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并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①以前,我是不懂得这个真理的。我曾较长期地存在着甘居中游的思想,具体表现在“生平无大志,但求差不多”,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愿作—个既不出人头地,也不落后于人的“安分守纪”的人。在学习上,则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在实践活动中探究认识自然现象 ,揭示发现自然规律 ,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因此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探究 ,应成为我们自然教学中最重要的目的。那么 ,在实际的教学中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探究呢 ?学会“观察”学会“观察” ,不仅指要学会用眼去看 ,而且要会用手摸 ,用口尝、用耳听、用鼻嗅等方法来帮助观察。实践活动中要“观察”的东西很多 (各种事物 ,多种现象 ) ,有的学生不知从何“观察”起。所以教师在活动中要随机地指导他们有序地去“观察”主要事物和事物的主要方向 ,明确“观察”的目的 ,掌握…  相似文献   

3.
四兼视则明,要向前看确定了立场、观点之后,就要讲求方法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看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是合乎客观事物真实规律的,即全面的与发展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有它正和反的两个对立面。有优点也会有缺点,有作用也必有反作用;……(自然必须具体分析那一面是主要的)因此看问题切忌片面性。任何事物又总是在发展变化中,每一事物,既有它的过去和现在,也必有它发展的将来;因此看问题时,又必须用历史的眼光看,要看出它发展的规律来。一个革命青年,看问题时,也必须向前看。  相似文献   

4.
哲学上对真理问题的有关理论探讨,有着广泛而又复杂的演进过程,主要围绕“什么是真的”这个问题——亦即是有关“真的所谓”的问题而进行拓展的。真的所谓就是说出“真”这个字的意义,而真的标准就是给出辨别一个命题是真还是假的检验方法来。  相似文献   

5.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美的基本问题,是美的本质问题。美的本质问题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探索和讨论,问题不但没有解决,从现象看,这一问题的解决反而显得愈来愈困难了。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曾为之浩叹美是难的,一些人所谓美学注定具有悲剧色彩,主要在于美始终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它好象是容易认识的;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常常会遇见这类事物,但另一方面,美又是非常难  相似文献   

6.
我要长大     
张玮  徐曙 《阅读》2006,(1):25-26
“哼!又不来接我!”我在校门口踮酸了脚尖.伸长了脖子,就是搜寻不到妈妈她老大人的身影。“干嘛不来接我?又要走着回去。多累!回到家,我一定要找她好好‘理论理论’!”我一边想着,一边无奈地背着书包往家的方向走去。以前一直都是妈妈按时接送,自从上了四年级,她只说了一声“要学会独立”,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并没有把“一分为二”绝对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的是“一分为二”,但他并没有把“一分为二”绝对化。对于毛泽东的论述,必须准确地完整地理解:他在这个地方讲了正面与反而、进攻与防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那个地方又讲了侧面、撤退、小资产阶级、……综合起来看,不就是“一分为三”了嘛!把矛盾划分为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运用的是“两分法”,但他又划分为起主要作用的矛盾、起次要作用的矛盾、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那就运用了“三分法”。他关于敌、友、我的划分,体现的是“三分”而不是“两分”。同样,国家、集体、个人的划分也是如此。“一分为三”、“三分法”、“立体思维”是毛泽东思想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情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之一,所谓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或显示一定的事物,使他们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或探明面前的问题或事物,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那么,如何在小学自然实验课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呢?近年来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相似的事物来说明需要论述的事物。比喻在体育领域内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些比喻词语如“关门”、“盖帽”、“鱼跃”,“鞭打”等俗语频频地得到使用和传播。在对语言有较高要求的体育教学中,比喻的作用也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出现的所谓“思想进步,艺术退步”是现当代文学发展中带有“偏至”性的“普遍化現象”的批评,是一种“偏至”批评。对被指责的所谓“老舍现象”、“茅盾现象”有其片面性。对被重点指责的所谓“郭沫若现象”,作者认为应根据广义的“诗学”原则认识郭沫若创作发展,他不仅在初期以诗歌《女神》显示出文学“高峰”地位,而且在中后期又以历史剧显示出文学“高峰”地位。对其中后期诗歌也应实事求是评价。  相似文献   

11.
别称,又叫别名、代称,是汉语中的一种既特殊又普遍的现象。所谓别称,指的是同一个或同一类事物,具有若干不同的名称。汉语中的别称词和本称词(这里指事物原有的通称)严格说来实质上是一种同义词(近义词)的关系。一种事物有本称,又有别称,就象一个人可能有学名,又有别名、绰号一样。然而,我们这里谈“笑”的别称,是从广义的角度上着眼的。它类似于“同义修辞”的“同义表达形式”,不囿于同义词近义词的范畴。同一事物的若干别称所代表的是同一客观对象。  相似文献   

