集中,准确概括地表示出来。比如:“国家对延安老区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