12.
彭湃六岁开始上学,在学校里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经常帮助同学,大家都很喜欢他。一天中午放学,当同学们路过一个很大很高的围墙时,一个同学突然大声喊起来:“瞧,石榴,又红又大的石榴!”大家抬头看,果然高高的围墙上伸出了一枝石榴枝,枝头上挂满了红艳艳的大石榴。大家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好大的石榴啊!”“红通通的!”“一定能把人甜死!”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一个稍大一些的同学从旁边走过,看到这群小孩子站在那里眼巴巴地望着石榴树,就是没人动手摘,于是就说:“哎,你们这群小傻瓜,站着有什么用,快摘下来尝尝啊!”于是,他让…  相似文献   

13.
同、异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事物“类”的一对重要范畴。作为一对对立范畴,它在春秋时已出现。例如关于“和”“同”的矛盾对立的认识,已包含着对同异关系的理解。战国中期,在“名实之相怨”的社会背景下,人们通过“比类”事物之间的同与异,以求能以概念的形式较准确地把握所考察对象的矛盾运动及其转化,“和”“同”问题的讨论,遂与名实之辩相结合,演变为同异之辩。同异之辩发端于惠施,此后,公孙龙、庄周及后期墨家都参与了这场讨论。后期墨家可以看作是这场争论的总结者。荀子则在“正名”的理论和实践中贯彻了后期墨家提出的基本原则。按照学术界比较流行的看法,惠施的同异观称为“合同异”,公孙龙的基本思想被概括为“离坚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事物之间有了差别,就容易引起注意。所谓对比,就是一种差别。作者往往从事物的正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去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并且鲜明、突出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综合理论的观点看,客观上存在着一门“管理科学”,“管理科学”是“综合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科”;虽然客观上也存在着需要研究科学技术本身发展规律的问题,但作为一门所谓“科学的科学”,即“科学学”,却是主观人为的产物。这个问题,笔者在《综合理论初探》[《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年,第三期]中已经提到了,这里再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李慧 《阅读》2007,(1):6-8
嗨,大家好!时光的脚步踏上了2007年,生活的篇章翻开了新的一页。带着崭新的向往和心愿,我们将开始又一段愉快的阅读之行。新年伊始,叮当姐姐向你推荐“双桅船经典童书"系列第一辑(共10本)。从规模上看,“双桅船”至少将涵盖50本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从内容上看,“双桅船”的每个故事都散发出童心和童年的精髓;从形式上看,“双桅船”具有与经典内容颇为相称的精致形式,封面、插图都恰到好处地阐释着文字,增添着幽默、生动的情致。阅读经典,我们的童年乃至一生都会因此而丰富、美丽、灵智、健康和快乐;“双桅船经典童书”系列“每一本都很优秀”(作家梅子涵语),“这样的书是书中之书!”(作家曹文轩语)  相似文献   

17.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自己”运动的表现,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传统的“用消灭矛盾的方法来解决矛盾”来处理和解决问题是一种错误的方法论,因为它违背了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绝对性,抹杀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想用一劳永逸的的办法来解决矛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矛盾是动态且发展的,构建新的矛盾来解决旧的矛盾,是“矛盾论”的精髓,是矛盾规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如同其他科学研究一样,是一种定向有序的过程,是一种典型的有目的的活动,因此应在明确目的的引导下,把握研究方向,遵循有效的程序,以取得研究成果。科学研究表明,问题是研究的起点。所谓问题,就是矛盾。老年教育内部矛盾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我们一定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老年教育又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因此我们要从与其他事物联系中发现矛盾,找出问题。根据老年教育的状况,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相互关系中,确定我们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能否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问题,我想着重分析两种观点。我同这两种观点的分歧,并不在于外因能否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问题上,而是在于能否把外因的作用夸大到与内因等同的地位,尤其在于对具体事物的内因和外因的分析方法上。我认为,一些外因论者之所以混淆甚至颠倒内外因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就是因为没有从具体分析矛盾的层次结构出发来规范和把握事物矛盾运动中的内外因关系,结果把本来不属  相似文献   

20.
论"二分法"的终结与"三分法"的勃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点论比一点论具有更深刻更果断的特点。但由于它难以在动态中把握持久平衡,无法捕捉两极之间的那个“第三者”,因而不能最终战胜形而上学。能够驾驭两极,游刃于“第三者”的只有三点论,它的最初表现形态是由分到合,即由一分为二到合二而一的,一分为三则是它发展及转化的最高环节。所谓一分为三,就是对多样性世界的三分看法,它反映了事物的全面(正面、反面,侧面),把握了矛盾的全体(静态矛盾、动态矛盾,矛盾中间),概括了人类文明的全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科学的世界现与方法论。“三”便是万物的基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